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疑问语气词“人”的形成与发展_董解元西厢记论文

论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气词论文,疑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吗,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是现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它的用法可以概括为二:1.用于是非问句末尾;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这在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里有过充分的描述,兹不赘。可是,对于它在汉语历史中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至今还没有弄得很清楚。前辈学者对此曾作过一些探讨,提出过一些推断,这在几十年来,几乎成为定论。这些论断主要有两点:

其一,认为“吗”是直接由语气词“么”演变过来的。“么”是“吗”的较古形式。起初念mua,后来由于韵头失落变为ma,于是采用了“吗”字[1]。

其二,认为疑问语气词“吗”始见于《红楼梦》。王力先生说:“‘吗’字作为疑问语气词,是非常后起的。”就是这一见解的最具代表性的概括[2]。潘允中先生在《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十二章第四节中说:“它作疑问语气词比较晚出,现在已经发现的用例是成书于18世纪的《红楼梦》。”日本学者太田辰夫先生在《中国语历史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助词”一节中也说:“‘吗’字使用是在清代。”他所举的两个例子均出自《红楼梦》。

诸如这些问题,如果不作一番较比深入的研究,是很难说清楚的。本文试图就疑问语气词“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作些探讨,就正于从事汉语史研究的同仁。

(二)

前辈学者指出,疑问语气词“吗”是由语气词“么”演变而来的。因此,要弄清楚“吗”的来源,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疑问语气词“么”。本文打算通过对韵文用韵的考察先来认识疑问语气词“么”,然后进而探寻语气词“吗”。

(1)树叶初成鸟护窠,石榴花里笑声多。众中遗却金钗子,拾得从他要赎么?(王建《宫词一百首》之六三)王建是唐代大历十年(776)进士,生活在中晚唐之间。这首诗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疑问语气词“么”的较早用例。么,作为细小义,本属“戈”韵上声字,见于《广韵》。借用为语气词时,可能读得平一些短一些,故能与平声字相押为韵。

(2)买得足云地,新栽药数窠。峰头盘一径,原下注双河。春寺闲眠久,晴台独上多。南斋宿雨后,仍许重来么?(贾岛《王侍御南原庄》诗)

(3)为报颜公识我么?我心唯只与天和。眼前俗物关情少,醉后青山入意多。田子莫嫌弹铗恨,甯生休唱饭牛歌。圣朝若为苍生计,也合公车到薜萝。(姚若杰《报颜标》诗)

(4)万卷图书千户贵,十洲烟景四时和。花心露洗猩猩血,水面风吹瑟瑟罗。庄叟静眠清梦永,客儿芳意小诗多。天麟不触人间网,拟把公卿换得么?(殷文圭《题吴中陆龟蒙山斋》诗)

(5)忽听新蝉发,客情其奈何。西风起槐柳,故国阻烟波。垅笛悲犹少,巴猿恨未多。不知陶靖节,还动此心么?(李中《听蝉寄朐山孙明府》诗)

(6)边郡荒凉悲且歌,故国迢递隔烟波。琴声背俗终如是,剑器冲星又若何。朝客渐通书信少,钓舟频引梦魂多。北山更有移文者,白首无尘归去么?(刘兼《登郡楼书怀》诗)

(7)余亦如君也,诗魔不敢魔。一餐兼午睡,万事不如他。雨阵冲溪月,蛛丝罥砌莎。近知山果熟,还拟寄来么?(贯休《寄赤松舒道士二首》之二)

(8)归林兴若何,朱绂尽还他。自有园林阔,谁争山水多。村烟晴莽苍,僧磬晚嵯峨。野醉题招隐,相思可寄么?(齐己《寄吴都沈员外彬》诗)

(9)十年消息断,空使梦烟萝。嵩山几时下,洞庭何日过。瓶干离涧久,衲坏卧云多。意欲相留住,游方肯舍么?(修睦《喜僧友到》诗)

