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留置动脉导管持续灌注化疗的临床护理论文_廖贤英,张健华,黄思赟,黄育珠(通讯作者)

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留置动脉导管持续灌注化疗的临床护理论文_廖贤英,张健华,黄思赟,黄育珠(通讯作者)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介入科 广东 汕头 515031)

【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置管后氟尿嘧啶(5-FU)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肝癌与肝转移癌采用肝动脉留置导管,经百特泵持续导管内灌注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动脉缓慢滴入,治疗两个疗程,对置管术后的情况、化疗毒副反应进行观察及采用有效针对性护理。结果:28例病人完成治疗计划,治疗过程虽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及时对症处理,无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在留置肝动脉导管行区域性持续灌注化疗比全身化疗毒副反应轻,可控制病情,延长存生期;通过规范的临床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肝动脉置管,奥沙利铂,化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283-02

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然而适合手术的早期病例仅5%-10%,大部分发现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采用放疗及全身化疗效果也不太满意[1]。肝转移癌如肿瘤体积小于或等于3厘米的考虑射频消融术,多数肝转移癌发现时肿瘤体积大于3厘米,射频消融术不彻底。去年我科采用肝动脉插管行区域性持续灌注化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的有效方法之一,2017年12月到2018年7月采用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患者共2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患者中,男24例,女4例,年龄34岁~72岁,所有病例均经我院CT增强检查下或经皮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或肝转移癌,全部病例在外科会诊下不适合进行手术切除,患者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甲胎蛋白、血常规、出凝血功能,病人无腹水,无化疗禁忌症。

1.2 治疗方法

1.2.1 置管方法

在介入手术室,在C臂X光机影像监控下,经股动脉插管,导管固定于肝固有动脉,经碘普罗胺造影剂造影证实后注入肝素盐水,手术护士用3M无菌敷料10*12固定导管,利用高举平台法黏贴敷料,密闭式接头连接导管,做好导管出皮肤处的标识,用一个可伸缩的彩色夹子夹紧,松紧适度,防止导管滑脱,再用无菌纱布覆盖,用优力舒弹力绷带固定,送回病房。

1.2.2 化疗药物方案及配制

5%葡糖糖250ml加入奥沙利铂150~200mg经肝动脉导管持续滴注,时间不少3小时,每分钟约30滴。奥沙利铂滴注完毕后,再用0.9%生理盐水160ml配制氟尿嘧啶2000mg~2500mg加入百特泵持续动脉灌注36~48小时。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的剂量根据病人体表面积计算方式的剂量而定,28天一个疗程,定时复查血象、肝肾功能、AFP、CT增强扫描。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晚期肝癌患者因错过了外科手术的机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绝望,情绪低落,失去信心,另外对新开展动脉导管灌注化疗的方式缺乏了解,所以在做置管介入术之前要作好健康宣教工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患者解释治疗方法和治疗过程,讲解本疗法和原来传统治疗的不同之处及优势,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

2.2 留置导管护理

患者回病室后取平卧位并绝对卧床休息,右下肢制动,切勿弯曲,禁止在床上大幅度的活动,并密切观察导管固定的稳妥性,不可扭曲、受压、折断。

2.3 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适量饮水,进食高蛋白、多维生素,低脂饮食,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适量的饮水,可促使造影剂的排泄,减轻胃肠道反应。指导床上大小便,不可用力太大,对于65岁以上患者手术当天予留置尿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滴注化疗药物的护理

2.4.1护士应了解并熟悉奥沙利铂的作用及毒副作用,禁止与氯化钠及碱性溶液的配伍禁忌,故奥沙利铂需溶于葡萄糖溶液。有文献报告有少许病人滴注奥沙利铂会出现过敏反应,为防止过敏情况发生,在滴注奥沙利铂之前给予甲泼尼龙40mg动脉导管推注。

2.4.2滴注奥沙利铂之前要确认导管的通畅,先用5%葡萄糖溶液滴注30ml,确认导管通畅后再滴注奥沙利铂。

2.4.3我科室为确保滴注奥沙利铂溶液滴注顺畅,专门定做了可伸缩到3米的输液调节架,增加压力,用一次性精密可调节液速的输液器滴注,确保每个病人都能顺利完成滴注。

2.4.4奥沙利铂滴注完毕后,用5%葡萄糖液体冲管后,再用肝素盐水冲管后,予连接5-FU加入百特微量泵进行持续动脉灌注化疗,可将微量泵置于高于身体水平的位置,增加压力,通畅泵注,并密切观察导管的位置。化疗期间予床边心电监护及吸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随时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

2.4.5 5-FU百特微量泵灌注完毕后用生理盐水30ml冲管后拔出,并按压穿刺点15分钟,优力舒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用沙袋固定5小时,嘱患者平卧12小时。

2.5 舒适护理

病人持续动脉灌注化疗需卧床48小时,会出现不适感,应指导病人变换体位,如平卧,向右侧翻身60度或左侧翻身20~30度交替进行,保持髋关节伸直,小腿可弯曲,左侧下肢可自由活动,翻身时背部和骶尾部按摩数分钟。

3.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3.1 疼痛

严密观察病人,出现疼痛时予止痛针治疗,必要时导管内推注稀释的利多卡因,减少动脉痉挛以减轻疼痛。本组有2例病人出现疼痛,予止痛治疗后症状缓解,考虑过早下床活动有关,嘱卧床休息。

3.2 出血与血肿

拔出导管后按压穿刺点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如出现血肿,可给予冷敷,减少肢体活动,患肢抬高。本组无出现此症状,顺利完成治疗。

3.3 血压下降

本组1例病人出现血压下降,考虑滴注奥沙利铂过快引起。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马上建立静脉通道,予多巴胺升压,并及时补充液体,并予暂停化疗药物的灌注,待血压恢复正常后再予灌注。经处理后病人能顺利完成治疗。

3.4 导管堵塞与外渗

发现导管堵塞时,用肝素盐水缓慢推注,无阻力时才可重新灌注,如堵塞及外渗严重时,告知医生,予拔除导管。本组病人未发生导管堵塞及外渗。

3.5 毒副作用

常见恶心、呕吐,末梢神经炎,肝动脉导管灌注奥沙利铂后的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全身静脉化疗明显低,但要做好积极的预防措施。嘱病人四肢要保暖,不要接触金属冷凉物品,冬季要避风,不要吸入冷空气。

4.讨论

留置肝动脉导管持续灌注化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的有效手段,它明显优于全身化疗,使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增高,也减少了全身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期明显延长[2]。这样就需要我们临床护士提供更细心、安全、有效的优质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经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后,本组所有病人能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毛燕君.肠癌肝转移TACE术后留置动脉导管微泵化疗的护理[C].//第四届全国肿瘤介入治疗学术大会、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暨首届肿瘤靶向治疗东方国际论坛论文汇编.2007:228-230.

[2]张莉 动脉置管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J].河北中医,2010,(10):1575.DOI:10.3969/j.issn.1002-2619.2 010.10.075.

作者简介:廖贤英(1978.6-),女,籍贯:广东汕头,学历:本科,专业:护理,职称:主管护理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通讯作者:黄育珠,女,籍贯:广东揭阳,学历:本科,专业:护理,职称:主管护理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

论文作者:廖贤英,张健华,黄思赟,黄育珠(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原发性肝癌与肝转移癌留置动脉导管持续灌注化疗的临床护理论文_廖贤英,张健华,黄思赟,黄育珠(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