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_黄进华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_黄进华

黄进华(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中心小学校兴中校区 四川 宜宾 644000)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146-01

数学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特别要注重数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的紧密联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一、 教学内容生活化

我们在教学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呢?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做:

1、运用实例创设情境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一课时,问:“每个星期有那几天?”学生考虑后回答:“每个星期从星期一、二、三……到星期日,过了星期日又是星期一、二、三……连续不断的重复出现”……;再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片子,自然美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又从四个季节更换,周而复始,获得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像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教师引导学生:“在数学中有没有这种‘循环’的现象呢?”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

2、运用谜语故事创设教学情景

例如,在教学“比较分数大小”一课时,我用孙悟空分西瓜的故事情景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学生好奇心被激发了,学生在旺盛求知欲的驱使下,兴趣盎然地学习新课,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运用实物或课件创设情境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出示一幅颜色鲜艳的用正方形做轮子的自行车图,问学生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为什么。学生们回答:“不喜欢。因为这车虽然漂亮但踩不动”我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学生们还是说不喜欢,因为骑这样的自行车,即使是在平坦大路上也像在颠跛不平的路上骑一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

二、教学生活化,产生亲切感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乏兴趣,缺乏良好的数感,学与做无法同步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学和用的分离,把数学学习和生活需要割裂开来。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很有必要让数学回归生活,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在讲一次函数问题时,我先出了这么一道题:学校为了鼓励节约用水,对自来水费按以下方式收取:用水不超过10吨,每吨按0.8元收费;若超过10吨,超出部分每吨按1.5元收费。①王老师六月份用了8吨水,应交水费多少元?②李老师六月份用了12吨水,应交水费多少元?③陈老师六月份平均水费为每吨1.0元,则陈老师六月份用了多少吨水?应交水费多少元?当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后,我再让学生拿来当月的水费单子,让学生思考水费的计算公式,当用水量超过多少时,水费的单价会提高,从而让学生得出水费的一般计算形式。这个生活实际问题的提出,既让学生了解了分段函数,也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产生了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了节约用水的教育。

三、数学例题生活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虽然是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但有的例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有的题型情节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偏少。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改变教科书中那些枯燥乏味的内容,寻找贴近生活的素材内容作为例题。在平时备课时,我会认真处理、调整教科书中的例题,重组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

四、教学评估生活化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评价是为了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估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要充分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动态发展以及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为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教师应该坚持准备多套教学评估方案。既要充分重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能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创新教学方式和改进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加强对学生的综合测试,并将学生在一定学习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数学教学生活化并不是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是要学会从实际生活当中的相关问题、情境中去探索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让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问题的保持紧密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数学的情感美和理性美。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只有将数学知识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让数学真正地贴近生活,让数学与现实生活产生激烈的相互碰撞,才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和了解生活。同时让他们在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增加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促使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论文作者:黄进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论文_黄进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