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异丙酚与利多卡因复合应用在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探究论文_闫振宇

(礼泉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 陕西咸阳 713200)

摘要:目的 分析氯胺酮异丙酚与利多卡因复合应用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将2016/3-2017/9间收治的7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以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分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使用氯胺酮进行麻醉,治疗组则使用氯胺酮、异丙酚与利多卡因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手术过程中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麻醉前两组HR、MAP值没有明显区别(P>0.05);麻醉后术中HR、MAP值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 在小儿手术中应用氯胺酮、异丙酚、利多卡因进行复合麻醉作用显著,可改善患儿HR、MAP,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氯胺酮;异丙酚;利多卡因;小儿手术麻醉

儿童的耐受能力比较差,在接受手术时一般都需要给予全身麻醉,而有效的麻醉能改善镇痛效果,缩短手术后患儿苏醒的时间。所以,麻醉药应该选择诱导快速、镇痛效果好、苏醒快以及不良反应少的,并且尽可能对呼吸及心血管系统带来的干扰比较小[1]。临床研究证明,氯胺酮镇痛效果较强,对呼吸、循环系统等影响比较小,但在手术时间和用药量的增加中很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适合低剂量使用,异丙酚是全身麻醉的常用药,但注射处会有明显疼痛感[2]。但以上两种药物和利多卡因联合使用则能大大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因此,为了探究氯胺酮异丙酚与利多卡因复合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效果,本文对其展开了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6/3-2017/9间收治的7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本组的研究对象,男患儿共有43例,女患儿共有35例,年龄范围在1~14岁间,体重范围在7~45kg间。手术类型中,阑尾切除术共22例,疝气修补术共32例,斜视矫正术共13例,扁桃体切除术共11例。以数字随机分配方式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未发现其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儿在手术前6h内均禁饮禁食,在手术之前30min给予苯巴比妥钠1.5mg?kg-1和阿托品0.01mg?kg-1进行肌肉注射。对照组使用氯胺酮(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54)进行静滴麻醉,以100mg为基础,按患儿手术类型调整使用剂量,在手术结束的钱10min开始减少剂量,在手术结束之后5min停止给药。治疗组则使用氯胺酮(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异丙酚(山东淮坊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3744)60mg、利多卡因(山东圣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986)40mg联合的复合麻醉方法,采取静脉输注,速度调整在0.4ml/(kg?h)左右,并观察患儿麻醉及术中反应,一旦有异常及时停止输注。

1.3观察指标

借助多功能检测仪对患儿术前、术中的HR及MAP等指标进行监测,统计两组手术后因麻醉引发的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HR、MAP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形式表达,t检验,不良反应率用率(%)表达,χ2检验,由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P<0.05为两组间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麻醉前后的HR、MAP值

麻醉前两组HR、MAP值没有明显区别(P>0.05);麻醉后术中HR、MAP值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表1)。

3.讨论

儿童因各个组织器官还未能发育成熟,其机体抵抗力和耐受能力比较弱,而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儿在手术时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应激,具有较高风险性[3]。所以,为了加强患儿的手术配合度,在术中选择恰当的麻醉要进行镇痛十分重要。氯胺酮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全麻药,具有镇痛镇静效果显著和无明显毒副反应等优势,常在小儿手术中应用。但在加大剂量时,会增加儿茶酚胺释放量,使患儿产生不良反应,所以临床多与其他的麻药联合使用,以防单独使用容易发生的血压升高、躁动以及严重精神反应等情况出现[4]。异丙酚是一种能在血脑屏障中顺利穿过的麻醉药物,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起效快,术后苏醒快。对氯胺酮使用所引发的不良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该药可减少潮气量,抑制通气反应,使周围血管发生扩张及降低血压,镇痛效果欠佳。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麻药,该药使用时注射处不会有明显疼痛感,且能够对应激反应进行有效抑制,和氯胺酮异丙酚复合使用能够扬长避短,提高氯胺酮异丙酚的麻醉效果,使不良反应大大减少的同时还能稳定患儿的生命体征,从而加大手术安全性[5]。

本组对照组使用氯胺酮进行麻醉,治疗组则使用氯胺酮、异丙酚与利多卡因复合麻醉,从结果可知,麻醉后术中HR、MAP值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组比对照组少(P<0.05)。可以证明在小儿手术中应用氯胺酮、异丙酚、利多卡因三种药物进行复合麻醉的作用十分,可改善患儿HR、MAP,提高镇痛效果,加快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对该方法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静.异丙酚与氯胺酮复合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74-75.

[2]原忠伟.小儿手术麻醉中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8):135-136.

[3]王鹏程.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小儿麻醉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7,29(10):211-212.

[4]张梦来.应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为小儿进行手术麻醉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2):8-9.

[5]赵亚兵,杨杰,邓小英.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8):165.

论文作者:闫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  ;  ;  ;  ;  ;  ;  ;  

氯胺酮异丙酚与利多卡因复合应用在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探究论文_闫振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