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用防粘连膜的综合方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作用研究论文_陈光1,安瑞芳2(通讯作者)

(1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2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重度宫腔粘连患者中使用防粘连膜进行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经宫腔镜确诊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7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并放置宫内节育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置入防粘连膜,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7.14%,对照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85.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采用宫腔内防粘连膜效果更加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度宫腔粘连;防粘连膜;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宫内节育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150-02

临床上又将重度宫腔粘连(IUA)称为阿谢曼综合征,临床采取运用宫腔镜顺利分离粘连后,将宫内节育器(IUD)置入,之后配合服药等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治疗方案,虽有一定疗效,但发生再次粘连的几率还是很高,推测是由于受到节育环形状与面积大小的影响[1],不能完全分离开子宫壁,且生理状态下子宫角部呈闭合态,所以极易发生再次宫腔粘连。此次研究在实施原联合治疗的前提下配以防粘连膜(Interceed),旨在评价分析此对再次宫腔粘连的疗效。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在本院经宫腔镜确诊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7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内患者的年龄分布在31至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9±4.3)岁左右,其中刮宫1次的患者有21例, 刮宫2次以上的14例;月经减少26例,继发性闭经9例;观察组内患者年龄分布在33至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4.6)岁,其中刮宫1次的患者有23例,刮宫2次以上的12例;月经减少23例,继发性闭经12例,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可知,其差异较小,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面术前准备,安排常规检查项目,针对生殖道感染的患者应在治疗后再实施手术。月经量少者可在月经第五至七天进行手术,闭经者则可随时实施手术。术中要选用静脉全麻或硬膜外麻醉,通过宫腔镜探查后确诊为重度宫腔粘连者,术前要借助宫颈扩宫棒扩张宫口,使用宫腔电切镜实施宫腔粘连分离术;粘连程度不同,选用的分离方式也不尽相同。依据程度可在B超监视和腹腔镜下行分离[2]。顺利分离后,均根据两组患者不同的粘连位置采取相对种类的IUD:若以子宫中央或两侧为主发生粘连,则置入T型IUD,若以子宫的两侧壁为主发生粘连,则置入O型IUD;而对混合型粘连或粘连面积较大的患者则可同时置入二者。顺利放置IUD的同时为观察组患者放置防粘连膜,要确保放置部位准确,填塞到位。完成手术后三天之内,两组患者都接受预防感染治疗,手术当日,服用戊酸雌二醇,每次5mg,以加快瘢痕内残存子宫内膜修复,积极预防宫腔发生再次粘连,接连用药三周,后10天加用口服孕激素;一周期结束后,若月经来潮,则在经期第5天重复第一周期服药,若月经未来潮,则停药1周后,重复第一周期服药,依此重复治疗三个疗程[3]。

1.3 疗效评估[4]

在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对疗效进行评估。痊愈:月经恢复,由无到有,经量缓慢增多至正常;宫腔镜下可见正常形态输卵管口与两侧宫角;宫腔不再粘连,形态恢复如初。显效:月经恢复,月经量较少,宫腔镜下不见一侧或两侧输卵管开口;宫腔内形态基本恢复如初。无效:月经不恢复,仍存在宫腔粘连。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率接受χ2检验,在P<0.05时提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效果差异,结果显示观察组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97.14%,对照中患者的总疗效率为85.7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效果差异

3.讨论

在多年以前美国药物和食品管理局就批准了防粘连膜用以防止术后发生粘连。防粘连膜是一种由氧化再生纤维素制成的编织物,有无菌且可吸收的优势。如今临床已将其大范围运用在多种妇产科与外科等治疗中,以达到防止腹腔、宫腔、阴道等发生粘连的作用[5]。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配用防粘连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发生再粘连的几率显著低于未加以使用的对照组患者,且疗效更加理想。由完整研究过程总结得知,使用防粘连膜可明显优化临床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但防粘连膜本身遇水会变涩,所以在保存过程中要找到储存的适宜方法,从而避免产生不利影响并获得最理想的疗效。

综上所述,临床上针对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采用宫腔内防粘连膜效果更加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俊花,陈晓红.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应用双节育器加防粘连膜预防宫腔再粘连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6, 18(8):1231-1233.

[2]吕云霞.加用防粘连膜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89-90.

[3]易灵,崔艳萍,胡庆兰.术后放置防粘连膜加宫内节育器和几丁糖加球囊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疗效比较[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7,36(1):22-25.

[4]曾薇薇,姚吉龙,史文娟,等.氧化再生纤维素防粘连膜在重度宫腔粘连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1):22-24.

[5]周琴琴,金群俏,胡小军.COOK球囊联合医用几丁糖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次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 33(9):716-718.

论文作者:陈光1,安瑞芳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加用防粘连膜的综合方法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作用研究论文_陈光1,安瑞芳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