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模式--人类社会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启示_社会结构论文

选择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模式--人类社会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启示_社会结构论文

以人为中心选择生产力发展模式——人类社会生产力自身矛盾运动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生产力发展论文,社会生产力论文,矛盾论文,人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过去我们所选择的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模式,为什么没有生机和活动力?多次设计的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模式,为什么都未能成为现实?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邓小平同志亲自设计的生产力发展模式,为什么能够唤起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战略目标,为什么能如期实现?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前者是以物为中心,而后者却是以人为中心,即围绕人的需要、人的解放、人的发展来选择生产力发展模式。那么,为什么要以人为中心来选择生产力发展模式呢?本文试图从分析和考察人类社会生产力自身的矛盾运动入手,对此作一探讨和论证。

生产力作为人用以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物质力量,是由人的因素即主体生产力,对象性因素即客体生产力和以工具为核心的手段性因素即中介生产力所构成的动态系统。人类社会生产力自身的矛盾运动,就是通过这三种具有不同功能的基本因素相互规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即主体生产力借助于中介生产力,外化为客体生产力,客体生产力又通过中介生产力内化为主体生产力的双向对象化运动而实现的。

主体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系统或生产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它包括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两部分,人的能力又由体力和智力所构成;主体生产力具有摄取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特征。主体生产力的需要因素和能力因素是主体生产力对象化的客观根据。人有人的需要,这是不证自明的人的存在的前提,人不但有生存的需要,还有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不但有物质的、生理的、肉体的需要,还有精神的、心理的、文化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人为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而对外界有用物的一种积极的渴求或摄取状态,是人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内在驱动力,是人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指向目标。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①a]人不仅具有需要,还具有实现这种需要的能力,人与动物不同,它是实践创造着的存在物。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人可以凭借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改造和创造为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世界。因此,当人们在需要动因的驱使下,并根据由需要而形成的特定目的的指向,凭借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再利用由自己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手段即中介生产力,将自己的本质力量外化到客体生产力之中去,使客体生产力成为一种属人的存在,成为能够体现出主体需要的劳动成果,那么主体生产力也就对象化了。

客体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系统或生产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被主体所规定的对象性因素,从形态上看它包括实体和非实体两部分,实体部分指的是经过加工的原材料和未加工的天然劳动对象,非实体部分是以知识或信息形态存在和能量形态存在的劳动对象,从产业结构上看它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科技开发等新兴产业。客体生产力具有效用性、自在性和规律性等特征。客体生产力的效用性、自在性和规律性结构,是客体生产力对象化即主体化的客观根据。人作为一种灵和肉相统一的有生命的存在物,只有依靠自身之外的物质的或精神的客体,才能生存和发展。“饥饿是自然的需要;因而为了使自己得到满足、得到温饱、他需要在他之外的自然界,在他之外的对象”。[①b]客体生产力虽然需通过主体生产力的改造之后,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但它本身就有潜在着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因素,它是主体生产力创造或获得使用价值的载体和承担者。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②b]这就决定了主体生产力对客体生产力的依存性。同时客体生产力还具有自在性和规律性,无论是实体的还是非实体的客体,无论是农业、工业还是其他产业,都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并有着各自的特定结构和规律。这就决定了客体生产力对主体生产力的规定性和制约性,也就是说人们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从对象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人们能否实现自己的欲望,及其满足程度,完全取决于是否认识和遵循了客观规律,及其是否拥有相应的方式和手段。然而,当人们认识了,并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能动地、积极地进行生产劳动,获得了一定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资料,自身也得了相应的完善和发展的时候,主体生产力也就被改造了,客体生产力也就对象化了,即内化为相应的主体生产力。

主客体生产力的双向对象化要借助于以劳动工具为核心的中介生产力而实现。劳动工具或劳动资料是主体生产力与客体生产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人类正是在与自然界进行直接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创造了劳动工具才使自己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但是,“劳动只要稍有一点发展,就已经需要经过加工的劳动资料”[③b]作为中介手段。“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他的物。”[④b]在现代生产过程中,除了劳动工具之外,分工协作、生产信息、科学管理、科学技术等等都是主客体生产力相互作用必不可少的中介手段。因此,主客体生产力的双向对象化就表现为:主体生产力中介生产力客体生产力。

