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究论文_路姣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究论文_路姣

路姣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中学 719000

【摘要】音乐家王光祈曾说过:"音乐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态度娴雅,深思清爽,去野入文,怡然自得,以领略有生之乐。"对于高中生来说,音乐不是一种理论抽象的教学,它主要建立在欣赏音乐上,双耳所能聆听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音符,更有源远流长的美和其中所蕴藏的情感。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8-008-01

高中音乐教学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任务,因为在课程忙碌的高中阶段,学生有着异于其他学段的浮躁和不安,音乐课作为考察科目而非考试科目,造成了很多学生的不重视,不配合。其实这是一个普遍的误解,如果音乐课上得好,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繁杂课程中的调味剂,能够放松学生的心情。就如何上好音乐课,本人在这方面有多年的教学实践,并且在实际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心得与体会,在此愿和大家分享一下。

1、课堂教学导入形式多样化

导入新课的成功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在教学导人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可用录像剪辑图画导入、多种乐器的演奏导人、舞蹈的导人、声乐的示范导人、类比生活例子导入、讲故事形式都可以采用。在讲授有关“音乐的速度”一节课中,可以从剪辑录像中介绍特色项目――击剑运动,在击剑中有刚柔结合,快慢结合。然后类比马路上各种车辆行进有不同速度,有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轿车等等,各种车辆行进速度都不一样,那么音乐作品根据不同主题也有其不同的速度,引入新课题,这时便是“水到渠成”的时候。接着欣赏管弦乐《骡子》、《乌龟》的片段,把学生带人音乐中不同速度描述不同的对象,音乐的印象思维逐步建立起来,然后板书“音乐进行的快慢叫做速度”,并介绍作品中常有广板、中板、慢板、快板等,以及音乐速度记号等等。这样导入及展开新的内容,学生学习“音乐的速度?就颇有兴趣,并一层层深入进入主题。

2、教学形式的新颖化

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有意注意及无意注意,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在方式方法上,要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灵活多变,力求“生动”“有趣”能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参与中来。打破传统单一的歌唱形式,多以听觉、动觉为切入口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年龄,精选录像片段,配唱MTV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还可以采取边唱边跳,自弹自唱等多种形式,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树立音乐形象。特别是民歌教学中,让学生在表演唱中探索地方文化和音乐的关系。比如《森吉德马》由作曲家贺渌汀根据蒙古民歌创作的器乐作品,乐曲分两个不同部分,第一遍欣赏时,老师随着音乐起伏波动,示范一些蒙古舞中常用的基本动作,然后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即兴创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前一部分较为缓慢的旋律中,有的同学想象悠闲骑在马上,并做出饱览自然景色的动作;后一部分热烈欢快的节奏下,同学们表演出欢庆解放的场面。在两种不同速度和风格的旋律中,整个教学过程积极促进了学生想象和创作能力,也加深了同学们对乐曲表现的理解。

3、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合作

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的主导主体与多边和谐交往必须统一。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师、生生之间的多渠道、多方位的互动,师生、生师、生生之间的相互切磋,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课堂气氛是和谐的,教师是民主的,师生之间应是互敬互爱的,学生学习是愉快、舒畅的。

一是变换座位,增强艺术氛围。根据课题需要,改变课堂空间的座位排列是对学生学习产生重大影响的方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讨论、创编表演、参与教学活动的氛围。在日常的口风琴演奏练习中,小组竞赛可采用半圆形的座位排列,使学生与教师近距离全方位的交流;在创编表演时,就以三个圆形的座位排列,增加团队合作能力,和小组讨论;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歌唱表演或是欣赏学生个人表演时,可采用大圆圈座位排列,使表演者贴近观众。总之教学空间的创新布局应根据课题需要自由灵活地变动设计,不仅有利于组织,更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地注意力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是“动静”结合,师生共同活动。“动”是人的本性,更何况青少年学生好动, “动”是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的方式。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通过“动静结合”的教学,激发他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对音乐的进一步理解。

4、教学中创造性活动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有许多可取之处,也有“视唱乐理”部分过多的缺陷。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情趣.、喜好、欣赏能力都与过去的学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进行创新、改革音乐教学,使其适合时代的要求,适合教学对象学生的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笔者设想并实施了这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即用多种形式进行配乐,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例如可以在第一课时,播放音乐《彩云追月》和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迪的《春》两首曲目的片段,时间控制在三到五分钟,让学生仔细聆听两遍。要求各小组可以根据音乐,设计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生生之间充分沟通、交流,设计并排练各自的节目。第二课时各小组向全班汇报演出,充分展示,有配乐朗诵、配乐哑剧、魔术配乐、舞蹈的配乐,还有体育竞技,如舞剑,形式丰富多彩,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

总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加强学科本位,无论是学生的参与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不偏离音乐的轨道,建立在对音乐的准确、深入理解之上,注重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注重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音乐,提供一切可供操作的实践参与活动,在时间安排,内容聚会上合理分配和运用,从而使学生和教师成为学习的合作者。

论文作者:路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究论文_路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