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论文_吴勇辉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论文_吴勇辉

吴勇辉

摘要: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创新型人才水平和数量的竞争,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明确提出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的要求。因此,针对当前我国高中生写作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的状况,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展开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在综合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生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较为成熟和科学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写作教学;创造性思维;学生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

一、引导学生用“直觉”创造“形象”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直觉在相当程度上不是经过周密细致的思索后所反映出来的感觉,直觉是一种非逻辑性、非理性的“本能”的反映,直觉能创造出生动、形象、富有生命的魅力艺术品。

听觉和视觉是构成直觉的主要方法。因为视觉所察觉到的形象和听闻所耳闻的音响效果与作文时的思维特别接近,这中间不需要“桥梁”过渡。学生在作文时,根据自己的直觉经验,通过头脑对形象的演化,使形象表现为一种文字的排列。

所以,学生在作文前,教师不要灌输过多的写作知识,不要让学生按规定的套路写“八股文”,影响学生产生直觉,而应让学生写自己的第一感触、第一想法、第一体验,流露自己感性化的情感。那么这时作文就是学生自己内心的表露,就是自己直觉的反映。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是有形象的作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启发学生用“联想”创造“情感”

所谓联想是根据事物互相联系这一客观规律,由当前感知的事物而回想或推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认识活动过程。联想产生时,意味着思维已经直接进入意识之中,这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意识,往往会唤醒沉睡在人的记忆角落中的一些东西,于是,兴奋、激动、超脱、坦然、萦怀各种情感纷至沓来。这时候人所产生的各种想法经直觉所产生的想法稳定得多,并将这些想法储存到头脑中,在以后的类似机会中新的“储存”又会产生更新的联想。而联想既不受时间的限制,又不受空间的限制。从时间上说,可以“思接千载”、“观古今于须臾”;从空间上说,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抚四海于一瞬”。学生在作文时,只有经过一个“收视反听”、“寂然凝虑”的联想和创作过程,才能达到“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这样,经过教师的启发,学生能够寻找事物之间各种可能性的联系和差别,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会有真情实感。

三、引领学生用“想象”创造“意境”

想象也是心灵的一种能力,是心灵在有意识的和清醒的状态下产生或再现多种现象的能力。想象区别于联想的最大特征就在于想象带有更大的创造性。它不被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所束缚,可以从事物的整体,不论是肯定还是否定,产生更多的创造意识。

想象的天地是很广阔的。不管是从旧的内容到新的形式,还是从旧的主题到新的概念,都意味着重新加工、重新整理、重新创造。因此,想象力来自那种使旧的内容重新复活的需要。

学生在作文时的想象是对事物形象的想象,是视觉化、听觉化的,但是我们最终要求学生的却是文字的表达。这样,就需要学生能将事物的形象转化为文字。换言之,就是将视觉和听觉转化为文字排列,这样的思维产物是不需要殚精竭虑,也不需要做逻辑梳理的。

作文时让学生进行想象,有利于学生自觉挖掘主题,触发思维,并赋予表达以新形式。当学生想象的结果比“历史态”的形象更能达到自我满足时,便会产生写作冲动,积极地创造写作的意境。在这种状态下写出来的文章,应该是最有生活气息和感情色彩的文章。

总之,作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思维过程。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能力强了,作文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但是这是一个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只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作文实践,学生作文的能力是会提高的。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在作文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013CZXX078。

作者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岳纸学校

邮政编码:414000

论文作者:吴勇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1

标签:;  ;  ;  ;  ;  ;  ;  ;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论文_吴勇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