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给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是关键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用水安全和用水的便捷程度。而在现阶段,我国给排水工程在后期运行过程中,经常发生积水事件,这说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趋势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1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水资源是人类必须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在一些建筑行业没有水资源基本上无法运营,因此给排水在人民的生活中显的越来越重要,人们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给排水设施。我国最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的增加,人口的规模也不断的扩大,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的扩大。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给排水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给排水技术不断的完善,其中建筑行业的给排水设施和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比如增加了增压设备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都能够保证给排水设施的应用效果,同时还能保证建筑行业的给排水的应用。一般来讲建筑行业的给排水施工技术包括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其中初级阶段即为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发展阶段,在建筑施工的开始要通过实际的情况来设计建筑给排水工程,利用这种方式来达到排水和给水的方式。然后是探索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在初级阶段的施工以后增加一些防护和检测装置,并且进行一些室内的设计,继而形成初始的排水系统。发展阶段是比较关键的阶段,而且发展也很迅速,通过发展阶段可以使得施工队伍更加完善,使得整个给排水系统完善起来。
2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做好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前期准备
(1)建筑给排水的工程单位,要结合工程需要和企业自身情况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比如:开展与工程有关的技术培训,专业知识讲座。以此来提高所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为给排水工程的顺利完工打下基础。(2)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务必要根据相关要求和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做好工程进度管理,从而保证给排水工程按时、按质完成。(3)按照要求从正规渠道购买工程原材料,并且做好材料的检验工作,同时要结合工程计划和图纸购买符合规格的建筑材料,确保工程材料的正常。
2.2 做好施工监管协调
施工的技术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监督,由于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一些技术要求比较严格,施工人员要和技术人员进行严格的协调后才能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统一部署相关的工作,在预留的设置处要和给排水管道相互配合,其中特别是阀门和水表的安装,这些设置选择的位置要恰当。要严格的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在一些高层的建筑施工中要进行分区施工,充分的利用相关的空间,保证施工的质量,降低施工的难度。
2.3 加强后期质量把控
施工阶段完成后,给排水工程后期检查也非常重要,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科学、严格的做好质量检查,以防渗漏现象出现。面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一定要科学的对管道,尤其是连接处进行漏水情况检查,面对出现的问题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的维护,从而保证整个工程品质和安全。除此之外,管理人员在给排水工程后期阶段还要做好相关材料和数据的统计工作,然后在结合工程情况绘制图纸,从而提高工程后期维护效率,方便后期的维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措施分析
3.1 选择合适的给水方式
由于我国建筑种类多样,而每一种建筑所适合的给排水方式又千差万别,因此,必须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水方式。比如对一些高层的用来办公的建筑,其上班时间用水量很大,而在下班期间基本不会产生用水,把握了其在用水上的这一特点,就可以依据其实际情况采取水泵和水箱联合给水的方式。比如对一些非高层的商业建筑,由于其高度普遍较低,所以可以采用水箱及变频泵组和气压罐给水的方式。再比如一些住宅小区,市政给水管网严密性好,考虑到绿色节能可以选用无负压供水方式。
3.2 加强给水管道施工技术管控
给排水管道施工安装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沟槽走向以及坡度等,对安装点予以确认,确保支吊架以及管道在同相同的高度上,二者能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按照图纸要求和设计比例尺寸等统一部署,对管道进行合理的铺设与排布,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实践中应当注重考虑冷凝管施工安装,结合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对于管径超过 DN100mm 的乙烯作内衬钢管时,或者利用管径超过 DN50mm 的热镀锌钢管时,因管径过大而导致管道连接过程中施工安装时应当在沟槽中进行操作;如果小于这一管径尺寸,可基于丝扣连接,焊接以及法兰等形式也可以将其紧密连接在一起。无论采用何种安装方式,均应当满足检修质量要求,即与楼板以及墙壁间预留适当的距离,比如与室内墙壁间距应当保持至少 100mm 以上的距离,而与梁、柱之间的距离至少要 50mm 以上。对管道预埋验收过程中,应当对掩埋隐蔽性进行验收,保证能够及时回填。管道施工安装过程中,应当及时做好详细记录,避免杂物进入其中而对清理造成困难。同时,应当避免在套管内布设接口或者焊缝,这样不利于后期的检修操作
3.3 最好监管工作,防止出现管道渗漏现象
(1)对给排水工程要做好科学、周密的管理制度,以此来实现所有工程质量的有据可查,防治工人靠着经验主义进行工作。高效的工地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良好监管工作的同时推进,确保工程的正常开展,也能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快速应对,从而保证工程质量。(2)做好给排水工程的防渗水工作。要对建设好的工程进行科学检查,并且要根据相关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就是补救。
3.4 合理利用雨水和中水
在建筑顶层安装雨水收集器,对其进行集中收集并进行简单的净化处理,处理过后的雨水就可以用在一些非饮用的用途之中,而对一些污染不是很严重的水,也可以进行集中净化处理,之后用于卫生间冲便器,可以节省大量的净水资源。
4 发展趋势
(1)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环保绿色的可再生能源,由于当前对电能的巨大消耗以及对大量水进行加热,而加热量有限,因此可以采用太阳能加热的方式,达到经济与环保的目的。(2)新型管道连接材质的发展。不锈钢管道耐腐蚀性、供水水质好、可回收利用、管路强度高、工作寿命可长达 70 年,所以比镀锌钢管、塑料管材等更经济、更环保,能满足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给水薄壁不锈钢管卡压连接所施工的管路不必套丝和焊接,具有操作简便、施工速度快、质量易于保证的优点。(3)水泵隔振技术的发展。水泵在建筑给排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采用的水泵隔振技术基本是橡胶隔振技术,具有噪音小、重量强、功率大等特点,逐渐发展为给排水工程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时一定要保证技术的科学、规范,要结合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建设,然后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给排水工程进行科学改进,从而提高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品质,并且为建筑给排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永妮.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8(20):167-168.
[2]王莉梅.现代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8(04):52-53
论文作者:李建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给排水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管道论文; 方式论文; 科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