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整合的产业类型演化与划分研究_产业融合论文

基于产业融合的产业类型演变及划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传统的以工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中,行业与行业之间边界清晰,分立明显,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政府产业经济政策制定与运行的基础(毛蕴诗等,2006)。然而,行业之间相互融合、渗透以及边界模糊化的现象,是在实践上对传统产业分立理论的否定。现行的产业政策是建立在产业分立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当出现产业融合后,已有产业政策由于不同产业间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复杂化而逐渐失去原有的效力,并可能严重阻碍企业重组、产业调整升级和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体系已表现出诸多现实缺陷和理论空缺(周振华,2003;曹曼等,2004)。现阶段,有必要根据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对产业结构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产业融合与三次产业的演变趋势

最早对产业融合问题的讨论是从技术角度进行的。1963年美国学者罗森伯格在《机械工具产业技术进步》一文中,对美国机械工具产业技术的演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19世纪中期,相似的技术应用于不同的产业时,一个独立的、专业化的机械工具产业就出现了。他将这一过程称为技术融合,即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逐渐依赖于相同的一套生产技术,原先分立的产业变得联系紧密。英国学者赛海尔和意大利学者多西也提出了相似的技术关联型产业融合概念。他们认为,某一种技术范式跨不同产业扩散,导致这些产业出现技术创新,如电子数字技术对计算机业、电信业、家电业的影响,扩大了这些产业的技术基础,导致了产业融合。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产业融合则是近几十年才开始的。植草益(2001)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他进一步指出,不仅信息通信业,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的产业融合在加速进行中,在工业制造业,产业融合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周振华(2003)认为产业融合并不是在原有框架下对原本各自分离部门的简单整合,而是在相互渗透中形成一个可将不同部门容纳其中的新的框架。厉无畏(2006)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门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作为产业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产业融合在不断走向深入,产业体系内部之间、内部与外部之间形成了多种形式、多个维度及多个系统的融合类型。分析这些不同的融合类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现有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发展特征。

1.传统三次产业之间的融合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加快了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及其他相关服务往往形成“一体化”,导致在产值与劳动力就业的统计上已很难准确地按传统产业类别加以区分。这种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融合的趋势,特别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的趋势,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还将持续下去。正是这个原因,2003年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划分做了新的调整,把农林牧渔服务业从原第三产业正式划入第一产业。

另外,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之间相互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这种融合更多地表现为第三产业向第一、二产业的渗透,尤其是生产性服务。生产过程开始之前的各项服务,如可行性研究、投资风险研究、市场研究以及产品设计等直接作用于生产流程。同时,服务是产业价值链上最靠近消费者的一环,对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培养客户的忠诚度至关重要。通过服务环节,可以让产品增值,消费者实现价值最大化。所以,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现代农业、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融合日益深化。

2.新兴产业与传统三次产业的融合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消费结构的调整,生物科技产业、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一批新兴产业涌现出来,并且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它们对传统产业活动的渗透和改造,促使各种高新技术(如生物工程、信息技术、超导技术)应用到传统产业,使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相互融合,产业边界发生交叉,甚至消失,并引发传统产业的分化、解体和重组。其导致的结果是,新兴产业所涵盖的产业活动成为原三次传统产业活动的一部分,传统产业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经济活动中分工、协作和专业化水平也因此不断提高、形式日趋多样。最终,新兴产业无法脱离传统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产业概念来界定该类产业活动,其产业边界变得难以统一确立。

3.产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融合

传统产业分类方法虽然把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联系起来,但它是以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根本目标的,把产业系统封闭在经济系统内,既很少考虑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与协调发展,又片面强调经济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的单向索取,造成资源的掠夺开发,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生态的损害、退化(刘思华,2000)。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产业经济的发展不能长期以耗竭自然资源和损害环境为代价,而应逐渐通过科技的力量使产业从微观到宏观、从技术到管理实现全面、全过程的集约化发展,最终遵循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道路。产业生态化是获取和维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践手段,它旨在倡导一种全新的、一体化的循环模式,即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高度统一起来。产业生态化有效协调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平衡发展,使两个系统之间的融合不断加深。