总之,当主体生产力借助于中介生产力,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外化到客体生产力之中去,并使客体生产力再通过中介生产力内化到主体生产力之中来,三者都获得了相应的发展。这样主客体生产力双向对象化的一个过程是完了,但主客体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并没有完,人们又会根据新的需要和现实能力去构造新的对象化形态,因此,一个对象化形态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另一个新的对象化形态的开始,生产力自身的矛盾正是通过这种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双向对象化运动,从而实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自身演进和发展。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至今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在如此漫长的年代里,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自身演进和发展,是通过无数个的主客体生产力双向对象化运动形态的依次更替而实现的。但为了一目了然地纵观历史,有必要将它浓缩为几个大的形态从宏观上加以概括性的考察。

第一,从原始的以劳动者自身的肢体为工具的对象化形态,过渡到古代的以手工工具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形态。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当人类刚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时候,主要靠采集果实之类的现实的生活资料为生。“在这种场合,劳动者身上的器官是唯一的劳动资料。”[⑤b]因此,“最初出现的只有两个因素——人和自然(劳动者和劳动的自然物)。人的最初的工具是他本身的肢体”。[⑥b]在这个时候主客体是直接结合的,其双向对象化没有也不需要经过中间环节,这是人类社会最低级、最简单的,因而也是最漫长的对象化形态,但是人类正是在这种最原始的对象化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学会了制造工具,产生了“用于新生产的最初产品”即石器工具。石器工具的产生,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最初体现,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主客体生产力双向对象化运动的真正开始,它不再是以劳动者自身的肢体为工具,而是以劳动者肢体的延伸即物的工具作为中介手段,从而步入了新的对象化运动过程。

第二,从古代的以手工工具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形态,过渡到近代的以普通机器体系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形态。当人类结束了漫长的主客体直接对象化运动之后,首先步入的是以石器工具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上,主体生产力虽然具有一定的畜牧、种植等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但还是处于纯粹的“体力型”结构。与这种主体结构和以石器工具为核心的中介生产力相适应的客体生产力的结构,还仅限于供捕鱼的自然水域,供采集的原始森林,供猎畜栽培的动植物,供制作工具的石木骨角等天然物,所涉及的产业主要是牧业和农业,火是唯一的能源。可见人驾驶自然的能力还非常低下,自然环境对人还保持着异常强大的制约力。正是由于这种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强烈反差,使得人类经历了温长而艰辛的对象化劳动,通过无数代人点点滴滴的经验积累,才告别了石刀木棒,迎来了金属的火光,开始了以铜器工具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运动。继而又在这一对象化运动的基础上,进入了以铁器工具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运动。在这一阶段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整个社会看,已经形成了以农业技术和冶炼技术为中心的技术群——一个空前发达的手工技术体系;同上述术群的产生和完善过程相适应的,一个以农学为中心的基础科学也已出现。主体生产力的后劲力量开始加强。客体生产力结构,实体部分特别是人造实体扩大显著,非实体部分,如能量、知识等在客体结构中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产业中新部门不断出现,手工业空前发达。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矛盾运动发展到这一阶段,一方面意味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人的对象化能力还是极其有限的。以手工工具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劳动其根本特点就是:工具的运动完全由人手操纵,工具运动的动力也完全来自人的体力;因此,生产过程中的全部功能——管理功能、动力功能和操作功能,完全由人的体内器官承担,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也完全决定于人的体内器官的运动。但是,人的手、人的天赋力和人手运动的速度、准确性以及熟练程度都是有限度的。然而,正是这种人驾驭自然的能力的相对性和有限性与人的需求发展的绝对性和无限性的矛盾,促使了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对象化。人类就是在渴求对自身体力的彻底解放的动因驱使下,并借助于复杂的铁制手工工具所进行的对象化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功能全新的机器工具,迎来了伟大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主客体生产力对象化运动又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三,从近代的以普通机器体系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形态,到现代的以智能机器体系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形态的过渡。在这一大的过程中,首先构成的是由蒸汽作动力的机器体系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运动。在这一阶段上,主体生产力的结构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维持生产力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需求,而且对精神和文化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对部分天然器官的解放,而要求对整体天然器官的解放。主体生产力的能力因素,开始由体力型转向一般的文化型,体力的地位相对下降而智力的地位逐渐提高。客体生产力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体因素的天然成份日益缩小,而人造成份迅速增加,非实体因素如能量、知识等在客体结构中已占有一定的比重,农业地位下降,工业日趋成为主导产业。随着对象化形态的历史演进和升格,其对象化过程也日趋复杂,首先,由于主体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从事现实的对象化劳动,这就需要经历一个专门学习和培训的潜在过程。其次,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和整个双向对象化过程的活动,已成为整个对象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中介生产力要素增多,分工、协作、管理、生产信息、科技等都成为中介生产力的要素进入对象化过程。正因为人们的主体地位的提高,对象化的节奏加快了,对象化效益也增大了。在这一阶段上,人类只用了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迎来了第二次产业革命,即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力时代。当人类具有了文化型的主体生产力结构,并能借助于以电力机器为核心的中介生产力,其对象化的能力就大为提高,速度明显加快,只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便实现了由近代的以普通机器体系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形态向现代的以智能机器体系为中介手段的对象化形态的过渡。

