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拓中国历史研究的新领域_海洋强国论文

积极开拓中国历史研究的新领域_海洋强国论文

积极开拓中国史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新领域论文,史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行将结束,21世纪就要到来。在这世纪交替的时刻,总结20世纪历史学的发展道路,探索新世纪历史学的走向,这是许多史学工作者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

史学是社会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和其他意识形态部门一样,史学既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又要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史学只有关注社会,与社会的发展同步,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20世纪上半期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研究和讨论,20世纪下半期关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研究和讨论,既对社会的进步发生了积极的作用,又推动了历史学本身的发展。过去的经验是可贵的启示。当前,全国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中心任务。史学工作者应该关心现代化建设,从中得到启示,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在这方面,是大有工作可做的。试举数例。

海洋开发史的研究。在当今世界,海洋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联合国将1998年确定为国际海洋年,便反映出海洋问题的特殊重要性。长期以来,中国被视为大陆国家、农业国家,中华文明被称为黄土地的文明,这种说法至少是片面的。中国有90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还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6000多个大小岛屿, 以及面积广大的领海。中国人很早就从事海洋的开发,在海洋生产(捕捞、制盐等)和海上交通等方面都走在世界的前面。在历史上中国曾是海洋大国、强国,只是在17世纪以后才逐渐落后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展,海洋也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认真研究历史上开发海洋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的海洋开发,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是相当薄弱的,应该花大力气,对于历史上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海上交通的兴起和发展,海外贸易的开展和变化,海洋疆域的认识和勘定,海洋军事建设的得失和成败,等等,都应有专门的研究。还应注意开展海洋考古工作。这不仅是考古学的新方向,而且将大有助于海洋开发史研究的开展。

又如,灾害史的研究。中国是个多灾的国家,历史上水、旱、蝗、地震等等灾害连续不断。历代王朝的兴衰和各种自然灾害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种灾害在今天仍时有发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影响。1998年的长江水灾,1999年北方不少地区发生的蝗灾,便是突出例子。自然灾害有历史的延续性,与地理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认真研究历史上的自然灾害以及历代王朝的对策,既可以供当前抗灾工作的借鉴,又有助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还可供中国及世界气候变迁规律研究参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本世纪70年代,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前身)与其他单位协作,整理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的地震资料。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没有第二个国家能够提供如此丰富的延续不断的地震历史资料。此书对于探讨地震的发生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中国丰富的文献资料,是极其可贵的文化遗产。在开展灾荒史研究时,应把资料的编纂放在重要的地位上,可以按断代,也可以按灾害种类(水、旱、蝗等),分别编纂。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做好了有很大的价值。在资料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可以对灾害史作具体的和综合的研究。

又如,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近年以来,环境保护的呼声愈来愈高,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认识。今天的生态环境是历史上生态环境发展变化的结果,例如长江中游的水灾,西北黄土高原的贫瘠,都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而形成的。人们在关心现实生态环境的同时,必然会注意到历史上生态环境的变化。史学工作者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已经对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变迁进行研究。但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做,特别是全面的系统的分析研究,可以说还没有开始。

可以肯定地说,在21世纪,环境保护仍将是中国人民必须用很大力量认真对待的任务。这个任务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众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历史学亦应为此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以上是我初步想到的几个方面。我认为,只要关心社会的现实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便会不断开拓出新的研究领域。而新领域的开拓,不但对于现代化建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历史学本身的进步,也是有力的推动。每个时代都有代表自己时代的学术。历史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必须不断进步,不能停滞不前,而进步只能是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的结果。

标签:;  

积极开拓中国历史研究的新领域_海洋强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