儿童鼾症手术治疗护理体会论文_赵琦

儿童鼾症手术治疗护理体会论文_赵琦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32)

【摘要】 总结8例我科经鼻内窥镜手术后的儿童鼾症的护理。总结做好手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以及重视出血的观察与护理,对术后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鼾症;手术治疗;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199-02

儿童鼾症又称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ne,OSAHS),最常见的原因是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面、鼻咽顶上的扁桃体,也叫鼻咽扁桃体,是咽部的一块淋巴组织)。腺样体肥大堵塞了一部分鼻咽呼吸道,使呼吸道长期处于狭窄状态,只有张着嘴呼吸才感到顺畅,由于张口呼吸时震动咽腔的悬雍垂,随着呼吸就出现了打呼噜。若儿童打呼噜,意味着儿童的睡眠质素差,长远会导致高血压,甚至损害大脑功能。特别是3至6岁是儿童脑部发育最快的阶段,如脑部缺氧将会伤害脑神经细胞,长期下去会影响脑部发展,使儿童的专注力、集中性、智商也比正常儿童差。通过手术和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使症状减轻或消失,以达到目的。总结我科室8例儿童鼾症手上,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例患儿睡眠均有打鼾、张口呼吸、憋气。8例患儿中,其中男4例,女4例,年龄4~12岁,平均7岁,平均住院天数7d,其中扁桃体肥大1例,腺样体肥大1例,扁桃体肥大合并有腺样体肥大6例。

1.2 手术治疗效果

以上病例均采取扁桃体摘除术和在鼻内镜下采取腺样体和扁桃体摘除术,治愈8例(100%)。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认真做好术前检查 除常规血液检查外,鼻内窥镜检查,鼻窦CT是主要的辅助检查。尽可能详细地掌握鼻腔的病变情况,排除患儿严重鼻中隔偏曲,或鼻腔有溃烂的情况,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

2.1.2详细的入院评估和疾病知识宣教,准确测量患儿的身高和体重,并做好记录,以便患儿用药时根据其身高与体重准确计算用药量,重点向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做好各项检查前的解释和指导工作,消除家长的心理障碍;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各项检查,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1];术前1d,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术前要准备的项目及手术目的和手术经过。按全身麻醉做严格的术前准备;术前禁食8~12h,禁水4h,并向家属讲明禁食水的重要性,以免术中胃内容物返流,堵塞呼吸道而发生意外;根据医嘱准确用药,常规手术前30min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术后正确使用止血药和抗生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在睡觉的时候尽量让孩子侧睡。仰躺会增加打鼾的次数,最好采取侧睡。因为仰睡时,舌头容易滑到后方,阻塞住喉咙。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枕头不要太低,这样易使下颚向上抬,造成以口呼吸,导致打鼾。保证儿童作息时间的规律性,减少夜间的剧烈活动。这样儿童不易睡前过于兴奋。

2.2 术后护理

2.2.1患儿术毕返回病房后,禁食6h,给予去枕平卧位,并把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后引起窒息。氧气吸入2~3l/min,颈部两侧用冰袋冷敷,术后颈部给予冰块冷敷4h,一方面可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局部的疼痛,增加患儿术后的舒适。遵医嘱使用术后抗生素与其他止血、营养的药物,并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全麻清醒6h后可协助其取半卧位。

2.2.2给持续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检测,并随时观察患儿的神志,面色的变化等。如出现频繁的吞咽动作,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活动性的出血,以免吞咽的血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难。清醒患儿,应嘱其将口腔分泌物轻轻抿出,吐入晚盘内或卫生纸上,以便护士观察出血的性质和量。如口腔分泌物中带有少量淡血丝,应告知家和患儿此属正常现象,此无需过多担心,以消除顾虑。如持续突出鲜血,则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以上,及时处理。

2.2.3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对合并有腺样体刮除术者可采取口腔内吸氧。

2.2.4术后四五天内,患儿可出现发热。此多为正常手术热,无需特殊处理,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服用退热药物,并大量饮水,数日后可自行恢复正常范围。如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8.5摄氏度),服用退热药物无效,伴有较严重的咳嗽,及时汇报医生并及时处理。

2.2.5在手术完成后,孩子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症状,这对其恢复会造成严重影响。基于这种情况的出现,家长可以拥抱或是抚摸孩子,通过稳定情绪的手段降低其疼痛感,并让其安静配合术后护理和治疗。

2.2.6术后6h后如无明显活动性的出血,可以少量禁食冷流质和冷饮。如冰牛奶和不带渣的冰淇淋。手术后第二天可以给予半流质和少渣的食物,如米粉,稀饭,米线等。避免用牙刷清洁口腔,以免引起术区的出血。在饭前和饭后用漱口液含漱,以保持口腔的清洁,清除食物残渣,防止术区感染。

2.2.7术后教会患儿及家属正取的擤鼻方法和正取的麻黄素滴鼻法:①正取的擤鼻方法为用食指按压单侧鼻孔,轻轻将鼻涕擤出。勿用手挖鼻孔,以免细菌逆行感染引起中耳炎。②麻黄素的正取滴鼻法:滴鼻药前要将鼻涕擤干净,擤鼻时要压住一侧鼻翼,将分泌物轻轻擤出来。不能捏住双侧鼻翼用力擤,这样容易将分泌物通过咽鼓管挤入中耳,引起化脓性中耳炎。如鼻腔内有痂皮,可用温水清洗,等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水。滴鼻时须取鼻咽部低于口咽部的位置,如卧在床上,头像后伸,或在肩部垫高。鼻孔朝上或取坐位头尽量向后仰,这样能避免药液流入咽部而引起口干、口苦。滴药后,要静卧3~5分钟,并轻压双侧鼻翼3~4次,让药液与鼻粘膜接触,然后坐起,使多余药液从前鼻孔流出。

2.3 出院前教育

为了使患儿术后在家中顺利地度过恢复期,指导患儿及家长:①选用富于营养而易消化的饮食如牛奶、蛋汤、肉汤、麦乳精、橘子汁等但不要过烫,1周内避免吃硬食及刺激性食物,并避免大声说话及咳嗽,防止咽部伤口出血;②保持口腔清洁,能使患儿舒适,促进食欲,预防咽部伤口感染。遵医嘱按时使用鼻腔喷雾剂,起消炎、止血、收敛,改善鼻腔通气作用。家长注意患儿夜间睡眠情况,观察憋气、打鼾、张口呼吸等症状是否缓解或消失,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进行复查;③适当增加体育活动,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3.效果

通过对鼾症患儿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实施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家长对病情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提高了患儿家长对治疗护理配合的积极性,提高了自护能力;术后进食合理,睡眠质量提高,康复快[2]。本院对出院患者进行门诊随访调查显示:本组患儿术后身体抵抗力均有增强,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减少,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阎承先.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1063.

[2]高雪梅等.小儿鼾症术后护理[M].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

论文作者:赵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儿童鼾症手术治疗护理体会论文_赵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