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使建筑产业的发展方向逐渐向着绿色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但在环保体系下怎样才能使建筑学更好的发展,也已成为诸多专家学者日益关注的话题。鉴于此,本文对环保体系下建筑学发展前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保体系;建筑学;发展前景
引言
在我国经济的强有力推动之下,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建筑的居住功能、工作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居住和工作环境好,还要求相关配套设施完善,以满足人民更加个性化的需求。为此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师,将美学、艺术、人文等方面的因素,与科学技术相融合,构建出了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现代建筑。从现阶段的建筑发展来看,未来的建筑行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节能环保与智能家居的水平将不断提高。
1绿色环保建筑的发展路径
1.1绿色环保建筑的发展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许多关于绿色运动的著作纷纷涌现出来,如《寂寞的春天》、《设计结合自然》等,从而使生态世界观得到了逐步确立,并成为人和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准则。随后,石油危机的爆发,联合国在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其开始融入到社会学、建筑学、生态学等诸多学科当中,进而形成了绿色建筑学理念。与此同时,绿色建筑学理念的形成,使人们纷纷将目光转移至绿色环保建筑当中,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致力于绿色环保建筑的研究,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各个国家纷纷推出了绿色环保建筑标准。而我国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入绿色环保建筑这一概念的,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制法规来对绿色环保建筑的标准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我国真正形成了独属于我国特色的环境保护体系,大力推动了我国绿色环保建筑的发展。
1.2绿色环保建筑的现状
据2017年我国在绿色环保建筑的现状调查及前景预测报告结果中表明,全世界范围内能量消耗总量的50%都来源于建筑产业,因此,我国提出,通过改变和调整现有建筑的设计方式,以此降低建筑行业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近些年,我国在绿色环保建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已经建立了17座能够对太阳能进行被动式利用的恒温住宅;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我国实现了对太阳能、风力、核能及水力等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并成功研制出相应的储能系统与热回收系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绿色环保建筑发展的重视。不过,我国在绿色环保建筑的普及程度仍旧较低,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也存在较大差距,在许多新型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水平上仍旧有待进一步提高,建筑行业发展的高耗能、高污染发展局面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推广与应用绿色环保建筑的发展之路仍旧任重而道远。
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当前存在的问题
2.1环保观念过差
在历史的发展中,环保总是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环保投资的回馈时间较长,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这对环保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使得操作难度较大。所以,推广起来总是困难重重,因而,要让全体人民树立健康可持续的生态观念,开展低碳生活,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虽然国家在政策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备的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环保观念落后,环保意识匮乏的情况,因此要让全体人民加入到这项事业当中,推进全民参与。
2.2建筑技术不够成熟
所谓建筑技术,指的就是将现代化手段与传统技术联系起来,进行合理、全面地设计,将资源的浪费率降到最低,尽可能选择那些绿色的、环保的节能资源。传统的运作方式大多数忽视了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等到生态恶化到一定的程度时,又不得不浪费大量的金钱去保护环境,恢复自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发展模式是很不合理的,也不利于发展的可持续化。因而,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同时还要强化环保力度,注重资源节约。
2.3投入资本较高
任何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本是最基本的保障。但是,环保投资的回馈时间较长,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因此,要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让全社会树立环保观念,推进可持续发展。3对低碳建筑技术实施应用的保障性措施3.1推进法律法规建设的完善化要想确保低碳建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相关的法律来作保障。不过,我国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出台规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文件,只有部分法律规定了水资源、电力资源等的使用标准。基于这一问题,应当完善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有关法律,将其正式立法,这是最基本、最有力度的一大举措,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3环保体系下我国建筑学发展前景
3.1有节约资源特点的材料
在生产材料环节中,有节约资源特点的材料发展空间大,这是因为建筑材料取之于矿地,如果不节制开采或者过度使用矿产资源就会破坏生态多样性、造成巨大损失,对于当地居民甚至全人类都有影响。有节约资源特点的材料通常由各种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制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制造商和使用者成本。另外,节约资源不仅体现在材料本身制造工艺上,使用过程中的耗能也要降低,如使用节能真空玻璃或保温隔热型墙材。
3.2有环保特点的材料
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公共建筑和家庭装修上都开始使用无毒害、低污染的建筑材料,这使得绿色低碳建筑材料能在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该类型的材料在未来势必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3.3有空间功能的材料
物质需要的提升使得人们开始追求更舒适、更高科技的生活质量,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物质与精神追求,很多建材企业开始研发更多安全性高、使用性能强且对环境影响小的材料。人口增多带来的全球气温上升问题同样也引起了建筑行业的反思,很多控制气温的材料由此制成,如散热材料、防晒材料、隔热材料等,在这期间,很多设计人员在建筑外观设计上参考了空间光学建材,如可反射光材料、吸光材料等,不仅充分吸收了不可用的光资源,还增加了建筑物的美感,发展前景广阔。
3.4重视自然环境生态功能
绿色环保建筑的设计目的便是为了降低建筑物能耗,减轻建筑产业污染,使建筑物自身能够和自然环境得以和谐共处。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是在确保自然环境生态功能不会发生改变的基础上才行的,因此,在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与施工中,一定要重视对周边自然环境生态功能的保护,以避免绿色环保建筑设计与施工给自然环境生态功能带来不利影响。同时,还要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进行高效的利用,这样才能使绿色环保建筑的生态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环保体系的日益完善,将进一步促进建筑学的发展,从而使建筑学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而其最直接的成果便是绿色环保建筑,根据环保体系的相关内容及要求来设计绿色环保建筑,无疑更能满足建筑学的发展需要,进而使建筑学理论将越来越与自然环境相贴近,从而激发人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天性,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周迎.建筑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6(08):29+31.
[2]陆丽嫦.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7+19.
[3]杨树新.民用住宅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研究[J].城市建筑,2012(17):227+230.
[4]柳绪功.浅谈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J].民营科技,2012(02):245+257.
[5].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新型建筑材料,2012,39(01):1-3.
论文作者:侯治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9
标签:建筑论文; 绿色环保论文; 建筑学论文; 我国论文; 材料论文; 自然环境论文; 生态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