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庆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乔庄小学 6281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一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得到了广泛性开展,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意义以及实施途径展开讨论,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能够顺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1-033-01
新课程改革之后,通过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中的变化分析,可以清晰地注意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更加重视“知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们发现数学自身的趣味性和生活性的方式方法,能够使学生们更加自主的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存在,积极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更具生活性与娱乐性。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
1、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与好奇
一直以来,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不够热情,甚至对数学的学习出现逆反心里和厌学情绪,其主要原因是:数学对学生而言太脱离生活,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所以对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
这一弊端在新课程的改革后获得解决,在新课程的改革后,数学与生活处处紧密相连,通过丰富的数学题材,和形式多样的问题,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勾起学生们对与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这些改变都是因为新课程的改革,正符合小学生的好奇心里。依据新教材的规定,在小学的教学材料中,需要充分体现出数学在生活在无处不在,让学生们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数学知识生活化、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主要通过设计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摸索中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理解数学的本质与运用方式。所以学生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学校外,都可以通过探索和体验数学在生活中存在的形式。事实上,在数学的教学案例中,早已存在许多学生都起亲身验过的经历。日常生活中处处蕴涵深刻的数学理论,对日常问题的研究常常能够激发出新的思索和新的创意。因此,将生活问题设计成数学情景,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些兴趣,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
3、数学情境生活化、 能够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与思索
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在内容上以生活情景和设计情景为主,包含一系列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烈好奇心和探索心的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学生不仅感到熟悉,更能在好奇的状态下不断组织知识结构,从而使思维不断获得扩展,并且能够使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发现新的问题,产生可连续性的思索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符合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目的是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知识相互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生活知识,使知识与理论紧密结合。因为小学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处在发育成长阶段,所以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对生活中常见却不甚清楚的事物感兴趣,这就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使学生们产生主动探寻答案的动力,让学生们在好奇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寻找答案的娱乐中不断学习与成长。
1、数学教学生活化能提高学习主动性
因为小学生只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热情与积极性,所以引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才能使他们自主进行学习,并且学习的效果也很明显。反之,如果小学生进入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即便认真听教师讲课,其学习效率也不会很高。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往往在生活实践的讲课环境中,对相对复杂的知识,也能够很快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学生们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得到很好的释放,使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保持很高的程度。
2、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在学习抽象化的知识时,虽然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但是因为所掌握的知识点太过脱离实际,或者不能使学生将知识点与生活进行有效连接,所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并不牢固,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知识点就会被遗忘。
根据上述分析,数学教学生活化结合学生们对生活世界的认知,并且通过引导学生们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下寻找数学元素,发现数学知识点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感悟,深刻理解知识点的本质意义,同时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正确运用。同时数学新课标非常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积累与知识运用为考虑,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
3、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助于数学素质的培养
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开拓精神。学生通过数学思维的培 养,学会用数学的角度看待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是现代社会人才需要具备的数学素质。
4、设计符合学生知识特点的数学问题
在创设数学问题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来设计,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以灵活的掌握和运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小学数学也发生了很大的改进,有效的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教学融合在一起,不仅满足了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也极大的提高了数学成绩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使生活化教学模式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在未来教学中,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从小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为其日后在学习中的进步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熊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2015(12)10-11.
论文作者:刘国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数学论文; 生活化论文; 学生论文; 学生们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知识论文; 小学生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