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研究的新进展--“洛书”、“河图”与古代八卦关系的揭示_河图论文

易学研究的新进展——千古《洛书》、《河图》与八卦关系的揭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易学论文,千古论文,新进展论文,关系论文,河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03,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7X(1999)03-0001-04

一、中华文化起源问题上的千古之谜

中华文化与易学八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远古无文字时代的《河图》、《洛书》与八卦有否关系,《河图》、《洛书》是否可作为中华文化的起源还一直是一个千古之谜。

根据史实考证,最早将《河图》、《洛书》与八卦相联系的是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易传·系辞》中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后人将此语理解为圣人伏羲根据《河图》、《洛书》创画了八卦。到了汉代,这一观点基本上成为学术界的定论。著名的哲学家杨雄、经学家孔安国、史学家班固、文学家刘勰、科学家张衡等均持此观点。当时许多学者针对《河图》、《洛书》的具体内容有所论述与记载,可惜甚简,无详细表述,更未将其描绘成形并阐明其关系。

千年之后的北宋,《河图》、《洛书》由著名易学家陈抟传出。《河图》、《洛书》方正式公布于世,并得到易学家刘牧、文学家苏轼、政治家王安石等的支持,但也有不少学者持怀疑、否定观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欧阳修。

南宋时支持《河图》、《洛书》与八卦关系的仍是多数,其中最著名的是儒学大师朱熹,他首次将《河图》、《洛书》置于其注易之作《周易本义》之前,以示其为无文字时期的“天地自然之易”,为易学八卦的本源。但由于朱熹本人也未弄清《河图》、《洛书》与八卦之间的关系,因此持反对观点的学者始终存在,并经宋、元、明、清一直争论至今,成为中华文化起源问题上的千古不解之谜。

南宋以后,对《河图》、《洛书》与八卦关系研究有相当成就者,当推清代康、乾年间的易学家江永,他在《河洛精蕴》中对该问题的分析具有创新性,但在论证思路上陷入误区,未能解开《河图》、《洛书》与八卦关系的千古之谜。

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易学课题组于1996年11月20日在光明日报发表了“易学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千古《河图》与八卦关系的解译”[1],文章的贡献在于揭示了八卦数位的正解。但文[1]是在“按古人的理解,伏羲是根据《河图》创画了八卦而非根据《洛书》”的设想下,单独论证《河图》与八卦的关系,因此也未能揭示《河图》、《洛书》与八卦关系这个中华文化起源问题上的千古之谜。

二、《洛书》与八卦关系的揭示

根据历史唯物论观点,考察《洛书》与八卦的关系,应该根据它们产生的年代都还没有出现文字的史实,把握图形及形象地表示数的特点进行研究。

笔者研究判定:

1.《洛书》图1中有阴阳,分别以偶数黑点与奇数白圈表示。

2.《洛书》中有四象,分别处于《洛书》八方上相邻两个奇偶圈点的四对组合。

3.《洛书》中有八卦,为《洛书》八方中的八行奇偶圈点。

笔者进一步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判定:

1.《洛书》八方分别由哪相邻两个奇偶圈点组成四象。

2.《洛书》八方中的八行奇偶圈点分别表示哪一卦。

《洛书》中的中5为五行之数,八方中相邻两个奇偶圈点差数等于中5的四个组合分别组成四象。五行之数中5分别与每个象中生数之差为各象的本数。

根据上述得到四象以及各象中的二卦如图2所示。图2上通过中5的两条虚对角线将《洛书》划分为四象,象内两组奇偶圈点为二卦。

四象的象符依次自左向右、由下向上用无文字时期使用的二进制数符[2]表示,为四象的序数,如图2所示。根据一象生出二卦的成卦规则,在原来象符之上奇阳之数加—,偶阴之数加,如图3所示。将图3中位于八方上的八卦按二进制数符的次序排列,就得伏羲八卦次序图图4。

显见,图1,2,3,4,5,6形象地表示了《洛书》与伏羲八卦的关系与演变过程。图5表示了导自《洛书》的八卦序数与本数的对应关系。图5上方为八卦本数,下方为八卦序数。图6表示了导自《洛书》的四象序数与本数的对应关系。图6上方为四象本数,下方为四象序数。图6中的黑、白三角形系笔者采用的图符,表示图2中中5与各象生数之差,即四象本数。

三、《河图》与八卦关系的揭示

根据清代江永的判定:

1.《河图》图7中有阴阳,分别用偶数黑点和奇数白圈表示;

2.《河图》中有四象,分别排列为《河图》上、下、左、右四方;

3.《河图》中有八卦,即《河图》四方中的八行奇偶圈点。

江永进一步判定《河图》每一方中的生数与成数,与中间最大的生数5和最大的成数10之间的差数分别为四象本数。

根据笔者在上一节中论证的类似思路,分别以象符表示四象如图8所示。根据成卦规则得到图9,将图9四方中的八卦按二进制数符的次序排列,同样得到伏羲八卦次序图图4与导自《河图》的八卦序数、本数的对应关系图图10,以及导自《河图》的四象序数、本数的对应关系图图11。图11中的黑、白矩形系笔者采用的图符,表示图7每一方中生数和成数与中间最大生数5、最大成数10之差,即四象本数。

图7,8,9,4,10,11同样形象地表示了《河图》与伏羲八卦的关系与演变过程。

四、结论

1.《洛书》中蕴含着太极、两仪、四象与八卦,可以形象地从《洛书》得到伏羲八卦次序图,得到四象、八卦的本数与序数。即四象序数0,1,2,3对应的四象本数2,3,4,1,八卦的序数0,1,2,3,4,5,6,7对应的八卦本数8,3,2,7,6,1,4,9。

2.《河图》中蕴含着太极、两仪、四象与八卦,可以形象地从《河图》得到伏羲八卦次序图,得到四象、八卦的本数与序数,与《洛书》所得的四象与八卦的本数与序数完全相同。四象序数0,1,2,3对应的四象本数2,3,4,1,八卦的序数0,1,2,3,4,5,6,7对应的八卦本数8,3,2,7,6,1,4,9。

3.笔者依据历史唯物论观点,运用表达事物的图示与形象思维方法,分别论证了《洛书》、《河图》与八卦的关系,从而揭示了中华文化起源问题上的千古之谜。

标签:;  ;  

易学研究的新进展--“洛书”、“河图”与古代八卦关系的揭示_河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