(10)因携琴剑下烟萝,何幸今朝喜暂过。貌相本来犹自可,针医偏更效无多。僧经已读三千卷,古法曾持十二科。些小道功犹不信,金阶舍手试看么?(吕岩《七言诗》)

(11)欲趁寒梅趁得么?雪中偷眼望阳和。阳和若不先留意,这个柔条争奈何。(成文幹《杨柳枝》诗)例(11)见童养年辑录《全唐诗续补遗》卷十五。中华书局收入《全唐诗外编》。

(12)试问于谁分最多,便随人意转横波,缕金衣上小双鹅。醉后爱称娇姐姐,夜来留得好哥哥,不知情事长久么?(孙光宪《浣溪沙》词)孙光宪生活于唐末至北宋,卒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此词收入《全唐诗》卷八九七。

(13)东邻有女,相料实难过。罗衣掩袂,行步逶迤。逢人问语羞无力,态娇多。锦衣公子见,垂鞭立马,肠断知么?(《凤云归·闺怨》)

(14)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当年姊妹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子细思量着,淡薄知闻解好么?(《抛球乐》)

(15)张眉努目喧破锣,牵翁及母怕你么?皆不出离三界坡,将为此苦胜蜜多。那罗逻何,舍此恶法须舍□。(释定惠《释昙颂·流俗释昙章》)

例(13)至(15),是敦煌曲子词的用例,均见任二北《敦煌曲校录》(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

从上面的用例中可以看出,从唐代王建到敦煌曲子词的用韵,疑问语气词“么”与“窠”、“多”、“河”、“和”、“何”、“歌”、“哥”、“萝”、“锣”、“波”、“魔”、“他”、“莎”、“峨”、“鹅”、“过”(平声)、“科”、“迤”、“坡”等字押韵,这些字都属于“歌、戈”韵韵图的果摄。

“么”押入“歌戈”韵系这种情况,韵文中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清,下面略举例以明之。

(16)年少支离奈命何,悲秋怀旧苦吟多。龙泉有气终难掩,荆王无暇岂惮磨。会偶良工收杞梓,莫将闲梦挂烟萝。他年得路抟风去,肯念今朝煦沫么?(宋·徐铉《和徐秘书》诗)

(17)天下事,不如意十常八九,无奈何。论兵忍事,对客称好,面皱如。广武噫嘻,东陵反复,欢乐少兮哀怨多。休眉锁。问朱颜去也,还更来么?(宋·刘辰翁《大圣乐·伤春》词)

以上二例是宋人诗词。

(18)[滚绣球]这篇诗是仙坛求登甲科,你知得这诗意么?你不能把小诗中玄机点破,却不提着紫霜毫判断山河。你知道荣华如水上沤,功名如石上火。恨不得向这讲堂中把面皮抢破,我与你拂尘俗将圣手摩娑。你被岁华淘渲得红颜少,世事培埋得白发多,即渐消磨。(元·范康《竹叶舟》四折)

(19)[夜雨打梧桐]盼雕鞍你何日归来和我,渺关河淡烟横抹。虽咱青春伤大,幽恨偏多。听青青子儿谁唱歌,略约依门睃,翠闪了双蛾。抬头望来,兀自你凤钗微軃。甚情呵,夏日长犹可,冬宵短得么?(明·汤显祖《邯郸记》十八出)

(20)[前腔]添来珠翠多,你天然娇倩,浓淡都和。东风一夜催相作,台前增得这评度。只恁眉山,知的样么?(清·钱惟乔《鹦鹉媒》三十出)

前腔,是指用前面一支曲子的曲调,不重出曲调名。这里指“大迓鼓”调。

从高本汉的《中国音韵学研究》起,研究《切韵》《广韵》的学者,他们对果摄韵母的构拟,主要元音几乎都是[a]。到了元代,原来果摄字的音读已经发生了变化。陆志韦先生在《释〈中原音韵〉》[3]一文中,拟“歌戈”韵为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把这个兴起于唐代、音读在果摄的疑问语气词“么”,称之为“么[,1]”。它的出现与使用,代表了疑问语气词“么”的一个历史时期。

