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是指在为建筑使用者提供舒适、健康居住环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浪费与污染,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设计上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采用绿色建筑设计,不仅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
1生态绿色房屋建筑设计原则
1.1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设计人员在开展生态建筑的设计工作中,必须在各个环节中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合理保护,同时,对自然资源进行适度、合理的利用。这样做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以减少建筑本身的能源利用与消耗,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降低能耗和环保方面的要求。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如果在建筑设计中,合理利用太阳能,则降低了照明设备的使用频率;如果采用喷水装置达到降温的目的,则减少了建筑内部空调以及制冷装置的使用频率;如果在建筑中合理设置通风孔洞,则能够保证建筑内环境与外部的空气正常循环与流通。
1.2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否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否提供了一个有益于人们开展社会交流的社交环境,满足人们生活方面的要求,这些都是生态建筑在人文方面所需要实现的目标。生态建筑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最大程度的满足其人文属性,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舒适、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生态建设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不仅仅涉及到普通建筑工程的全部工作,还必须对社会、人文以及施工和自然状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融合,是一个涉及问题较多的系统性工程
1.3舒适性和宜居性
绿色建筑设计一直都遵循着宜居性原则,尽量使建筑的设计符合当地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征,以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使人们住得习惯。其次,绿色建筑设计还追求高品质的空气质量、视线环境、光环境以及声音环境,综合考虑人们的各方面需求,重在打造宜居的建筑空间。
2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
2.1合理进行建筑选址
高层建筑在解决各类内部构造的节能化、绿色化的基础上,要合理充分采取人性化的选址原则,由于建筑的本身意义就是积极满足对于人类居住的要求,所以提高居民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是整个高层建筑的核心前提。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要积极考虑高层建筑的周围环境,根据湿度、温度、气候、周围景观等因素进行合理选址,然后结合设计要求合理分析,以求能够达到最完美、最舒适的高层居民绿色设计建筑。
2.2自然通风、遮阳与采光设计
保证建筑自然通风是生态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行住宅建筑通风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季候风的特点,夏季室内气温对较高,需要对进行通风透气,而冬季气候寒冷,需要避风,另外,还要注意不同季节的风向问题,在进行建筑的通风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通过改变建筑中门、窗的尺寸、位置以及合理设计房间等方法来保证住宅建筑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又能为维持室内气温在良好的状态,为居住者创造舒适的环境。此外,光照也是住宅建筑生态设计中的重点,概括来说,住宅建筑不仅要能进行良好的采光,还要能够有效遮阳的功能。在建筑的设计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季节对光照的需求程度。例如,在夏季需要进行大面积的遮阳,在冬季则需要大面积采光,在设计中需要对建筑外形、地理布局、维护结构等进行精确的计算并考虑当地气候特点,充分满足居住者对于光照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采用绿色环保材料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对设计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且从实际上来说,采用绿色建筑材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社会的重要基础。对于绿色建筑材料来说,其中包含低耗能量以及低污染程度的清洁类型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与影响,同时也可以避免对人们的健康与生存发展等方面产生出直接的影响。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要从当地的实际换进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方面出发,同时还要在满足建筑生态以及节约环保等理念的基础上来选择,这样才能实现度材料的有效利用,其次,要尽可能的采用当地比较盛产的能源或是植被等,以此来避免出现由于长途运输造成的能源浪费以及资金上的过度消耗。通过采用当地的能源,可以保证植被的存活率,同时也可以实现绿色建筑的个性化发展,从而凸显出当地建筑的风光。
2.4良性的循环系统
生态建筑中需要合理开展通风、空调以及采暖系统的设计工作。建筑外表面的设计中,要全面考虑不同的细节,注重保证围护结构的热效率;不同的用电电器、使用设备和照明设备需要从节能的角度进行合理设计。对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进行合理处理,避免或者降低微生物的肆意生长和繁殖。控制建筑材料的采购渠道,降低材料挥发性气体挥发的概率,使建筑中照明设备的光线与阳光光线相近,营造一个适合人们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光照条件。尽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于能够二次利用的材料,做好回收工作,不仅降低了污染,而且节约了资金投入,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比如:铝、钢等金属材料都是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可以再次加工成产品进行使用。为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以及再次利用,屋面、门窗、地板等部位均需进行绝热处理;为了节约水资源,在建筑中合理安装可循环利用的设备。
2.5用外墙保温节能型技术
为提升建筑的整体节能性,一般情况下可通过外墙保温节能型技术措施增加节能性。在传统的房屋建筑中,利用冬天变热以及夏天变冷能源时,有较多能源出现流失情况。研究显示,有大约30%的能源没有被利用到,其经由窗户、墙体以及门等地方流失到建筑之外,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出现能源损耗的现象。与此同时,在围护的设计结构中,也存在墙体能源过度浪费的现象。因此,为进一步确保建筑的节能性,应做好外围护墙体与外墙之间的隔热保温措施,特别是在实际设计中,选用的墙体原材料应具有保温时间长以及隔热效果佳的特点,以确保房屋建筑外部结构的能源消耗性较低,做到真正的绿色建筑。对于无法改变建筑结构的情况,可在设计中采取外墙外隔热保温的节能型技术,该种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缩小智能化建筑中主体结构之间的温差,降低温度变化对墙体的影响,从而发挥墙体结构本身的保温作用。
2.6应用节水技术
随着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水资源的日益匮乏,促使人们的节水意识愈来愈强。在此背景下,节水技术应用尤为重要。通过对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对于卫生器具的设计,要选择具有节水功能的卫生器具,例如在对淋浴装备的选择时要尽量选择节水性能较强的淋浴装备。对于水龙头的设计,要选择充气形状的,这种水龙头的使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还可以节约更多的水资源。同时可通过雨水回收设计应用,进行植物灌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建筑设计理念更新极快的时期,充分注重绿色环保理念的实物化,是建筑设计的关键,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设项目未来发展的潮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出绿化的意义,真正将绿化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中,这样才能满足绿化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年臣.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江西建材,2015(16).
[2]王丽敬.浅谈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5).
[3]汤海涛.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3).
论文作者:黄庆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能源论文; 环境论文; 墙体论文; 节能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