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结构与实施策略_数学论文

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结构及实施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教学论文,策略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一些专家学者在很多场合对数学合作探究学习提出质疑:接受学习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主要的、最基础的学习方式,对合作探究学习的过分重视边缘化了接受学习;课堂实践中合作探究的形式大于内容,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讨论居多,简单问题复杂化、重复化……这些质疑反映了数学合作探究实践中的一些现象,但绝不是“回归”到“课改”以前老路子的理由.低效、复杂化、重复化的合作探究是忽视了合作探究学习的数学学科特征.

      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数学学科特征的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结构,并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1课时)”为例对相关的实施策略加以分析.

      一、问题解决是数学学科教学的基本特征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解决问题”调整为“问题解决”,并将“问题解决”作为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并列的四项具体目标之一,同时特别注重“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能针对他人所提的问题进行反思,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发现,紧密联系现实背景、经历数学“再发现”过程、着眼于多样化问题解决的策略;问题解决的过程并非是单一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还包括发现和提出问题;问题解决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倡导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和反思中学习.

      二、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结构

      问题解决是数学学科特征的高度凝练,因此,基于问题解决的合作探究型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构建本质上也就是基于数学学科特征的课堂教学结构.

      实践中我们逐渐提炼出了“目标导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归理评价”的“五环节教学流程”.整个流程在课堂内进行.合作学习起始于问题提出,贯穿于问题解决,结束于方案评估.从其具体组织序列上可以看出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五环节教学流程”中,目标是主线,应始终或明或暗地贯穿于课堂中的各个环节.目标导引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兴趣,传统教学中的优秀做法都可以应用在此处,比如开门见山宣读目标,设置情境导入课题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展示提升是主体环节,自主学习是同伴合作的前提,展示提升是同伴间互教、互研与互评的自然延伸;归理评价是师生对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方法、思想和精神的盘点,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当堂检测,也可以是同伴组内的研讨以及学生的口头总结,从一定角度看,学生在归理评价环节的表现可以视为教学目标当堂达成程度的度量手段.

      三、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下面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第1课时)”的课堂教学片断详细阐述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

      (一)目标导引

      教师:在学习反比例函数之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函数?

      学生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其中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

      教师:回忆一下一次函数是如何学习的?

      学生2:先学习定义、图象,紧接着是性质,最后是应用.

      (教师板书:一次函数:定义—图象—性质—应用)

      教师:事实上,反比例函数的学习也是按照这个顺序学习的.昨天学习了定义,今天应该学习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在学一次函数图象时,我们通过列表、描点、连线来画图.今天我们能不能仅仅看着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结合已学知识,先猜想它的图象可能是怎样的,然后再画图验证.

      策略分析:所谓“目标导引”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先确定教学目标,再依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案和教学程序.“目标导引”是整个课堂的灵魂,传统教学中的优秀策略都可以在此处得以借鉴.

      针对一些任务明确、层次清晰的教学内容,可在上课伊始就明确学习目标,这些学习目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层层递进,有较强的指导性,让学生在上课初就了解到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培养怎样的情感价值观.让学生在目标导引之下快速进入学习任务的处理状态.比如,片断1中的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就是类比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学习过程.一次函数的学习思路“定义—图象—性质—应用”可以迁移到反比例函数,实际上任意的函数学习都是按照这样的程序来进行的.这就是从一般性的思路获得特殊研究对象的方法.另外,从数学知识内部引出课题更具思考的深度.

      (二)自主学习

      教师:以

为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它具有哪些可能的特点?展开想象,越多越好.现在我们就进入独立思考环节,要求:将你的发现简要地写在学案的问题独立思考中.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学案问题,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低声指导)

      策略分析: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的前提,没有自主学习的合作探究是浅思维的、低效的.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可以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自主学习的时间应与问题难度成正比,应确保全班75%以上的学生能充分进行思考.合作学习的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复杂性,适当时可以将非良构的问题拆解为系列小的问题串.提供的时间相对充足并不意味着让学生一直停留在独立思考状态,教师是要适时介入,使学生得到适时的指导;明确的问题并不是一定要将大问题拆解为小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是要鼓励学生善于自主学习,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比如,片断2中,教师就是用简短的语言对问题进行明确并且让学生进行较充分的独立思考.

      (三)合作探究

      教师:独立思考后,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发现,接下来我们相互交流一下,注意要求:每位同学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发言,由一位同学做阐述、总结.