“么[,1]”不只用“么”这一形体来表示,也用“磨”、“摩”、“末”来表示。例如:

(21)借物莫教索,用了送还他。损失酬高价,求嗔得也磨?(唐·王梵志诗)

(22)白日欢情少,黄昏愁转多。不知君意里,还解忆人摩?(唐·无名氏《晚秋》诗)例(22)见王重民辑录《敦煌唐人诗集残卷》。中华书局收入《全唐诗外编》。

(23)[柳叶儿]你肌骨似美人般软弱,与刀后怎生抡摩?力气又无些个,与疋马看怎乘坐。春笋般指头儿十个,与张弓怎发金凿;看你人品儿矬,与副甲怎地披着。(《董解元西厢记》卷二)

(24)交我做南京府尹,这衙里有酒末?(元·高文秀《遇上皇》三折)

例(24)是句宾白,出徐沁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1980)本。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本“末”作“么”。

由此可见,疑问语气词“么[,1]”,其在口语中使用,往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初唐时代,往下一直到明清时期。“磨”、“摩”、“么”、“末”,都是“么[,1]”的不同文字表示形式,分别用来表达同一个疑问语气。它们跟后来的“吗”是两回事。

(三)

从北宋伊始,“么”在韵文里又与《广韵》“麻”韵字相押。

(25)风炉煮茶。霜刀剖瓜。暗香微透窗纱。是池中藕花。高枕髻鸦。浓妆脸霞。玉尖弹动琵琶。问香醪饮么?(宋·米芾《醉太平》词)

米芾生活在宋仁宗皇祐年间至宋徽宗大观年间。他这篇词里的韵脚用字除“么”字之外,全都见于《广韵》或《集韵》的“麻”韵。对于这种情形,我们只能作一种解释,即“么”的主要元音应当与“麻”韵的“茶”、“瓜”、“纱”、“花”、“鸦”、“霞”、“琶”等字的主要元音相一致。因此,这一个疑问语气词“么”与我们前面所讲到的“么[,1]”有着完全不同的音读,所以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因此,我们把这个音读的疑问语气词“么”称之为“么[,2]”。

(26)簟铺湘竹帐垂纱。醉眠些。梦天涯。一枕惊回,水底沸鸣蛙。借问喧天成鼓吹,良自苦,为官哪。 心空喧静不争多。病维摩。意云何。扫地烧香,且看散天花。斜日绿阴枝上噪,还又问,是蝉么?(宋·辛弃疾《江神子·闻蝉蛙戏作》词)辛词的下阙“多”、“摩”、“何”为韵;“花”、“么”与上阙叶韵。

(27)[赏花时]恰正张生闷转加,蓦地红娘欢喜煞,叉手奉迎他。连忙陪笑道:“姐坐来么”?红娘道:“夫人使来,怎敢。相国夫人教邀足下,是必休教推避咱。多谢解元呵。”张生道“依命,我有分见那冤家。”(《董解元西厢记》卷三)

(28)[出队子]咫尺抵天涯,病成也都为他,几时到今晚见伊呵。业相的日头儿不转角,敢把愁人刁虐杀。 假热脸儿常钦定,把人心不鉴察。邓将军你敢早行么?咱供养不曾亏了半恰,可惜了俺从前香共花。(《董解元西厢记》卷四)到了元代,北方语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入声的韵尾逐渐消失,按元音性质重新聚合,元曲里更是派入三声。此曲中的入声字“杀”、“察”,便与平声字能通押。“么”在前引这两支曲子里,也读入来自《广韵》“麻”韵系的“家麻”韵(入声字是另一种演变)。

(29)[游四门]可怜身死野人家,二罪尽俱发。元戎你做取当今驾,把妃子肯饶么?呵,不妨野鹿走交加。(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明皇哀告陈玄礼》)

