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论文_吴伟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论文_吴伟

吉林省长岭县实验小学 吉林松原 131500

摘要:小学生创新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小学美术老师要对乡音完善的教学制度进行制定,以便更好的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进而可成功的为小学生营造最佳的创作空间,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等,最终使小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获得提升,有助于小学美术教学体系的优化。为此,文章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激发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可以为相关业内人士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生创新能力;激发;教学策略

窗体顶端

前言:小学生若要全面发展,学校需要对美术教育进行合理利用,由于美术教学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并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又为创新的前提与基础。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强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清楚教学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学生不同需要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老师要结合如今的教学实况与学生的具体发展特点,对教学策略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可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力,使学生未来能够拥有良好的发展。

1激发学生小学美术中创新力的作用

不同类型的图形与丰富的色彩共同组成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而且不同的颜色、图形以及图形之间的合理搭配能够让美术作品的意义更加独特。通常而言,小学美术课堂离不开学生活跃思维的保障,以便于学生在具体的创作中更好的提升创新力。小学生来创新能力是他们在实践中实现思维的前提基础。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2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问题

2.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对于小学生而言,因年龄段因素,使他们拥有活泼好动对一切充满好奇的性格,所以,很容易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情况下,他们会积极主动去进行学习,但是,当他们长时间经历相同不变事情和经历时,会逐渐降低学习兴趣,随着知识难度的持续增加,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挫折感,而美术课又比较枯燥,学生的兴趣不能被很好激发,最终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

2.2教师的教学方法同学生发展不相符

作为主导者,老师将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也扮演着监督学生学习的角色,老师在教学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始终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课改所提倡的自主学习不相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最终致使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对新知识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另外,教师并未深入的理解教材,很多教师都特别依赖教科书进行教学,根本不会去尝试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内容。

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激发的教学策略

3.1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而是要逐步实现。因此,首先要做的是将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创作艺术作品,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此外,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十分有利,有助于学生懂得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欣赏那些值得纪念的生活片段,对创作素材更好的去积累,并将自己对艺术和生活的感受在作品中进行展示。为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不能只对课文中的作品去欣赏,有必要合理的去延伸课文知识,积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感受身边的事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画面的敏感度,这不仅体现了学生自身的审美素质,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2培养学生观察习惯提升创新力

灵感是学生美术作品创作不可获取的一个因素,生活是灵感的源泉,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能力,以鼓励学生持续积累自己的创作素材。例如,老师布置一个绘画任务让学生画一种植物,在开始作画之前,可先将一些植物图片向学生展示,亦或让学生回家仔细观察一种植物,让他们对植物的细节进行捕捉,并掌握植物的特性,以此作为基础实施创作,通过自己理解将植物画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培养学生想象力,挖掘其创作灵感

老师在教授小学生美术时,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努力激发其想象力。比如,当老师让学生对草原进行绘画时,可先将《二泉映月》等与草原相关的音乐在课堂中进行播放,这时,学生在倾听音乐时刻充分发挥出想象力,然后将草原图像在脑海中进行描绘,除此之外,老师也要适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促进思维发散,更好的去培养学生创作灵感,最终实现对创新能力的提升。

3.4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老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时,需要充分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充分重视起差异化教学,老师要结合学生具体差异因材施教,最大程度的在学习中使每位学生都得到鼓舞和启发,进而充分锻炼创新力,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当老师对“自然现象”课程进行讲解时,可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然后让学生表达出印象深刻的自然现象,从而进一步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一般会发现同样命题下,因学生不同将描绘出不同的作品,因此,老师需要在学生画的作品中发现展现艺术才智的“亮点”。

3.5让学生凭感觉涂色,培养独特的思维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可让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搭配。不但可提升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运用自己的色彩观念使用颜色。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讲解色彩分类时,应向学生讲解冷暖色调的确定和划分,并举例说明哪种颜色更适合在哪种情况下使用。如,在表达喜悦时,作者应采用橙色、黄色和红色等暖色调。如果表情是悲伤的,沮丧的心情应该用冷色调,如蓝色、灰色等。然而,对于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树叶、大海等事物,教师需要明确告知学生正确上色,防止发生图画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同样的绘画作品让其涂色,让全班学生投票选出色彩搭配最理想、最美的作品,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正确涂色进行掌握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独特的思维。

3.6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开设美术活动室,将不同学年中一些优秀作品挑选出来,给予奖励并将其进行展出。在讲课时,老师可带学生去外面参观,使学生在对别人作品欣赏的同时,在感受艺术美的基础上,更好的对他人的绘画长处进行学习,而老师要仔细讲解学生不懂的地方,积极引导与鼓励学生对新领域进行持续探索。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美术教育而言,它的意义不但是为了更好的对学生美学设计情趣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创新力、观察力、想象力进行培养,美术老师在教师美术课程时,需要勇于去大胆尝试并创新,在教学中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并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采取有差别化的教学,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更好的培养,全面提升其整体素质,使他们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最终能够使他们成长为我们国家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晓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6,(05):242.

[2]李海涛,李军雪,谷敬云,等.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0):79.

[3]马玲隆.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C]//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2016.

[4]王琪.中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析[J].现代交际,2016,(15):122.

[5]姜林.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12):52.

[6]林秀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1):245.

[7]张艳萍.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

论文作者:吴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论文_吴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