在这一形态上,主体生产力结构又一次获得了质的飞跃,人们不再满足于“小康”生活,而进入对更高文明的追求,人的能力将由一般文化型逐渐成为专业科技型。客体生产力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有很多劳动对象都是经过高技术处理的深度加工成品,而且在广度上,已突破了地球范围,扩大到其他星球。第三产业以及科技开发等新兴产业已成为现代生产的主导部门。中介生产力的构成因素日益增多,对象化过程日益复杂化、精密化、科学化。科学技术不仅渗透到对象化形态的各个系统之中,而且支配着整个对象进程,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考察,我们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结论:第一,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属人的能力,工具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是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延伸;人驾驭自然的能力的相对性和有限性与人的需求发展的绝对性和无限性的矛盾,是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对象化的内在根据。第二,主体生产力是人类生产力自身矛盾运动的主导因素,主体客观的需要状况和现实的能力水平,以及掌握中介生产力的情况;决定并直接制约着对象化的进程和效果,主体的需要和能力因素越高,其对象化形态的构成就越复杂,进程的节奏就越快,效果就越大,反之也然。第三,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自身矛盾运动的历史演进和发展,主体结构中的体力因素的地位和作用逐渐下降,而智力因素的地位和作用日趋上升,这种变化趋势体现了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因而也是社会生产力呈现出加速发展趋势的内在根据。第四,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自身矛盾运动经历了由以肉体工具,手工工具、普通机器工具、智能机器工具为中介手段的依次更替的几个形态,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自身演进和发展的必然逻辑,任何形态都不可逾越,但可以缩短其历史进程。第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说到底就是要遵循生产力自身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就是要有助于人的自主劳动,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此,我们已经不难看出,那种不是把生产力看成是由人为主体的具有自身演进和发展的动态系统,而是看成由若干要素简单构成的经济实体,不是把生产力的发展首先看成是人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而仅仅看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而不是主张以人为中心而是以物为中心来选择和建立生产力发展模式的传统生产力理论,是完全违背生产力自身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的,必须给予“扬弃”,从而按照生产力自身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以围绕满足人的需要、人的解放、人的发展、即以人为中心来选择和建立生产力发展模式。

第一,以人为中心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就是要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当人们谈到人作为生产力因素时,总是把它理解为是体力与智力之和,而把人的需要因素排除在外,这样人作为生产力主体的一个本质特征就被抹杀了,人也就成了没有需要、没有目的,只有体力与智力的作为生产手段的存在物。马克思早就谴责资产阶级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①c],他提醒人们:“为了破除美化‘生产力’的神秘灵光,只要翻一下任何一本统计材料也就够了。那里谈到水力、蒸汽、人力、马力。所有这些都是‘生产力’。人同马、蒸汽、水全都充当‘力量’的角色,这难道是对人的高度赞扬吗?”[②c]把人仅仅当成生产的手段,被使用的工具这是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人,目的与手段获得了内在的统一,需要作为主体生产力的一个基本因素得到了恢复,人们可以自主地为需要而生产,把满足自己的需要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我们并不是立足于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来选择生产力的发展模式,而是把为达到某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目标作为出发点,从而采取高积累低消费的原则来选择生产力发展模式,1958年,提出“超英赶美”和“以钢为纲”的口号,要求在十五年使主要产品产量超过英国;一年内钢产量翻一番的战略模式,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典型体现。这种不是为需要而生产,而是为生产而生产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其结果不仅没有使生产力获得了发展,反而极大地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后来出现的几次与之相类似的战略模式,也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相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邓小平同志亲自设计的中国七十年生产力发展“三步曲”的战略模式,之所以能够得到亿万人民的拥护,并逐步按期实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它反映了生产力自身的发展规律,突出了满足人的需要,能够实实在在地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在邓小平构想的目标中,不仅有“温饱水平”,“小康水平”,“中等水平”等直接描述人民生活改善的概念,更重要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三步目标,科学地勾勒出人民生活水平从总体上逐步提高的程度。而且战略途径、战略重点、战略保证等所有战略措施也都是围绕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这一根本目的而制定和设计的。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他多次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①d]从当年“猫论”的提出到“南巡谈话”的衡量改革成败的“三条标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提出到整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构想,都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把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的思想。

