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校园建筑设计论文_罗迪

绿色校园建筑设计论文_罗迪

武汉建工科研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校园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高速发展的时期。这给校园建筑、环境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学校建筑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建筑形式,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要在设计中注重建筑与环境、建筑表象与内涵的高度融合。以环境对场地的“感应”和建筑对气候的“感应”作为本工程建筑构思的切入点和创作途径。

关键词:绿色校园;学校建筑;生态设计

建筑设计应当具有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物排放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思考,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还应当灵活采取设计手段,根据校园建筑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充分进行设计创新,科学运用设计施工方法,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达到绿色生态校园建设的基本目标,促进校园内师生身心健康,提高校园生活质量。

1 校园生态建筑的概念和特征

我国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中,将绿色建筑明确定义为: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电、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校园生态建筑的设计包含在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中体现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以及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

2 绿色生态校园设计理念

绿色生态校园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基础上的,按照生态学原理,可持续发展要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展开,那么,构建生态型校园则需要建筑设计合理,降低建筑运营和管理过程中对于环境资源做造成的负担,促进校园环境与建筑设计的协调性。绿色建筑是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的,相比较于传统建筑,在材料的使用和建筑功能设计上,要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以使建筑投入使用后能够提供更为舒适的空间。绿色建筑是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的,传统建筑的建设和投入使用过程中,不仅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各种能源,而且还严重污染了自然生态环境、绿色生态校园建筑设计是节约型校园建筑设计,在校园规划中,要最大程度地降低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依赖,对于各项资源,包括水资源、能源以及材料等等,都要力求节约。

3 绿色生态校园内的建筑设计

3.1 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用地规划

对于这些校园构成元素,要合理布局,无论是地上空间,还是地下空间,都要合理利用起来,更要做到节约用地。学校土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提高利用率[5]。关于绿色生态校园的用地使用,有关部门作出了详细规定,要求建筑用地要发挥多中可利用加之,诸如学校教学楼和辅助用房、学校的行政办公用房等等所有的建筑用地,不仅要计算建筑本身所占有的用地范围,还要计算至台阶、坡道和散水外缘。通常建筑的用地面积的计量范围需要界定到路面、广场或者停车场的外缘。校园内除了建筑之外,还有道路、广场以及停车场等等,要发挥其生态效应,就要从安全、便利的角度出发,将车道设计细化,包括步行道、机动车道、消防车道要分开设计,不可以出现道路冲突。

3.2绿化景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校园中作为一个公共场所,吸引着大量的求学者,校园的环境设计开始更加关注师生对绿色的心理需求。目前较流行的植物建筑也可以应用到生态图书馆、生态教学楼的建设中。主要做法是利用绿色植物来做建筑的屋顶和墙面,使绿色的藤蔓爬满整个建筑,从图书馆、生态教学楼整体建筑上不但使学者有回归自然的感觉,还降低了能源的消耗,无论冬天、夏天,都能起到良好的保温、降温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绿色生态校园的教学用房设计

校园中的教学楼以及辅助用房是重点建筑,主要包括教学使用的普通教室、专用教室,还包括有公共教学用房以及辅助用房。在教学楼以及辅助用房中,适应教学空间需要,要将各种设备设施的官网布线都要设置在隔墙内,包括水、暖、气、电以及各种通信设备等等,都要根据教学使用空间做出调整。基于教学楼以及辅助用房的特殊使用功能,要求窗户的设计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到采光,窗玻璃要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不可以一味地从外观角度出发采用彩色玻璃。关于教学楼的外窗设计都要按照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包括采光、保温、遮阳,建筑的隔热、散热等等都要符合要求。教学楼的室内地面要采取防潮技术处理。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学校,教学楼的室内地面地面应采取保温措施。

3.4 学生生活区

绿色生态校园的学生生活区由宿舍楼、后勤管理中心、学校医院以及服务性建筑(如: 食堂、洗浴中心和水房等) 组成。在该区域可以开辟林间空地,设立绿地、花坛和围合性休息座椅,同时可设计供学生节假日聚会的公共空间。学生生活区的花草树木的选择应较为丰富,使生活区具有春夏秋冬的不同季相变化,为节假日聚会、交流的学生们提供难得的场所。该区人口密度大,公寓之间绿化应以长绿乔木树种为主。适当设置学生平时活动的场所,体现舒适、方便的人性化设计。目前学生宿舍每个房间均设置单独卫生间,每个宿舍楼设置集中自习室、阅览室、接待会客室、洗衣房等。

该区域建筑设计采用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包括楼宇综合布线装置、中央空调装置、恒压供水装置、多层建筑节水系统、电梯智能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闭路电视监控及周边防范系统、三表远传自动计量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智能节能用电系统等。这些子系统根据建筑单体的实际需要安装,使学生生活区域的生活、学习变得方便、节能而快捷。

3.5体育运动区

教育部提出阳光运动中“每天锻炼一小时”,对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现在学校体育活动区域一般面积较大,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可设置足球场、文体中心、篮球馆、篮球场、网球场、棒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灯光球场等。体育运动区四周可栽植高大的乔木,下层配植耐阴的花灌木,从而形成一定的绿化层次和密度。具有一定密度的绿化带形成的绿荫,一方面可以遮挡夏季直射的阳光和冬季寒风的侵袭,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噪声的扩散,减少体育活动时对周边学生宿舍或教学区的影响和干扰。

3.6人文关怀

校园生态建设是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设过程,不仅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建健康生态空间、维护自然环境,并且在建设过程中, 须体现高校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帮助读者树立崇尚生命,尊重他人的人生价值观,用和谐互动的生态理念处理各种矛盾关系。校园的人文关怀是在校园中营造人文氛围、倾注人文情怀、弘扬人文精神、创建和谐的环境,以人为本、尊重学者、理解学者、爱护学者,让高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本、和谐校园。

4 结论

校园是专属于教师和学生的空间,注入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绿色建筑观的角度设计建筑,并将创新科技引入其中,不仅可以满足校园本质安全,还可以降低建筑投入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陈晨.校园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前景与趋势[J].江西建材,2014,10(2):15,18.

[2]华任杰.浅谈绿色生态校园的建筑设计[J].房地产导刊,2015(12):108.

[3]宋剑林.论述绿色建筑设计案例分析及探讨[J].门窗,2012(5):138-139.

[4]陈晨.校园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前景与趋势[J].江西建材,2014(2):15,18.

论文作者:罗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绿色校园建筑设计论文_罗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