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论文_杜巧玲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论文_杜巧玲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400054)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呈现出新态势,找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明确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改善路径,对于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积极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路径

一、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整体和更深刻理解

新时代大学生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流思想,在其指导下学习、理解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大学生要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整体上把握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深刻的理解其真正含义,在社会实践中去践行它,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总体来说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是有的,但过于肤浅,只是机械背诵其概念,不能充分从整体上理解其深刻含义,不能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理想信念缺失

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表现在四方面:第一,缺乏马克思主义信仰。部分学生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积极性,缺乏政治敏感性,出现政治信仰边缘化,价值信仰功利化等问题。第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缺失。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不能全面深入的理解爱国主义精髓、对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存在怀疑等问题。第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弱化。部分大学生存在着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淡化、社会责任感缺失、集体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失等问题。第四,理想信念模糊。新时代大学生应该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部分95后的大学生却出现政治信仰和共同理想的偏离、人生价值观世俗化、功利化等现象。

(三)认知与行为存在着矛盾,践行脱离实际

“我们的结论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对于应坚持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新时代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执行情况不是很乐观。例如,大部分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集体主义,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以个人利益为中心,追求价值目标的短期化与价值实现的自我关注、功利化。新时代大学生应该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义,做到执行合一,将自己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相结合。

二、影响新时代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因素

(一)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定位都相对较高,大多追求个性、强调自主、思维独立,拥有越来越多的自主选择权,但他们心理发展极不成熟,个人经验不足,情感不稳定,知识储备又较匮乏,因此他们对社会现象不能做出全面正确的分析,看问题的角度会有所偏颇,易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还不能将自己视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主体,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知容易出现偏差。另外,每个大学生都存在着差异,他们成长环境不同,接受家庭教育方式不同,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对价值观也会有不同的认知。

(二)高校教育方式的因素

目前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上有以下不足:第一,教学方式落后。传统的教学方式为教师单纯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作政治内容向学生进行讲述,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乏味无趣,只会使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看小说、打瞌睡,做“低头一族”。第二,教育的开展缺乏实践环节。核心价值观重在践行。由于高校提供给大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较少,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会就少。新时代大学生可通过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改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肤浅看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社会环境的因素

国际因素: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全世界不同的思想和文化相互交融,发生碰撞。随着与各国的交流不断加深,西方国家利用其主流意识形态对我国的传统意识形态进行不断的冲击分化,用其价值观对我国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同化,对我国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追求产生了消极影响。同时,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媒体等方式不断进行文化渗透与意识形态的灌输,致使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动摇。

国内因素:经济上,对利益的追求导致生活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大学生受到负面影响,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政治上,社会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等问题,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文化上,部分大学生追求快餐文化和应时文化,追随某些低俗的社会潮流,导致人生理想和人生准则丢失,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

三、新时代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一)新时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

第一,志存高远,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新时代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奋发向上,在学习和生活中脚踏实地,在实践活动中放飞梦想,谱写人生篇章,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第二,德才并重,崇德修身,以德为先,勤学笃实以修才。习总书记说“勤学”就要“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笃实”就得“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第三,情理兼修,培养健全人格。通达人情体现一个人的情商,明晓事理反映一个人的智商。正所谓:“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第四,明辨是非,勇于开拓。面对新时代背景下,各种纷繁多变思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新时代大学生要乐于思考,勤于分析,作出正确选择。

(二)学校要革新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第一,各大学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注重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快学校体制机制科学建设和发展。第二,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发挥各种教育平台的新媒介阵地作用;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在价值观教育上的作用。第三,教师要牢记教育使命,通过自身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培养有学术造诣的新时代大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以新颖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内容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和各门专业课程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三)社会要营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推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风尚

第一,立足于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我们要自觉抵制西方传来的负面思潮,谨慎对待西方国家利用其主流意识形态对我国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分化的做法,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第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教育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网络媒介的舆论宣传作用、榜样人物的典型示范作用。第三,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赵永乐.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与培养[J].科教论坛,2016,27(13):256-258.

[2]迟成勇.论儒家“知行合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青岛大学学报,2016(3)112-119.

[3]张春明、任婵媛、王洪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与对策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16(05).

[4]王丹.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分析及其教育对策[J].时代教育,2017(19)

[5]刘嘉楠.建立现代教育督导体系[J].人民日报,2017(04)

作者简介:杜巧玲(1994年6月—)女,重庆丰都人,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文作者:杜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  ;  ;  ;  ;  ;  ;  ;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论文_杜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