第二,以人为中心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就是要把人的解放作为生产力解放的根本前提,以人的解放促使物的解放。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我们不是把人看成是有需要、有意志、有感情、完整的、活生生的、能动的、生产力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主体,而仅仅把人归结为只有体力与智力的一种象工具那样可以任意配置和调拨的实体因素。并且还片面地夸大了社会主义革命对人的解放的历史作用,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定已经意味着人的彻底解放,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主要的任务应当是对物的解放如工具的革新,而不再是对人的解放。不能不承认我们过去那种统一经营、无偿调拨、平均分配的纯计划模式,与这种忽视人的主体地位、淡化人的解放的思维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已经证明,这是一种抑制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僵化模式。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实质上是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对人的解放,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恢复,最根本的就在于以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从制度上为无产阶级的自主劳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快更高的生产力提供了一个前提条件。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果忽视了对人的继续解放,所建立起来的生产力发展模式不利于人的自主劳动,甚至束缚了人的自主劳动,那么也会导致人的主体性地位的丧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将被这种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僵化模式所窒息,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改革解放生产力最根本就是对人的解放,我们现在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就表现在对人的解放,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使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按劳分配等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因而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会获得更大的发挥,人的主体性地位提高了,也就意味着人的对象化能力加强了,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自我解放,必然极大地推动物的解放,从而大大加速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以人为中心的生产力发展模式,就是要把对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首要任务,以人的发展促进物的发展。传统的生产力理论虽然也讲人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从生产力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去揭示人的主导地位,把生产力的发展主要看成是可以用数据统计的物质财富的增长,因而人的主导作用就被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人进行对象化劳动的主要手段——工具的作用所掩盖了,这样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就被忽视了,人的自身发展便被对物的追求所取代了。由于在传统的生产力理论的框架里,只有从事直接的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才是生产力中的人,因而大量的从事间接的、潜在的、精神的生产力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劳动者,特别是脑力劳动者都被排除在主体生产力之外,这样科技与教育的重要性、知识的力量、脑力劳动者的地位等等就被淡化了。总之,在以物为中心的传统生产力理论的视野里,人的发展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极其有限的。这种理论对我国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负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已经开始注重对主体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说无论从观念上还是政策上,无论是体制模式还是战略模式都有了较大的转变,并在实践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也必须看到和承认,不注重人的培养,而片面追求物的投入,不引进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而盲目引进成套设备,还有“脑体倒挂”,人才外流,知识贬值,学非所用等轻视人的作用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注重主体,把发展科技与教育放在首位的战略模式和体制模或都尚未真正形成。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注重发展主体生产力不仅是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而且对于我们当代中国来说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从我国现有的主体生产力的能力结构上看,我国的生产力落后主要是科技落后,而科技落后首先体现为科技型劳动者占的比重太小,尚不足1%,美国与加拿大均在30%以上,就是发展中国家,如墨西哥、新加坡等,也比我国高得多。我国在主体生产力的能力因素上落后于发达国家远远超过了生产资料上落后于发达国家。第二,从我国现实的主客体生产力对象化形态的状况上看,我国目前是第二、三、四形态并存,农村主要是第二形态,城市是第三、四形态,占主导地位的是第二和第三形态,第四形态所占的比重非常小。而发达国家早在本世纪的中叶就开始由第三形态进入第四形态,现在第四形态已占有相当的比重,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优先发展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主体生产力,并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加快主客体生产力对象化的节奏,在不逾越对象化形态的前提下,缩短其历史进程,从而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

注释:

①a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

①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8页。

②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2页。

③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4页。

④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3页。

⑤b ⑥b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3页;第47卷,第105页。

①c ②c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第261页。

①d 《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23页。

标签:;  ;  ;  ;  ;  

选择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发展模式--人类社会生产力矛盾运动的启示_社会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