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疾病检验中CRP、血常规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贾乐轩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湖南省益阳市 413000

【摘 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儿科疾病检验中CRP、血常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附属医院儿科疾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全部对象进行CRP和血常规检验。比较分析两组对象的检验效果。结果:经检验后,观察组CRP升高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血常规检验中,? 级、?? 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疾病中应用CRP和血常规检验之后,能够获得显著的检验效果,且能明显提升儿科疾病的诊断效率,并为其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儿科疾病;CRP;血常规;检验;应用效果

在临床上,儿科疾病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具有相对较多疾病类型,一般以呼吸困难、贫血、心律不齐以及肺部炎症等最为常见,因此对患儿的健康成长以及正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1】。目前在治疗儿科疾病的过程中,尚未寻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且一些常规治疗方法尽管能够对患儿的各种症状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缺乏理想的长期疗效【2】。同时由于在治疗患儿的过程中,检验方法缺乏一定的理想效果,这就使得患儿不能达到较高的预后质量。而近些年,在儿科疾病检验中,CRP和血常规检验获得了极大的推广应用,且检验效果十分显著。CRP是一种蛋白质,当外界环境对机体产生刺激作用时,肝脏自身就能合成CRP,所以可用于监测患儿的感染情况。同时再加上血常规检验,则能获得更高的临床确诊率【3】。因此本文对儿科疾病中CRP、血常规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附属医院儿科疾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3.1-8.7岁,平均年龄为(5.3±1.8)岁。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为3.2-8.9岁,平均年龄为(6.1±2.7)岁。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CRP和血常规检验,具体方法为:全部对象于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2mL,并将采集的血液样本注入EDTAK2抗凝管中进行充分混匀,以备血常规检验使用。将2mL全血使用毛细血管精确吸取出来,然后注入金标液中,均匀混合后以备CRP检验。CRP浓度检验采用免疫比浊法,检验仪器为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等,按照检验具体内容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且要严格按照有关操作标准进行试验操作。检验试剂为超敏-C反应蛋白试剂,产自INVIROGEN公司。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对象的检验效果。白细胞计数:患儿为28d-2岁,则白细胞计数>10,即为WBC升高,为阳性:CRP>10mg/L时为阳性结果。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进行处理。在处理数据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检验后,观察组患儿CRP升高50例,且升高率为100.0%,对照组儿童CRP升高4例,升高率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常规检验中,? 级22例(44.0)、?? 级25例(50.0),明显多于对照组 ? 级2例(4.0)、?? 级3例(6.0),且组间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CRP、血常规检验结果对比[例(%)]

3.讨论

由于儿科疾病是一类常见的临床疾病,且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很多患儿在发病之后都表现出十分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方法积极对患儿进行治疗,则可能导致患儿其他疾病被诱发,从而对其生命安全产生非常严重的威胁。目前针对儿科疾病的治疗,仍然缺乏较为理想的方法,且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常规治疗方法尽管能对患儿的症状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较好的长期疗效【4】。同时由于儿科疾病检测指标缺乏一定的理想性,因而很多患儿缺乏较为理想的预后效果和质量。在临床上,CRP是一种急性指标,同时也是常用的指标之一,其能将机体非感染或者各种感染性炎症情况有效的反应出来,且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因此是一种非特异性指标,可检验全身性炎症【5】。通常人体肝脏可自行合成CRP,且健康人体中具有较低的CRP含量,而当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者感染炎症时,则其CRP含量急剧增高,且通常在发病后12h内,就能将CRP检测到。而CRP含量在发病后24h-48h时会达到最大值,且随着病情的加重,患儿体内CRP含量也会不断增高【6】。

本文的研究中,经检验后,观察组患儿CRP升高50例,且升高率为100.0%,对照组儿童CRP升高4例,升高率为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常规检验中,? 级22例(44.0)、?? 级25例(50.0),明显多于对照组? 级2例(4.0)、?? 级3例(6.0),且组间对比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看出,在儿科疾病中,CRP和血常规检验的敏感性均相对较高,且检验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儿科疾病中应用CRP和血常规检验之后,能够获得显著的检验效果,且能明显提升儿科疾病的诊断效率,并为其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叶静.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热带医学杂志,2016,12:1527-1529.

[2]黄婷婷,周志健,陈林强,梁广铁.CRP、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02:276-277.

[3]李香云.CRP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08:955-956.

[4]张勇.CRP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疾病中的检验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2:5166-5167.

[5]尹保杰.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0:48-49.

[6]李谋喜.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07:54.

论文作者:贾乐轩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  ;  ;  ;  ;  ;  ;  ;  

儿科疾病检验中CRP、血常规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贾乐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