(30)[幺篇]鸳帏咫尺黄昏也,陡断怀中不见他。猛撮上心来,则你道疼么?兰魂蕙魄,愿早向皇宫托化;又无甚六亲,又无甚根芽。(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明皇告代杨妃死》)

以上是诸宫调的用例。

(31)[脱布衫]不索你阶直下絮絮答答。门儿外唱叫呀呀。我问你、罗帏里书生有么?哎,你草庵中道童休唬。(元·无名氏《鸳鸯被》二折)

(32)[剔银灯]旧主顾先生好么?新女婿郎君煞惊唬。那翰林学士行无多话。则这白侍郎正是我生死的冤家。从头认,都不差。可怎生装聋作哑。(元·马致远《青衫泪》四折)

(33)[快活三]可不说钟子期访伯牙。倒问我灵照女透丹霞。他问我、从古的思凡仙女有来么?则教我半晌家难回话。(元·石子章《竹坞听琴》二折)

(34)[牧羊关]你休着你爷心困,莫不是眼花,他莫不是共街坊妇女每行踏?这言语是实么?你休说谎咱。也不索一条粗铁索,也不索两面死囚枷。不索向清耿耿的官中告,放心波,我与你便碜可可的亲自杀。(元·郑廷玉《忍字记》二折)

(35)[鹊踏枝]我归去也折一朵大开花,明日个蚤还家。单注着买卖和合,出入通达。猛听得叫一声:“这花有主么?”哎,天也,恰便似个追人魂黑脸那吒。(元·无名氏《盆儿鬼》一折)

(36)[醉太平]蹉跎,光阴易谢。纵归来已晚,归计无暇。名牵利锁,奔走在海角天涯。知么?多应我老死在京华,孝情事一笔都勾罢。(元·高明《琵琶记》三十出)例出钱南扬《元本琵琶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曲文中的“谢”字,《中原音韵》属“车遮”韵。在元曲中,“家麻”、“车遮”两韵可以通押,不为出律。以上是元人杂剧的几个用例。

(37)[胡十八]云外塔,日边霞。桥上客,树上鸦。山亭水阁日西斜。哎,老子,醉么?宜阆苑泛浮槎。(元·马致远《新水令·题西湖》套数)

(38)褪咱,咱,拟不定真和假。韩香刚待探手拿,小胆儿还惊怕。柳外风前,花间月下,断肠人敢道么?演撒,演撒,告一句知心话。(元·周文质《朝天子》小令)

(39)庞儿俊,更喜恰,堪咏又堪夸。得空便处风流话,没人处再敢么?救苦难俏冤家,有吴道子应难画他。(元·杨朝英《梧叶儿·戏贾观音奴》小令)

(40)堪描堪画,鬓绾乌鸦脸衬霞。灯儿直下,揪住了么?可喜的我儿,说一句真心话。(元·无名氏《题情》小令)

(41)小冤家,一天月色满庭花。不惚宽云雨些儿罢。早归去孩儿,其实来我共他,湖山下,说两句知心话。今宵去后,明夜来么?(元·无名氏《殿前欢》小令)

(42)哭啼啼自咒骂,知他是忆念人么?蓦闻船上抚琴声,遣苏卿无语嗟呀。分明认得双解元,出兰舟绣鞋忙屧,乍相逢欲诉别离话。恶恨酒醉冯魁,惊梦沓无涯。(元·无名氏《月照庭》小令)

以上是元散曲的用例,均见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一书。

(43)[天下乐]风动柴门客到家,潇潇疏雨打梨花。残灯剔尽无聊赖,盼不归时悬望他。

[步步娇]莫不是寄 在谁门下,莫不是友朋们相攀话;莫不是醉倒么?莫不是与人相争,有些牵挂。(明·范受益《寻亲记》八出)例(43)将两支曲子同时引出,为的是让用例文意完整,也可以使“么”的音读更易于辨别。