近年来,共用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产业融合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产业融合一方面使新的产业形态不断出现,另一方面也让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方法及其分析框架越来越不适于用来揭示新型产业形态的变化特征。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三次产业的划分已趋于模糊,学术界尝试的四次产业、五次产业分类就必然遭遇无法破解的难题。如果仅仅局限于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进行补充和修正,继续沿用三次产业的分野已不恰当。因此,不能再囿于传统产业的思维逻辑,而应建立在创造性理念对于产业发展的价值意义上,突破过去简单、孤立的产业划分范式,用产业进化的观点对现有产业进行创造性解构,在传统三次产业的基础上来构建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新型产业的划分与体系构建

1.新型产业划分的思路

泰勒尔认为产业是生产同类或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而从供给的层面上,产业定义则更为宽泛,产业可以界定为“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产品用途相同的企业的集合”(杨公朴等,2005)。由此可知,产品是产业最基本的元素。产业演进中的任何变化最终都会体现到产品功能或结构的变化上。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技术革新的实现以及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了产品的功能,扩展了产品价值结构,使得原来没有关联的产品从需求角度结合起来并获得更高的效用,产品的附加值也大大增加。所以说,产业融合的出现使产品的价值构成走出“单一”向度,变得更加复杂。

(1)产品的价值构成。按照传统三次产业划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产品可以大致分为农产品、工业品以及服务三个类别,它们分别对应着图1(a)中的A+B+C+D,E+F+G+H,I+J+K+L三个部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它们三者的差别明显,但在三次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及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渗透下,这三者所蕴含的价值元素变得多样化,在价值构成上也逐渐趋于统一。

图1 产品的价值构成与新产业类别的关系

李向民等(2005)认为一切产品都由精神内容和有形物质实体组成,精神内容是附着在物质之中的人类精神力量,包括动机、控制力、技术、造型以及品牌等。物质实体是产品中能够被人们的感官所直接感知的、精神内容所赖以附着在其上的外在物质载体和信号系统。物质实体是产品的自然形态,是支撑人类精神的自然基础、外在形式和功能实现的工具,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受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以说,各种产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不但是物质的生产和价值增值过程,也是精神内容的价值转化和价值增值过程。同时,这一过程还包括产品生产、流通等过程中服务劳动的价值转化,即服务成分的价值。在人们普遍注重生活质量和自然资源变得稀缺的条件下,产品的生态价值凸显出来,消费者更青睐有生态价值的产品,如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综合来看,三类产品之间从原来的价值关系的相互独立向内在价值构成的趋同转变,即都是精神内容价值、物质实体价值、服务成分价值以及生态价值的有机统一。

在产品性质和功能方面,它们的差异往往取决于各类产品内部精神内容价值的差异,各类产品的精神内容含量越丰富,其价值越高,越能借助物质实体和服务成分的特性更多的满足人的各种需求。这里,我们把各类产品中构成精神内容价值的部分称为泛精神产品,泛精神产品是抽象的、无形的,如图1(a)所示的A+I+E部分。与泛精神产品相对应,C+G+K、B+F+J、D+H+L分别代表一切产品中的泛物质产品、泛服务产品和泛生态产品,它们的存在是相应的物质实体价值、服务成分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不论是工业品还是服务产品,它们内部的精神内容成分所占比例逐渐提升。可以认为,泛精神产品在产品价值形成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未来产品结构和价值结构的变化趋势。

(2)产品内分工。产品的价值构成表明,可以把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分解为设计、生产、分销、服务等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价值环节。价值链的有效分解为产品内分工的进一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当前,产业分工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某种产品生产过程被拆散后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产品内分工就是把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展开为供应链结构,使生产的价值创造活动转换为价值链流程。或者说,产品内分工本质上是将产品价值创造和实现的各个工序和环节有机地分配给不同企业运营。随着产品内分工的深化,精神内容价值、物质实体价值、服务成分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生成逐渐从一体化的进程中独立出来。当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同质化、功能相近的产品和采用相同生产方式的企业集合时,分别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物质产品生产、服务产品生产和生态产品生产的新型产业也就产生了,即笔者提出的四种新的产业类型:创意产业、服务产业、物质产业和生态产业(见图1(b))。

许多学者提出了类似的观点,林民盾等(2006)把商品生产中的三个核心元素(产品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及企业对应的三种组织形式(研发型企业、制造型企业、营销专业服务企业)推广到产业的组合中,将传统产业组合的纵向结构合并、糅合后,从横向切断,分成三个层次:研发产业、制造产业和营销产业。周振华(2003)认为沿袭传统产业分类难以构建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他针对产业融合的趋势,根据上海产业发展特征与城市特点,提出了内容产业、位置产业和物质产业三种类别的新型产业体系。虽然这两种划分方式反映了精神生产、服务生产与物质生产相分离的产业特征,但在产业划分的完整性上还有待完善。为此,本文依据产品的价值结构及产品生成过程的价值关联特征做出了创新性的调整。

