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视角论文

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视角

万丽萍

(成都师范学院 教务处,四川 成都)

摘 要: 教育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命运、家庭的希望,从长远来看更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荣辱。中国的教 育长期以来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幸的是有识之士们一直在为中国的教育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与改革,目前也迎来了些许光明。本文试图在现有的成就基础上通过社会学视角分析当前中国教育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 教育问题;教师来源;人才评价;独生子女;教师待遇

中国在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创伤后,认识到国家教育的重要性,便真正走上了教育兴国之路。在目前教育愈加重视的时代,仿佛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的小孩儿从小就要穿梭于各种培训班以提升竞争力,高考则更是受到空前的关注,一考定终身。但是,这些做法真的起到了对教育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吗?

一 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虽然大家都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但是读书无用却愈演愈烈。公众对大学生就业以及对大学毕业生工资低的担忧,同时伴随着农村地区和部分城镇地区辍学率逐年攀升,更是让普通大众坚信读书无用。

例句:The idea has been around for ages without catching on.

2.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农村和贫困地区优质教师资源的不足。伴随着我国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使得师生比例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表面上农村学生可以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实际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部分农村低收入家庭的负担,增加其就学的成本,间接导致农村辍学率升高,将这部分家庭的学生排除在优质教育资源之外[1]

3.城乡教育差距明显,就高考来讲,来自农村的学生考高分的几率极低,并且在每年的弃考人中,农村学子占到约八成。就教师来讲,优质的教师被城镇挖走,向农村输送的教师资源也远远不如城镇教师,再加上农村教师的工资普遍低于城镇教师的工资,教师更不愿意到农村教书[2]

1.社会的价值导向没有真正转向教育。价值导向是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3]。当今普通大众乃至广大学生的心目中明星身上耀眼的光环:他们的薪资、他们的着装、他们的一切仿佛都为大家所羡慕,同时明星的收入直接盖过了教育和科技工作者的待遇。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述,一个人的劳动价格应该和他所做出来的社会经济价值相对应。

2.重视教育政策的改进,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的差距。2016.7.1 国务院发文,国发〔2016〕40 号文件《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政府的这一动作着实令人欣慰,志在缓解乡村教育资源的紧缺现象,提升教育质量。从教育投资、教师选拔、教师待遇等各方面着手缓解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措施,从实际行动上为缩小差距提供保障。

二 当前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学生和教师都受制于应试教育,将绝大多数时间花费在应付考试之上,使得学生错过了学习更多更有益的知识的机会。学生被书本知识、教室、考试所束缚,缺乏足够的思想自由与活力,在这样的环境中较难发现并培养出学生的兴趣。

5.三十年独生子女政策所带来的问题。独生子女政策对教育资源不公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独生子女普遍化的情况下,独生子女父母表现出来的全部希望心理和紧张心理,将父母的全部希望都落在唯一的孩子身上,都希望让自己的独子或独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必然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凸显,使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4]

4.教师待遇普遍不高,高学历的人不愿意从教。《2018 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显示,教育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处于全社会19 个行业的第7 位,2013 年排名在14 位,相比提升了7 个位次。然而在邻国日本,教育行业的平均工资处于第3 位。工资排名高于教育行业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知识密集型的高智力行业,而同属高知识、高智力的教育行业,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然而其工资却排在这些行业之后,这说明教师工资难有吸引力。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2013年以及2015年的微观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教育收益率进行实证检验,分析高校扩招政策对城乡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影响以及对城乡居民带来的收入阶层分化效应。模糊断点回归结果显示:

总之,文山州农村地区因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传播工具和交通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居民较少有机会接受无偿献血知识方面的宣传,所以对无偿献血认识不足。只有加大农村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对农村进行宣传,重点普及血液生理知识和无偿献血优惠政策,以提高无偿献血知晓率,破除旧思想、转变新观念、消除献血染病等顾虑,才能提高农民无偿献血的积极性,壮大农民无偿献血队伍,全面协调地推动文山州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

3.基础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无法从根本上实现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地基,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地位异常重要。一方面从基础教育纵向比较,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师资选拔却呈现逐级递增的趋势。另一方面从基础教育横向比较,师资的分布不平衡情况也普遍存在,主要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淄博作为我国五大陶瓷主产区之一,基础雄厚。作为传统行业,陶瓷为淄博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也逐步发展成淄博的城市名片,而不可否认的是,在过去的很多年中,粗放式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市场发展,比如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到仓储运输、订单处理,再到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基础薄弱,组织化程度、分工协作水平不高,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2.人才评价标准的不合理。一方面以学习成绩和学历高低作为衡量标准,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不利于培养出杰出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将成功简单地归结为收入的多少,这种观念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明显,使得这部分地区的“读书无用论”的观念更是浓厚。

三 解决问题的对策

1.重视社会价值导向的正确引导。社会价值导向对人们的价值观起着影响和制约的作用,人们生活的社会和群体直接主导着价值观的内容、性质和形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濡染和教化的作用。社会宣扬的正能量、提倡的正确导向,通过社会舆论、学校教育、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等形式调整和校正,使之朝向对社会更有益的方面发展[5]

5.教育技术使用太过频繁。在咱们小学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中穿插着诸多的讲课技巧,教育技术的使用则更是频繁,这些使得学生的思维固化,不能更好地进行发散思维。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学生应该在课堂学到相关的知识,教师应该做的是从课程的吸引力入手,而不仅仅是从教育技术着手。

3.继续加大教师工资在教育投入中的比例,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职业真正成为被社会所重视的职业,让更多有学识的优秀的人才愿意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是基础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工资使之在社会的众多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为教师设立教师奖励基金,为农村教师提供进修奖学金、住房贷款和租房服务等保障措施。

4.在二孩政策的实施的基础上,政府应该适时地制定保障措施,以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基础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在当前公众对教育质量要求已经提高的基础上,政府应该更多地组建重构优质教育资源为适应即将到来的教育需求。

5.转变家长式的教育方式,形成以学生需求为主导的教育形式。教育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学校教育的关键是对学生起引导作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和健康发展,发现学生的专长与特长。

(1)当地政府宏观调控,避免恶性竞争。随着健身俱乐部数量的增加,政府的相关单位应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做到资源布局的合理化,引导各俱乐部向多项目、多渠道方向健康发展。同时,为了发展体育产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俱乐部要为健身锻炼者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是吸引会员的一个重要因素。[1]

表1 近五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行业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单位:元)

四 结语

总之,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非教育本身的问题,要改变教育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坚定不移地为着中国教育的发展进行科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重视“撤点并校”的负面影响[N].光明日报.2015-05-24(8).

[2] 杨于泽.农村教育不应是中国教育短板[N].长江日报,2016-06-24(007).

[3] 史传林.试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价值导向[J].学术交流,2003(08):120-124.

[4] 风笑天. 独生子女政策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J]. 探索与争鸣,2003(03):38-39+44.

[5] 杨东平.变革的力量——寻找中国教育改革的动力[J].教育现代化,2015(02):9-10.

本文引用格式: 万丽萍.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9,6(58):63-6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8.031

作者简介: 万丽萍(1985-),女,汉族,四川眉山,硕士,成都师范学院教务处,实习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公共管理和产业经济学。

标签:;  ;  ;  ;  ;  ;  

中国教育改革的社会视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