      (学生起立,进行小组交流,教师辅导.学生讨论结束后坐下,并举手要求展示)

      策略分析:合作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之后,展示提升之前学生在一定的规范之下进行组内交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合作学习的主环节,是学生间互教、互研的过程.

      为提高合作探究环节的效能,需要对合作交流环节做必要的规范.比如,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合作交流时“起立、聚首、分工、交流、总结、回座举手”的习惯.学生在获得讨论的具体信息后,立即起立,进入小组合作探究状态;四人小组,头聚拢,便于组内交流;组长分配任务及发言顺序;组内人人有序发言,针对问题质疑问难、研讨,也可以是“兵教兵”;组长或者其他组员对组内发言做出总结;本组讨论结束后,举起左手请求展示,右手随即整理研讨中的收获或者发言提纲.

      (四)展示提升

      教师:展示发言的要求: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倾听并质疑或补充.

      学生1:我们小组交流得到:由

的函数表达式可以得出x≠0,所以y≠0,所以这个函数图象肯定不过原点.其次,当x≠0时,这个图象不与y轴相交.当y≠0时,图象不与x轴相交.(教师板演)同时还得出了:当x>0时,y>0,x和y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正数,它的图象应该在第一象限.x<0时,y<0,所以这个图象应该在第三象限.

      教师:有补充或质疑吗?

      学生2:我们小组发现,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教师:你们小组怎么发现的?

      学生2:将x=1,x=2,代入计算函数值,然后通过比较得到的.

      学生3:我们小组认为这个函数的图象应该有两条.因为首先,之前有同学证明了这个图象并不经过原点,因为x和y都不能等于零,所以这个图象会在中间被分隔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应该有两个图象.

      教师:应该有两个图象,被谁分隔开了?

      学生3:被原点.(其他学生质疑:被坐标轴)

      教师:其他同学说是坐标轴,为什么是被坐标轴分开的呢?

      学生:因为它不与x轴和y轴相交.

      学生4:我们还认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两支关于原点对称.

      策略分析:从课堂学习的角度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就是组内成员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完成个人学习目标,并帮助同伴达成学习目标.合作交流环节结束后,进入展示提升环节,所谓“展示”就是在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将本组的探究结果用简洁生动的方式展示出来,以达到成果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共同提升的目的.

      为提高合作探究环节的效能,需要对合作交流环节做一些必要的规范.口头展示的时候要求展示的学生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要学会调动同学的参与热情;当同学的答案不完整、不科学的时候,其他同学要主动进行纠正、补充,有新的方法也可以主动与大家分享.聆听展示的同学要做好点评,重点点评他人的思路、方法与规律,能举一反三、归纳总结而不仅仅是判断对错.

      (五)归理评价

      

      教师:最后请一位同学总结,他认为这一节课印象最深刻的在哪里,学到一些什么知识?

      学生5:这节课我们先通过猜测这个函数图象的特征:关于原点中心对称;当k>0,图象是在一、三象限,当k<0,图象是在二、四象限.

      教师:由数我们可以猜想,形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然后,我们反过来可以由形验证这些数是正确的.所以,两者之间其实不应该有鸿沟,就是数形间的相互结合.以后我们在学习其他函数的时候,是不是也从这些角度来看?其实这几个结论(手指黑板),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位置大概是什么,与x轴所在的象限.而下面的这些结论,我们是由它的趋势来发现的.所以以后在学习其他函数,描述其他函数的时候,也只要从这两个角度研究:一是位置;二是趋势.课后请同学们自己划出本节课你理解中的知识树.

      策略分析:归理评价是师生对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知识、技能、方法、思想和精神的盘点,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是对教学内容的当堂检测,也可以是同伴组内的研讨以及学生的口头总结(也就是评价合作学习本身).从一定角度看,学生在归理评价环节的表现可以视为教学目标当堂达成程度的度量手段.

      本节课归理评价中,学生首先完成导学案上的样例检测题.样例检测题好似一个标杆,它是一节课中的学习内容的基本样例,以教学目标为设计指向.样例检测题应该梯度明显、考查目标能级明确,可以是判断题(选择题),它能考查学生对基本性质的理解;可以是填空题,它能考查学生掌握基本性质的情况,应用于新的问题情境又能反映学生的迁移能力;可以是解答题,它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显示学生较高水平的学习能力.也可引导学生在课后画思维导图,以进一步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标签:;  ;  ;  ;  ;  

合作探究课堂教学结构与实施策略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