2.新型产业体系

(1)创意产业。在传统产业体系下,把最简单的物质生产和获取作为第一次产业,其属性是取自于自然界;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的全部经济活动统归第三产业。在新型产业体系下,精神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是第一次产业,是先导产业,是其他一切产业发展的源动力,精神产品的生产、扩散与应用影响着其他产业的进化。创意产业是提供精神产品的新兴行业,具有创造性或创新性的特征。创意产业的最初组成,处于图中A的位置(见图1)。由于专业化分工的深化,第一、二产业的纵向产业链发生了横向分割,产业内部的研发设计部门逐渐从中分离出来,独立进入生产和交易体系,那么,I、E就构成了创意产业的另一部分,从而把创意产业的内涵拓展到泛精神产品部分。Howkins认为:创意产业是其产品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涉及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几个类别。从这个角度看,创意产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是中间投入型行业,位于所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部位。

精神产品种类繁多,概而论之,精神产品的价值实现方式分为两种。一类是精神产品通过与其他载体结合后,进入消费领域而实现其价值,如文学、哲学、知识、艺术等,以满足消费者的求知、求美、求奇等精神文化需求,生产该类产品的部门称为消费性创意产业;另一类是精神产品通过自身的扩散和应用,以中间投入的形式融进传统的物质产品或服务之中,其价值在生产领域实现,比如科学技术、管理咨询、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生产该类产品的部门称为生产性创意产业。精神产品作为人类自身的创造成果,它们的普及与传播有利于增加人文财富以及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服务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部门,按传统三次产业划分标准,把以精神产品生产为主的创意产业纳入到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内,显然是不合适的。把精神生产部门列入服务业是混淆服务产品与精神产品本质差别的结果。服务业提供的是服务产品,服务产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关于服务产品,著名营销学家科特勒下了这样的定义:“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以无形性和不导致任何所有权转移为基本特征的行动或表现。它的生产既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相关联,也可能与之毫无关系”。可以看出,所有权无法转移是服务产品的根本特征。在这一点上,精神产品完全不同,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制度出现以后,使精神产品交易可以像物质产品那样方便。不但精神产品的所有权可以发生转移,而且它还可以被传播、保存,这些是服务产品不具备的特征。这里,我们把以服务产品生产为主的行业称为服务产业。由于服务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精神产品的传播、扩散及应用,服务产业可根据服务过程中对技能、知识、文化等精神内容依赖的程度划分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意产业的关联更为密切。

(3)物质产业。物质产品的生产过程除物质价值的转化外,还涉及到精神内容价值的转化。因为,精神产品形成后不会以静止状态存在,它会在生产者的运用和支配下与相关产业发生频繁的互动,从而发生价值转移,导致文化、知识、技术等精神内容向C、H、F三个部分扩散、组合和渗透,即被注入到传统产业的普通物质产品之中。这个过程可以看成是精神产品向其他产业扩散而使创意或创新的价值得以实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阶段,显示出精神内容对相关产业的价值增值效应。此次扩散过程与物质产品的形成过程相对应,这里把从事物质产品(如工业品、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行业称为物质产业。物质产业是新型产业体系的基础部分,它以程序化、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为主要特征。物质产品是知识运用、自然资源转移和体力劳动结合的产物,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为目的,是物质财富的重要组成以及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4)生态产业。可以预知,物质产业发展的直接后果是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系统的损坏。如果这种消耗在生态的自然承载能力范围内,那么,对生态环境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然而,人类的物质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对生态资源的消耗水平已经接近生态安全阈值,如果人们不能自觉地进行生态产品的生产活动,一方面生态环境质量的快速下降会直接降低人类的幸福效用水平,另一方面生态安全阈值的打破会造成生态的不可逆转性的消耗,从而使经济的增长无法保持持续状态。正是这种明显的社会经济后果,决定了生态产业化发展的必要,并为其提供了市场动力和导向。生态产业因此被视为一个新兴的重要产业,为弥补人类生产活动带来负面影响而延伸出来的产业。一般而言,生态产业是指从事生态产品生产的部门或行业,如环境改造、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垃圾处理、污染治理、清洁生产、废物的再利用等。

