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与现场施工研究论文_刘菲,胡为俊

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与现场施工研究论文_刘菲,胡为俊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建筑工程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节约人力物力等优势,可以显著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装配式建筑的构件设计和现场施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现场施工

引言

装配式建筑物构件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其涉及到生产、安装等多个环节,而施工计划是决定整个周期效率的关键因素。考虑到此方面因素,需要围绕各个环节设计出可行的计划,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工程效率。

1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我国在预制混凝土装配化方面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升温,推进建筑装配化已是大势所趋。装配式建筑对于点大面广的居住性住宅尤为适用,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目前我国在建筑标准化技术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构件厂的工厂化生产能力逐步形成,现场装配化施工技术渐趋成熟,施工现场的装配机械化配置也有了很大提升,为广泛推进建筑装配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预制装配式建筑设计

2.1方案制定阶段

在施工前的方案制定阶段,开发商需要提前与设计院以及相关的参与者进行沟通,需要综合考察建筑所处地理环境、选址以及一些客观要素,综合考虑并将其纳入方案制定的参考范围中。同时,还需要对装配式建筑的细节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例如建筑的平面布局、三维立体建筑造型、柱网的布置等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准备,需要确保建筑设计的可行性与可控性。另外在初步方案制定阶段,还需要注意考虑构件设计的复杂或不规则性,争取能最大限度发挥节能减耗的作用。

2.2方案设计环节

平面和立面设计方案应当参照前期的技术策划阶段来进行。立面设计方案需要考虑构件的生产加工方案可能性,其个性化和多样性的设计需求应当满足装配式建筑的结构特征;平面的设计方案则应首先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然后根据少规格多组合的构件设计原则,尽量完善标准化与系统化的住宅套型设计。

2.3施工图阶段

设计需审核施工图、精装修机电点位图的合理性及是否达到深度要求。预制构件相关设计需反映到施工图中,施工图中杜绝分现浇、预制两个阶段设计。施工图应表示预制构件模板图、配筋图等,以便控制构件深化设计图的质量,同时应包含户型大样图,表示设备专业管线精准定位及轻质内隔墙排布。工程现场需结合施工图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但不限于施工总平面布置、构件运输路线、堆场、塔吊选型、构件检验、构件吊装、安装精度控制、成品保护、模板工程、支撑体系、外围护架等内容。

2.4构件加工图设计环节

构件加工图纸可以由企业的设计部门和预制构件加工厂家一起设计完成,建筑设计师可根据需要提供建筑所需的尺寸控制图。除了对预制构件中的门窗及机电管线精确定位外,还要考虑现场生产、安装等损失,对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时的吊钩、临时设施安装孔预留出位置。

3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技术

3.1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

在预制构件运输的过程中,对于从工厂装车出发、运输过程、到达现场卸货、现场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于配件的保护工作,对运输与存放的环节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对于运输车的类型、运输的路线、构件的摆放、保护以及到场地后的存放都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要保证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倒塌等现象。在构件存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存放环境的干燥性,构件不能直接放置在地面上,应该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在构件堆放的时候,要充分的结合构件的特点确定堆放的层数,不能盲目堆放导致构件出现破损的情况。当构件到达施工后现场后,一定要采用符合构件质量与尺寸的吊装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搭建安装构件的临时支撑时,一定要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才能进行使用,保证安装过程的稳定性,保证构件能够正确的安装。安装加固后,还要进行相应的验收程序,在验收程序完成并保证安装合格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操作。

3.2预制构件吊装

3.2.1梁下预制构件的吊装

需要确保构件孔位与起重设备的孔位保持对准,切不可错开各自孔位。在对PCF外墙板进行吊装时,工人除应按要求进行吊装作业外,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吊装梁,钢丝绳与板面上吊环需用卸扣相连,不仅要保证连接紧密,还需防止卸货和起吊时墙板与堆放架产生碰撞。

3.2.2阳台板、空调板的吊装

吊装施工中需要用到吊钩、吊环等设备,结合两者的竖向合力,需与梁板方向保持垂直,即确保4个吊点的受力保持均衡,进而达到吊装平稳的目的。

3.2.3扶手板的吊装

需对板面与吊环预留孔位的连接是否牢固进行检查,不得有吊装倾斜的情况发生,同时扶手板的预留孔位需要与吊装梁孔位精准匹配,不得出现孔位偏差问题。

3.2.4预制窗体施工技术

预制窗体施工技术是整个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中的重要步骤,施工过程中可以运用螺栓、吊耳与窗体结构上预留的螺母进行连接,以确保窗体的稳定性。连接过程中,应在距离窗体作业面300mm的位置,对窗体构建进行全面连接。同时需要进行全面调整,确保窗体螺栓精准地插入墙板连接孔内。

3.3严格把控施工各环节质量要求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时,不仅须严格根据施工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还需对施工的质量引起重视。只有在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查后才能将这些构件用于工程施工环节中,以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同时,还需依托当下先进信息技术,对施工环节中所用构件进行全方面施工,对构件的施工要求了解后开始实施制作或者设计。而在整个施工环节中,所使用最多的材料为混凝土,其性能决定施工质量。因此,对材料质量加以全方面控制,并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和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范围,提升混凝土应用质量。另外,成品的预制构件和半成品的预制构对于搬运和安装的要求较高,需专业技术人员加以严格控制,进而提升施工的质量。

3.4预制装配工程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质量检测以保障最终施工质量,其检验主要内容包括:对磨具进行检验;对预埋件和构件成品、半成品等进行检验;对生产工序进行检验;对运输过程进行检验。这些检验的内容和环节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施工的整体质量。同时,检验过程中需根据检验的流程和检验程序所要求的标准等实施工作,并及时处理不合格的产品和材料,进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相对滞后,难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成本,甚至会增加资源与能源的浪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凭借着工期短、成本低、污染小等优势,得到了施工企业的认可和应用。装配式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逐渐完善,逐渐的改变传统建筑的模式,促进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应.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工艺设计探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7(12):65~68.

[2]江辉.简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与设计[J].江西建材,2018(22).

[3]范玉,徐华,黄新,等.新型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及其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8(12):87-89.

[4]张可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8(11):60-61.

[5]王进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与质量控制m.绿色环保建材,2017(16):109.

[6]李光辉.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J.门窗,2019,15(21):61.

论文作者:刘菲,胡为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1

标签:;  ;  ;  ;  ;  ;  ;  ;  

装配式建筑构件设计与现场施工研究论文_刘菲,胡为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