(44)[懒画眉]日照旌旗动龙蛇,戈戟森森四面遮,军营肃整尽无。[内响鼓介]忽听鼓振辕门响,可是军中号令么?(明·沈采《千金记》二五出)

(45)[扑灯蛾]糊涂凤尾笺,冷淡鲛绡帕。鱼雁无人寄,平地怎生入马也。玉容何处,盼香阁远似天涯。空交人泪珠沾洒。伊知么?伊还知道泪还加。(明·陆采《明珠记》十出)“伊知么”,是诘问语气。“伊还知道”,还,设辞,同“若”。

(46)[太师引]送新诗不是轻勾搭,俊秋波曾经看么?为甚的没些音耗,好教人闷煞情芽。云心水性情分寡,怎供出梦蝶寻花。还疑讶,敢是诗词未佳,鸳鸯薄须别有缘法。(明·叶宪祖《鸾鎞记》十八出)

(47)[前腔][生背介]嗟呀,教我悬望巴巴。这时节还不见兄归,嫂嫂,且消停杯斝。天气炎蒸,[欲走介]向门外临风潇洒。[小旦扯介]叔叔且住。[背介]事到如今,机关用尽,怎肯轻轻撇下。[笑介]叔叔,且同消夏,怎生忒不撑达。[生]只为奔驰劳顿,心慵意懒,好难禁架。[小旦斟酒先饮半杯对生介]叔叔,此意你知么?伊休诈,把这杯残酒饮干咱。(明·沈璟《义侠记》八出)以上是明代传奇的用例。

例(25)至例(47),我们引用了宋代米芾、辛弃疾的词,宋元诸宫调,元代杂剧、散曲及明代传奇的用例,试图表明一个意思,用来与“家麻”韵相押的“么[,2]”所表示的是一个新兴的疑问语气词,音读为[ma]。我们认为,么[,1]和么[,2]有着完全不同的音读,它们是不同时代的两个疑问语气词。

我们这么说,就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么”作为一个疑问语气词,根据韵文资料的反映,从唐代开始,以《广韵》“歌、戈”韵系的音读演变为元代《中原音韵》的“歌戈”韵音读,“么[,1]”随着这个音变,延续使用到明清时代。这个“么[,1]”所代表的是一个历史时期。

二、从北宋末年兴起,以[ma]为音读的疑问语气词,在韵语中也用“么”来表示,这就是“么[,2]”。它所代表的又是一个历史时期。这样,北宋末年之后就逐渐形成了么[,1]、么[,2]并存的局面。也就是说,疑问语气词“么”出现了两读。

为了清楚起见,我们分别把引例中与么[,1]和么[,2]押韵的部分用字列为下表,以示区分。

(四)

我们认为,“么[,2]”是新兴的疑问语气词。起初在有音而未有固定用字的情况下,借用已有的疑问语气词“么”来表示。因此,“么”便形成一字两读。除此之外,也有采用别的音读相近的字来表示的。例如:

(48)济楚好得些。憔悴损、都是因它。那回得句闲言语,傍人尽道,你管又还鬼那人唦。得过口儿嘛?直勾得、风了自家。是即好意也毒害,你还甜杀人了,怎生申报孩儿。(宋·黄庭坚《丑奴儿》词)例(48)见《全宋词》。从语意看,“得过口儿嘛”,是自我诘问的语气。

(49)[尾]东风惊落满庭花。玉人不见朱扉亚。孩儿,莫不是俺无分共伊嘛?(《董解元西厢记》卷一)这支曲子的末一句,是表示揣测的疑问句。“嘛”是个句末疑问语气词,与现代汉语里的语气词“嘛”性质不同。特别是与“莫不是”搭配使用,其诘问的语气很清楚,它与么[,2]的用法相同。