在发展经济的时候,要更加重视发展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生态产业,使其内部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实现耦合,达到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高效产出,实现资源、环境的系统开发和持续利用(李海舰等,2008)。生态产业的目的正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比如,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安静的环境、清洁的淡水以及其他生态资源等),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就企业来讲,尽管进行生态保护、垃圾处理、节能减排等活动不是它们的本意,但这是它们必须要承担的相应生态环境成本和社会义务。总之,生态产业的功能在于恢复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并增加自然财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3.新型产业各类别之间的关系

新型产业体系由创意产业、服务产业、物质产业和生态产业四种产业类型组成。它们之间紧密联系,存在着自上而下的价值传递连接关系,每个产业的价值实现都以其他产业的存在为前提。在这个新产业系统内,它们是四位一体的,分别处于不同地位并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新型产业类型中,物质产业是一个关键环节,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为创意产业和服务产业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而且,正是物质产业的发展,才产生了对生产性创意和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成为创意产业和服务产业的主要生产内容。可以说,物质产业是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受创意产业支配和服务产业支持的基础性行业。以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为例,它们的实现无非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一是通过创意产业部门(比如,科技孵化中心或科研院所)的创新提供更多的新兴技术;二是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一般需要服务产业的参与,包括产权交易所、投融资平台、金融市场等部门;三是技术进入到具体的生产领域从事物质的生产、加工,并形成最终的产品。其中,服务产业是介于创意产业和物质产业之间的中介行业,它的发展加深了两者的分离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是创意产业与物质产业相互联系的纽带,为它们的顺利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因此,服务产业是一种支持性产业,它的存在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有利于人们的精神创造和物质生产。另外,生态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兴起的今天,生态产业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生态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使其他产业朝着“生产清洁化、产业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抵消人类活动带给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生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只有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冲破物质资源的硬约束,开辟以不消耗物质资源、不污染环境的方式来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的新路径。

毫无疑问,创意产业在新型产业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创意产业是提供创造性成果的行业,创造性成果即精神产品,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存在。创意产业提出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所涉及的产业内容进行重新分类统计,而且还在于它作为独立的产业形式对整个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创意产业重塑了产业结构,以产业价值链取代了传统的生产链,具备了对于其他产业通过分配、而不是通过生产来获得利润的特权,使其位居其他产业的高端部位,从而形成了以创意产业为顶点,科学、技术、文化等创意扩散、应用产业为基点的“立体化”或“网络化”的产业结构(见图2)。发展创意产业是把技术、知识、设计、品牌等精神内容融入其他产业的有效途径,能够改变传统产业的业态和产业分工秩序,从而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因此,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升级常常表现为产品生产环节中精神内容价值的增加。

图2 新型产业体系各门类之间的关系

三、新型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解构

新型产业的产业划分与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有着根本性的差别,或者说两者是完全相反的划分方式。传统产业分类法是自下而上的,揭示了以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产业发展规律;而新型产业体系的产业划分是自上而下的,充分体现了人的创造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横向贯穿于传统三次产业,专注于这些现代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企业,应归入传统三次产业的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还是第三次产业呢?显然,都不能。而新型产业体系不需要单独考虑产业分立的情况,它突破了传统三次产业的边界,通过“越界”促成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重组与合作,是一个全新的产业分类方法,这是与传统三次产业的根本性区别。新型产业是对传统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产业价值链进行区段分割,然后再横向融合的结果。因此,该产业划分方式适用于传统产业体系中各种产业类型,是对所有产业的统一调整,它可以解释任何一个产业的纵向价值链的结构。在这个角度上,创意产业是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新的产业部门,处于传统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同样,服务产业、物质产业和生态产业也是横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新型产业部门,并处于产业价值链的其他环节。所以,它们与传统三次产业之间是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关系。

按照全新的产业分类法,所有的传统产业部门都可以按其属性在新型产业体系中找到自身的位置。从总体上分析,传统三次产业中的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管理咨询、品牌塑造、商标设计、专利申请、企业文化及形象设计等部门,应归属于创意产业部门;传统三次产业中提供金融支持、技术推广与服务、法律服务、产品运输、仓储、批发与零售的部门,则归属于服务产业部门;传统三次产业中以大规模的物质生产加工为主,提供各种物质产品的部门归属于物质产业部门;传统三次产业中的土壤改造、节能减排、垃圾处理、清洁生产、新能源的利用等活动则属于生态产业部门。以农业部门为例,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应归属于研发型的创意产业,它占据着农业产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部门,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等属于服务产业;广大农民虽然是高科技成果的受益者,但他们从事的是最为基础的种植业,即物质产业;由于对耕种土地的多次利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针对此进行的土壤保护工作则属于生态产业。新的分类体系对各种新兴产业同样适用,以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为例,文化创意和信息内容的生产属于创意产业;文化服务和信息服务属于服务产业;文化用品制造和信息设备制造属于物质产业。具体可见表1。

