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题前奏表对解题思路的认识论文_张静思

(成都石室中学北湖校区 四川 成都 610052)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6-096-01

解题前奏表对认识题干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有利于更好的解决问题。解题前奏表将题干的条件进行了有序分类、整理,并为解题提供了明确的步骤化标记,解题者可因人而宜的选择解题思路,以下基于解题前奏表介绍两条解题思路:

正向思路与逆向思路只是解题的两种常规思路,没有绝对的按照某种思路实施解题,二者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应该融会贯通,方可一帆风顺。

正向思路,需要经历“放大条件,收缩信息”的过程:“放大条件”要求解题者对条件有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把题干中的条件展开为更多的信息;“收缩信息”要求解题者从放大的条件信息中选择一部分相关信息并整合。这一过程有利于解题者对知识较为全面的回顾与联想,也有助于解题者在若干信息中选择有效信息,舍去无关信息,例如正向思路①中的便是一个无关信息。同时,正向思路也存在弊端,无关信息的产生往往是解题者缺乏目标,同时会耗去相对更多的时间。

逆向思路,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解题思路,要求解题者首先明确任务,形成“有任务,找办法”的解题思路。明确问题有助于解题者认识条件、分析条件,有目标性的转化条件,避免不必要的迁移与联想。逆向思路有助于解题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把握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一种较为高效的解题思路,但也体现了功利的解题思路,不利于解题者对条件的充分认识、拓展与发散。

二者比较,优劣皆有,对于教学和解题而言,既要解决问题,又不要为了问题而解决问题,应该立足于学生发展,将二者融合应用,将逆向思路的解题高效与正向思路的拓展、联想相结合,才有助于基本功扎实的创新人才培养。

论文作者:张静思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基于解题前奏表对解题思路的认识论文_张静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