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改进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论文_杨春香

浅谈如何改进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论文_杨春香

杨春香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 泰安 271024

摘 要: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增强,要求英语教师思想上实现从“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向“以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育”的转变,探索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

关键词:中职 英语课堂教学 应用能力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往的教法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特点,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语言输入,不注重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面对这些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不和谐的状况,从事英语教育第一线工作的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彻底摈弃“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根据社会对学生的就业要求,要从重视知识转向重视技能,树立“以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教学重点要从注重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重视和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面是本人多年来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听说技能特别是实用交际能力的训练,将实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融入教学任务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片面追求对课文和词汇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的听说训练。因此,我们的许多学生只能看懂和听懂一部分重点讲解的内容,片面而枯燥地记住几个词汇、几种语法现象,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去说。为了克服这一弱点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我们灵活使用教材,挑选出贴近生活的话题,重新组合成以话题为单位的单元;还通过网络、报纸、杂志收集相关的口语材料,扩充到每个单元中,单元的讲解结束后,以一个话题为线索,设计与生活相适应的课题,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借用本单元学习的词汇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能用英语表达和领会别人的意思,完成语言知识的深层次加工和自我构建,英语应用能力大大提高了。

二、加强笔头练习及实用应用文写作的训练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偏低。先不说如何泛泛而言,没有什么实际内容,更多时候看到的是学生对着题目思考很久也无从下笔,千辛万苦写出来的文章错漏百出。例如“我非常喜欢……”,很多同学都会写成“I very like …”而不是“I like very much …”。当教师指出这一句话的问题时,很多人都会立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出现在哪里。犯这样的错误和少动笔、没有调动自我监督的学习习惯有直接的关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首先加强简单的造句子训练,先让学生自行预习相关的时态,给出相关的词汇,鼓励学生练习造出句子,再让他们之间相互改,充分暴露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将他们对时态的选择、词性的区分以及使用、句子的结构等通病的典型句子和优美的句子分别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去归纳总结后再补充讲解。最后,让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或再练习相同类型的句子,强化训练应用所学的理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句子强化练习,写作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后,再开始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在应用文的训练过程中我们还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写作任务的设计、写作过程的监督、结果评价的工作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起着参谋顾问、协助引导的作用。

三、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有位学者曾经说过:“如果把我所拥有的一切都从我的身边拿走而只有一件剩余的话,我会选择留下我讲话的能力,因为凭借讲话的能力我可以很快重新获得所失去的其他的一切。”由此可以看出,讲话对一个人来说多么重要。我们坚持挤出课前的几分钟,成为学生的演讲时间。课前让每个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准备一段话,在上课前由老师随机抽出一名,讲给大家听。这样既可以锻炼每个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还可以练习大家的听力。

四、建立有效的成绩评价制度

作为中职英语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入手,扎扎实实搞好教学工作,尽力让学生体会到教学过程的重要性,避免应试教学。一种教学思想的改变和确立,应该建立一种有效的而且有别以往的评价制度加以维护。笔者近年来在英语考试考核方面都作了一些尝试,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培养英语运用能力上。例如,明确考试各项目的比例: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积极表现程度和课外活动的参与表现)占本学期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50%(其中听力占15%~20%、写作占10%、阅读占15%~20%)。学期开始就告知学生这些评价的措施,使学生明白他们在校学习英语的目的,把工夫下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和锻炼上,正确对待考试;同时引导学生以考试为契机,查找自己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不足之处,促进自己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戴帷栋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研究,2001,(5)。

[2]王笃勤 英语教学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张大钧 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历

杨春香,女,1976年5月出生,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现工作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本科,中教一级,主要从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论文作者:杨春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2月总第1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改进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论文_杨春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