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论文_李烨

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研究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与本院进行治疗的32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对32例患者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本院采用替米沙坦片治疗的32例患者的历史病历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24h尿微量清蛋白(24h U-MA)的改变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BUN、Cr、24h U-MA分别为(3.59±0.77)mmol/L、(62.12±6.57)μmol/L、(1301.23±387.22)mg/24h;对照组患者的BUN、Cr、24h U-MA分别为(6.11±0.58)mmol/L、(90.43±10.36)μmol/L、(1523.36±405.75)mg/24h,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2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25%(9例),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替米沙坦片,其对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肾衰宁颗粒;替米沙坦片;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糖尿病病患在患病20~40年后会逐渐发展成为尿毒症,要想降低此类疾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病情发展期间,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控制极为重要[1]。早期,对于该疾病的控制,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晚期则需要通过透析进行治疗,但治疗费用昂贵,近几年,业内开始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肾衰宁颗粒和替米沙坦片就是两种比较常用的药物。为了明确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作者选取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与本院进行治疗的32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与历史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与本院进行治疗的32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对32例患者进行治疗,作为研究组,其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68~84岁,平均年龄(74.3±1.5)岁,患者病程15.5~20年,平均病程(17.2±0.3)年;所抽取的32患者历史临床资料如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69~83岁,平均年龄(73.5±1.3)岁,患者病程14.5~21年,平均病程(17.4±0.5)年。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治疗知情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组

本组患者采用肾衰宁颗粒与替米沙坦片联合用药,用法用量为:之前治疗用药停药7d,口服替米沙坦片,每天一次,每次40mg,可根据患者血压遵医嘱进行调节,最大用量不超过80mg;温水冲开肾衰宁颗粒,口服,每次5g,每日3~4次。1.5个月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观察[2]。

1.2.2对照组

本组患者仅服用替米沙坦片进行治疗,用法用量与研究组相同。

1.3评价指标

采用光化学法检测患者经治疗后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患者经治疗后的24h尿微量清蛋白(24h U-MA)的改变情况,并与所选取的历史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同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评价指标

使用SPSS19.0对本次试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应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应用t值进行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Cr、BUN、24 h U-MA对比

表1:两组患者的Cr、BUN、24 h U-MA统计

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BUN、Cr、24h U-MA分别为(3.59±0.77)mmol/L、(62.12±6.57)μmol/L、(1301.23±387.22)mg/24h;对照组患者的BUN、Cr、24h U-MA分别为(6.11±0.58)mmol/L、(90.43±10.36)μmol/L、(1523.36±405.75)mg/24h,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对比

表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统计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2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25%(9例),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是多因素作用下的结果,目前业内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提出权威的定论,该疾病是致糖尿病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其治疗是各类肾病治疗中最为棘手的一种[3]。

在中医理论当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是由于患者长期体制阴虚、脾肾不足,从而导致气血不行、血癖互阻,因此被称为血癖证。

肾衰宁颗粒属于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有:甘草、太子参、红花、黄连、半夏(制)、牛膝、陈皮、丹参、茯苓以及大黄,具有明显的益气健脾、通腑泄浊以及活血化癖作用。而替米沙坦片的主要成分是替米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根据药理学研究显示,服药后存在头晕、头痛、腹泻等多种不良反应[4]。

在腾瑛[5]的研究中指出:单独使用替米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衰竭的不良反应高达35%,而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未见不良反应。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2例),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25%(9例),且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效果也更为明显,与之结果略有偏差,不排除受到病例数和患者个体的影响,但足以证明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替米沙坦片,其对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柳彩侠,肖爱国,于荣等.羟苯磺酸钙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3,33(8):541-542.

[2]仲思,范秋灵,苏彦等.前列地尔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3):180-181.

[3]沈水娟,胡作祥,李青华等.肾衰宁颗粒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慢性肾脏病疗效的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147-1148,1209.

[4]徐磊,杨琴,牛霞等.中药灌肠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104-105.

[5]腾瑛.肾衰宁颗粒联合应用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301

论文作者:李烨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  ;  ;  ;  ;  ;  ;  ;  

肾衰宁颗粒联合替米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论文_李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