(50)[殿前欢]若官司见呵敢交咱受刑罚。(带云)早是禁断赛社。(唱)私抬着个当坊土地撞人家。你丕丕地唬得我惨又怕,摆列着两行头踏。老小人有句话,(带云)我道麻?(唱)你休踏着砖瓦,辟留扑同敢漾我在阶直下。(元·张国宾《衣锦还乡》四折)例(50)“我道麻”,是句旁白,与曲子的用韵可以说无关。麻,是“嘛”的异体字。徐沁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校“麻”为“嘛”,其实不必。不过,作为语气词,“嘛”在形体上更让现代人容易理解罢了。可见,新兴的疑问语气词[ma],跟“么[,1]”曾用“磨”、“摩”、“末”几个形体来表示一样,也曾以“嘛”、“麻”等形体来体现。

前面我们提到米芾(1045—1109)、黄庭坚(1045—1105),他们生活在同一年代里。米芾词中的疑问语气词“么”读[ma]音,黄庭坚词中使用了疑问语气词“嘛”,这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证据,在他们生活的那个年代,通用着音读为[ma]的疑问语气词。这个[ma]的使用,正是语气词“吗”字得以出现的语音基础。据此,我们认为,假如以语音作为依据的话,那么,从本质上说,疑问语气词“吗”的产生,不晚于北宋末年。虽然字形或用“么”,或用“嘛”、“麻”,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分别,它们都不过是“吗”字的不同形体而已,用以表述[ma]这么个疑问语气。

(五)

至于认为疑问语气词“吗”始见于《红楼梦》的说法,显然与汉语的历史事实本身相差甚远。这里请看下面的一节史料。

《邻几杂志》云:党太尉观画真,忽大怒曰:“我前画大虫,犹用金箔贴眼,我便消不得一对金眼睛吗?”其意盖斥画师为之画真容时,未用金眼睛,认为寒窘也。这是南宋皇都风月主人所编的《绿窗新话》[4]卷下“党家妓不识雪景”条内摘录的一节故事。“吗”在语句中的反问语气是再确切不过了。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疑问语气词“吗”最早的用例。因此,应该说很早就有人采用谐声偏旁的“麻”、“马”来描述以[ma]为读音的这个句末疑问语气词了[5]。本文在有了前面的论述之后,特别是辨别了“么[,1]”和“么[,2]”之后,对“吗”字在宋代的出现就不会再产生什么疑义了。“么[,2]”所表示的音读,就是“吗”所赖以出现的历史语音基础。

这样,从北宋末年至南宋为止,用来体现疑问语气[ma]这个音读的,就有“么”、“嘛”、“吗”几个形体。也许是由于“么[,2]”的长期使用的优势与习惯的影响,对“嘛”、“吗”的使用起到了某种自然的抑制性作用,因此,这几个形体在书面上都很不容易见到。既然“么[,2]”就是疑问语气[ma]历史上的一个形体,因此我们认为,元明清间普遍使用于口语中的句末疑问语气词“么”,诸如:姐姐若与我见一见儿消灾无罪,可也好么?(《陈州粜米》三折)就是王黼么?绑进来!(《红梨记》七出)既会串戏,新出传奇也曾串过么?(《桃花扇》二五出)等等,也就都应当是“么[,2]”而不是“么[,1]”。换句话说,如前面三例那样的语气词“么”,应当读如“吗”,而不是别的,这才符合近现代汉语历史发展的实际。至于元明清韵文中的“么[,1]”,只是兴替过程中历史的自然延续而已。

(六)

18世纪下半叶,小说《歧路灯》和《红楼梦》[6]将疑问语气词“吗”逐渐使用开来。例如:

(51)难道正经事也苟且得的吗?(《歧路灯》二八回)

(52)他只向你,肯向我吗?(《歧路灯》三十回)

(53)我骗你吗?那四个箱子原封不动,我怎的骗你哩?(《歧路灯》三十回)

(54)你是星相公吗?(《歧路灯》三四回)

(55)叫他自己打,用你打吗?(《红楼梦》六七回)

例(55)在《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本中,则是将“么”圈改为“吗”的。

(56)完了吗?怎么不说了?(《红楼梦》六七回)