2.传统产业演变方向的特征

新型产业与传统产业发展的趋势是相对应的,在传统产业发展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也就确立了新型产业划分方法的基本方向。同样,新型产业的划分会反过来指导传统产业的发展。未来传统产业会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传统产业创意化。传统产业中将会融入更多的知识、技术和文化元素,并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传统产业创意化程度越高,产业的附加值也就越高。②传统产业服务化。产业现代化的程度常常用产业“服务化”的程度,即服务产业发展的程度来表示。所以,服务产业的发展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水平。③传统产业生态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是整个社会再生产得以持续发展的保证,在人类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生态化产业,如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将成为一种趋势。

四、新型产业的验证性分析

现有资料没有直接针对新型产业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因此,为了验证新型产业的发展,只有通过传统产业演化方向来间接说明新型产业的发展。

从国际范围看,产业发展表现出生产环节横向联合的地域集聚趋势,从而形成不同的地域分工体系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产品内分工和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出现,产业价值链内的不同生产环节被纵向分割,生产可以按工序的比较优势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发达国家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将制造业中的研发、设计、营销、管理从制造业企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把需要大量消耗能源、材料和污染环境的制造加工环节从产业中转移出去,分散到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它们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或产业时,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梯度”并掌握着主动权。通过全球价值链(GVC)组织生产,在控制高附加值的价值环节前提下实现国际间的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发展中国家只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发达国家在产业选择上集中在产业价值链高端的创意密集型的产业,如科技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见图3);发展中国家则只能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位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位置。附加值在GVC各环节的分布不均衡造成了专业于GVC不同环节的各国企业收益分配的不平等。产业升级恰恰是发展中国家从低壁垒、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向知识密集的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攀升。

图3 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产业分工

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轨迹,现已进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也被称为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各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依次转移、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靖学青,2008)。一个国家的产业升级路径选择首先要明确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可以根据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进行判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是某一产业结构增长相对于整个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高燕,2006),计算公式为:

根据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公式和国家统计局编制的《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出2001-2007年我国工业内部各大门类的结构超前系数和1997-2003年(2004起第三产业数据统计口径出现重大变化,故未采用近几年份的数据)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超前系数,分别见表2和表3。

由表2可知,近年来我国工业结构已走出由传统的以轻工业消费品为主的阶段,向技术水平要求高的重型工业以及知识密集型的电子工业转变,这表明一些精神内容价值含量不断增高的行业代表我国未来工业化进程的方向。从表3可以看出,在第三产业中,以公共设施服务、商业、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相对整个经济系统所占份额呈下降趋势,与此相反,一些新兴的产业,特别是与精神产品生产、开发、传播、消费相关的行业却快速发展,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如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邮电通信业等,它们的产业超前系数远远大于其他行业,其数值都超过1。结合表2和表3得出,我国产业结构有进一步软化的趋势,以创意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系基本符合我国未来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五、结论与启示

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三次产业分类越来越难以准确地揭示现代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其经济解释作用大大削弱。不仅如此,现有产业的要素投入结构、消费市场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等正在发生着全方位的、系统的调整。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人类活动逐渐由“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向着“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转变,现实迫切需要与其相适应的产业划分体系。因此,新型产业体系的提出,对于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反映了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进程,而且可以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新型产业体系按照产业内部存在的精神、物质、服务和生态生产的四种价值生成关系,演化为四种现代产业类型,由它们形成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再生产模式。新型产业体系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目的,使人的创造能力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对传统产业划分方法的创新,其内涵与特征符合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现代文明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三大文明格局。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只把高度物质文明作为衡量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唯一尺度与最高标志,不仅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放弃了生态文明建设,并且以巨大、惨重的生态恶果和精神代价换取物质文明发展,压抑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这种发展模式与现代社会的文明相悖,现代文明应当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高度融合、统一、协调的文明。

标签:;  ;  ;  ;  ;  ;  ;  

基于产业整合的产业类型演化与划分研究_产业融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