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论文_金燕

城市园林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论文_金燕

身份证号:33062519731209XXXX

摘要:随着城市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在大规模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人们过多的追求景观效果与快速见效,对植物配置不合理,城市园林植物生长环境遭到了一定破坏,为病虫害大面积发生与扩散创造了有利条件,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给城市园林植物健康生长和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城市园林;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引言

园林绿化工作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这一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国的城市军民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促进人们生活环境水平的提升,对于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也有着一定的帮助。因此,为了促进城市的发展,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发现特效药,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多数园林都会使用化学农药。因为化学农药能够快速杀死害虫,并且省时省力,尤其在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时。但农药的使用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果出现雨雪天气,那么残留在地表的农药化学物品就会流进河水,或是渗入地下水中。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就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也会误杀病虫害的天敌,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导致树木的抵抗力下降,也会带来更多的病虫灾害,形成恶性循环。

2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以生态学为基础,通过结合多个单项绿色植保技术,包括物理、生物、植物配置等非化学防控技术及化学防控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形成绿色综合防控集成技术。营造一个既有利于园林植物生长,又有利于病虫害天敌生存的环境条件,安全、有效、经济的预防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达到害虫生态治理(EPM)效果评价标准。

2.1进行检疫防治的工作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保证园林绿化的美观,部分城市就进行了其他地域树种的引进工作。甚至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了符合自身国际化的特色,就将部分国外的树种也进行了引进。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树木拥有着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就会导致本地的树种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外来病虫害的影响而逐渐枯萎,甚至死去,会对该城市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相关病虫害的影响,在进行树种引进之前,需要做好检疫防治方面的工作。只有通过相关工作的开展,通过严格、规范地方式进行树木的检疫,才能从源头上切断外来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和途径,有利于绿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2物理防治

2.2.1捕杀

对于具有群体性、假死性的病虫害,要及时进行人工捕杀,如有些病虫害会在老熟时群集在树洞或者树皮缝等植物的特殊部位中进行化蛹,此时就可以对其进行捕杀;对于那些目标明显,容易捕捉的病虫害,人工捕杀的消灭效果也相对较好。进行人工捕杀,可避免对环境以及病虫害天敌造成伤害,投资也相对较小,开展方便,对于劳动力充足的地区更为适用,但是其工期较长,功效也相对较低。

2.2.2诱杀

诱杀即根据病虫害趋性,通过一定器械或诱物来杀灭病虫害。有某些种类的病虫害具有灯光趋性,因此,园林工作人员就可通过灯光设置进行诱杀,目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使用较多的是黑光灯,也有高压电网灭虫灯等。园林工作人员在进行设置时,容易使灯下或附近的病虫害数量增多,但是在进行灯光诱杀法时,一定要注意将灯光周围的病虫害也消灭干净,以免加重其周围植物的受害。也有一些病虫害可通过食物诱杀,如在其喜欢的食物当中加入一些毒性物质,以进行诱杀。

2.2.3阻隔

通过人工设置障碍,切断病虫害的路径,以使其无法入境,如对于具有上下树习性的病虫害,工作人员就可以在树干上涂抹一些胶或毒物,以阻碍其与植物接触,还可对于一些接触到的幼虫进行杀灭;对于一些通过爬行扩散的害虫,可在园林中还没有受害的区域及其周围挖一些障碍沟,以通过其进行捕杀;对于一些需要爬树进行产卵的病虫害,可在植物躯干上设置障碍物,如在树干上缠一些塑料布等以阻碍病虫害的路径,阻断其产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措施来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具有非常大的经济性和环保性。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能够抗拒病虫害的一些天敌,如鸟类、蛙类、昆虫类等生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按照以虫克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的方式来治理园林植物病虫害,这种方式是所有非生物防治措施都无法比拟的。

2.4基因技术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4.1按照人们的需要采取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叫做基因工程,它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植物的抗虫性和抗病基因进行重新的组合、拼接、剪切,然后把人工重组的基因转移到细胞中进行复制,并使这种新的信息在细胞中和个体中实现遗传,最终产生具有抗病虫害的新的植物品种,进而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大量的分裂和生成。

2.4.2利用现有的生物技术对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天敌进行遗传方面的改良,使其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达到减少园林病虫害的目的。例如:蛋白酶抑制基因CPTI英国农业遗传公司从植物中分离蛋白酶抑制基因CPTI。这一基因技术已经转移到了绿化用的草坪上,害虫在吃其后会因为蛋白酶受到抑制而无法进行消化某些必须的蛋白质,导致了营养不良死亡。

2.4.3利用现代的工程微生物对园林植物病虫害进行防治。目前,我们可以利用工程微生物对核多角体病毒进行改造,以此来提高该病毒的伤害力和它的作用范围,杀虫微生物还可以进入土壤里面,能够对土壤中对园林植物有害的病虫进行杀灭。比如可以有效的防治地老虎等,还可以利用杀虫工程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制成植物的一种抗病疫苗,其中外国的科学家成功的研制了一种可以在光合作用下成功的杀死害虫,没有产生任何的环境污染。

2.5无公害技术

利用生物农药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对保护植物和其他生物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采用无公害技术还有助于环境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一,在生物链中每种生物都是有天敌的,利用天敌可以对病虫进行防治,这种防治在现实操作中也取得了好的效果,另外,这种防治措施具有化学药物所不具备的作用。目前,在许多国家这种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利用,并在利用的过程中对原有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其措施更为完善,在现实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二,生物农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持久性,它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有效杀害病虫,保护天敌。

2.6化学防治

2.6.1合理药剂剂量

园林工作人员应该准确掌握各种药剂应该配置的浓度以及有效的剂量,既要避免药量过少、浓度过小导致防治效果较差的现象发生,也要避免药量过多,浓度过高导致植物因为药害和枯死的现象发生。

2.6.2结合施药方式配置乳化剂

在配置时,应该用量筒或注射器进行抽取,先配10倍液,再加全量,以便药剂能够在水中很好的溶解,均匀的分散,考虑到某些病虫害喜欢附着在叶子背面,在进行施药时,应该注意要把药液分布在植物叶子的正反两面,以提高杀灭效率。

2.6.3药物及防治时期的选择

需要根据防治对象以及药性等选择功效较好且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以避免或减轻对植物的伤害。用药应该坚持对症下药的原则,先了解清楚哪些药物对哪种病虫害杀灭作用较强,同时也应该根据各种病虫害不同的习性以及为害时期进行准确、及时的用药,不同的病虫害,其防治时期也各不相同,因此园林工作人员就应该注意观察,掌握各种病虫害的出现及为害的时期和规律,找出其薄弱环节,以做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消除。工作人员应该避免不考虑病虫害习性以及为害时期,只进行定期喷药的做法。用药时还应该注意交替用药,以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结语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控贯穿整个园林植物生产、移植及养护管理等过程,具有长期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下,应坚持园林植物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不断完善新技术、新方法,把园林植物病虫害控制在可持续的预期效果内。加大绿色防控技术研发投入,政府加强制度的监管,促进园林植物病虫害绿色———环境友好型综合防治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军.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及生态控制策略[J].现代园艺,2015,(02):55.

[2]贺庆.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探析[J].现代园艺,2015,(22):87.

论文作者:金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城市园林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论文_金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