(57)姑娘知道妙玉师父的事吗?(《红楼梦》八七回)

18世纪后半叶,除《歧路灯》《红楼梦》之外,还可以在别的资料中看到疑问语气词“吗”的用例。傅惜华编的《西厢记说唱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收录了如下一个例子。

(58)不是一家儿乔坐衙,说几句衷肠话。我道你海样文章,百事通达,又谁知你色胆比天还大?问你知罪不知罪,萧何六律,你可曾读吗?……(黄鹂调·乔坐衙)这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钞本《西调黄鹂调集钞》中的一支曲子。在元明时代,韵文里的句末疑问语气[ma]都用“么”字,这支曲子里竟用了“吗”字,实属罕见。即使如此,也可见“么[,2]”、“吗”关系之一斑。

(59)我与你实说罢。你记得圮桥上的黄石老翁吗?(杨潮观《黄石婆授计逃关》剧)

(60)人都道你圆寂去了,怎还在此?你不曾死吗?(杨潮观《大葱岭只履西归》剧)

例(59)(60)都出自《吟风阁杂剧》(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作者生活在1710—1788年间。尽管那时疑问语气词“吗”逐渐使用开来,如在《歧路灯》《红楼梦》等著作里所反映的那样,书面语言里“么”还占着优势。直到19世纪前半叶的《儿女英雄传》一书,“吗”与“么”的使用量乃是103与72之比,仍属并列使用的阶段[7]。

事实上,“么[,2]”并非使用到明清时代为止。在解放后的文学作品中,还时有所见。例如:

(61)我们的自由和人民的解放是一致的么?还考虑什么呢?是冲突的么?(绀弩《诗人节怀杜甫》)

(62)现在我们一下又捉到这么多洋鬼子,不又该你忙起来了么?(阳翰笙《李秀成之死》第一幕)

(63)像你这样脾性也是蛮好的。大约,你们营的战士们把你当母亲看,是么?(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延安”)随着历史的变迁,这时候的“么[,2]”,也是兴替过程中的自然延续而已。《现代汉语词典》以汉语规范化为目的,把“么”当作“吗”的异体处理,无疑是科学态度的一种体现。

注释:

[1]见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三章第五十节452页。

[2]王力《汉语史稿》中册452页注①:水浒、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直到镜花缘等,都写作“么”。“吗”字作为疑问语气词,是非常后起的。

[3]见《陆志韦近代汉语音韵论集》。商务印书馆1988年。

[4]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南宋人罗烨编的《新编醉翁谈录》卷一有云:“《夷坚志》无有不览,《琇莹集》所载皆通。动哨中哨莫非《东山笑林》,引倬底倬须还《绿窗新话》。”《绿窗新话》是宋人作品,有此文字为佐证。引文中的党太尉,即党进,《宋史》有传。其人行伍出身,不识一字。《绿窗新话》说:“按野史载党进事甚多,颇可发噱”。《邻几杂志》所载,即其笑话之一也。《邻几杂志》,未详何人所撰。《宋史·艺文志》已未见记录。

[5]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军人,军人的责任不就是保卫他们的生命家园?不就是保护他们不担惊受怕?”,就是谐偏旁“么”(音ma)加上“口”旁来表示的,与“嘛”、“吗”的构成方式相同,用法也相同,都是用来描述[ma]这个语气的。

[6]疑问语气词“吗”在《红楼梦》里只见于前八十回的六十七回和后四十回。在脂评本系统的抄本中,均缺六十四、六十七两回,有的本子据程高本补足,程高本首次刊行是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小说《歧路灯》却脱稿于1778年。也就是说,《歧路灯》使用疑问语气词“吗”,比通常所说的《红楼梦》还要早。

[7]据龚千炎主编的《儿女英雄传虚词例汇》统计。

标签:;  ;  ;  ;  

论疑问语气词“人”的形成与发展_董解元西厢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