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品流通若干问题研究_批发零售业论文

日本商品流通若干问题研究_批发零售业论文

谈日本商品流通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品流通论文,日本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并高速发展。日本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非常迫切地要求商品流通渠道的顺畅无阻。本文拟就日本促进商品流通的政策、措施、形式等几个问题,做一探讨。

二战期间,日本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45年“8·15”日本投降后,恢复和发展经济成为首要任务。可以说,60年代以前,是日本全力进行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日本,市场混乱,物品短缺,百姓生活极其困苦。而投机倒把、垄断等又严重地阻碍经济的恢复和正常竞争。为了恢复市场流通秩序和满足百姓生活之需,日本政府极力想使中小零售商恢复正常经营。为此,相继颁布了《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平交易法》(1947年)、《百货店法》(1956年)、《零售商业调整特别措施法》(1953年)等措施、政策。政令的推行,为正常流通、稳定物价、建立市场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有利地推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并为日本进入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60年代和7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为保证商品流通对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政府对流通领域加强了管理和疏导,使流通进一步合理化。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流通结构现代化与企业经营效率化,就必须实现中小企业的现代化和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否则,流通必然受阻,直接影响经济的高速发展。于是,日本当局及时推出了以下政策与办法。

时间 名称

1961《分期付款销售法》《流通合理化设想》《商店街

振兴组合法》

1963《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指导法》《中小企

业现代化资金援助法》《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

《批发市场法》

1968《流通现代化的课题与展望》

1971《流通系统化的基本方针》

1973《大规模零售店法》《中小零售商业振兴法》《关

于生活物资囤积居奇紧急措施法》

1976《上门销售法》

1978《大店法》(修改)

这些政策、法令的颁行,加快了商品流通的现代化,进而也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80年代和90年代的日本,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流通领域亦已为高科技所武装,使之进入了更新的高度。这与日本政府适时地颁布一系列政令、文告如《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1980年)、《信息装备型批发商业设想》(1985年)、《90年代流通设想》(1989年),以及对《大店法》的再修改(1991年)等,不无关系。就是说,正是由于这些政令法规的出台,促使零售业向大型化发展,推动了日本流通业的国际化。

不仅如此,为了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还十分注重流通信息领域的改革。例如1971年公布的《流通系统化基本方针》,成为推动流通信息化的动力。“方针”提出,要“通过采用自动读取共通的商品代码的收款机,向国民生活乃至产业界提供新的服务”。其作用是号召推广使用POS系统即销售时点信息系统。该“方针”问世后,POS系统被广泛应用,从而使流通信息化得以迅速发展,并随着时代的步伐而日益更新。例如,日本最大的化妆品经销商资生堂,于1996年又积极导入了与POS相互连动的顾客管理体系“SCOPE2”,它无论是在各零售店管理的会员人数上还是在可登录的商品数量上,都比过去增加了1倍,处理速度则高出过去的2~5倍。SCOPE2既可通过POS连接下单及接单之间的网络,也可将顾客任何时候购买了什么样的商品,归入资料库,进行管理,以POS资料为基础,做出详细周密的市场商品需求预测。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为资生堂走向世界成为国际型企业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

流通形式是商品流通的外在表现,它反映了商品流通活动的实现过程。就日本的流通形式而言,主要有二种。其一,以生产企业为主导型的流通形式。这一形式是二战之后出现的。由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方面已确立大批量生产体制,特别是消费资料的批量生产更是如此。战前及战时那些拥有雄厚物质基础的军工产业也纷纷转向民用消费品的生产。与此同时,又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如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产品都是大批量地生产。消费方面,由于社会改革和经济的发展,日本人的生活水平有较普遍的提高,于是促使了大众市场的出现。

伴随着批量生产体制的确立与大众消费市场的形成,原有的流通行业已远远不能承担如此大量的销售任务,这就迫使生产企业不得不自己组织销售,况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另外,生产企业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必要条件还在于他们的生产计划和新产品的开发是否可行,是否能满足市场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及时收集一切相关资料,以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

以生产企业为主导型的流通形式,包括直接销售与间接销售两种。直接销售是企业通过直接设立专门公司销售产品,这是完全支配与控制流通的方法,它可以缩短流通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和流通费用,但缺点是销售成本增大,影响利润的提高。与直接销售相比,间接销售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性。在这种形式下,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看来是相互独立的,但生产者实际上将有关商店视为自己产品的经销店,置于自己的系列之下,以各种手段支配他们。也就是说,零售店为某企业出售商品,并通过会员制达到彼此的制约。当然,一家商店虽然可以作为一个生产企业的会员店,但并不只是该生产厂家独家的专卖店,决非只经营单一生产企业的产品。

其二,以零售业为主导型的流通形式。这种新型的零售企业打破了以往的模式,在经营上直接与大众消费市场相联系,实现了大量销售,同时在经营管理上开展联营,追求规模效益,其主要形式有:超级市场、百货店、专业联营店、综合型连锁店。

新型零售企业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日本的流通格局,但同时也给中小零售商业的生存带来了威胁。前述日本政府在1973年颁布的《大型零售店法》(大店法),便是为解决这一矛盾出台的。《大店法》不仅规范了大型零售商店的行为,保证其健康发展,并且维护了零售业的发展。如前所述,根据情况的变化,1978年政府对《大店法》做了重要修改,修改后的《大店法》削弱了零售企业的竞争能力,使之无法与生产企业抗衡,因此,在流通领域中,生产企业为主导型的流通形式,仍起着主导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及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大店法》所规定的种种限制如建店程序、建店地址、营业措施、经营范围、经营时间、经营方式、经营者资格等,日趋成为企业间竞争的障碍。于是要求放宽对零售业限制的呼声日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于1991年再度修改《大店法》,放宽对零售业尤其大型零售店的限制,使其得以进一步发展,可与以生产企业为主的流通形式并驾齐驱。据资料表明,目前每年高达140万亿日元的零售金额主要是由大型百货公司、大型综合型连锁店、超级商店等完成。尽管如此,如果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日本零售结构的重要特点是:店铺规模小型化;商店分布的密度高;零售店的劳动效率居于中等水平;通过联合采购机构等形式的产业组织化低于其他行业的水平。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确立和消费者价值观的转变,日本流通领域处于由生产者主导型向消费者主导型的大转折期。一方面,生产企业为确保产品销售主导权,不惜投入巨资建设自己的流通系列化渠道,力图控制流通业;另一方面,零售业则通过加快发展集团化、连锁化,求得大规模组织化的优势。批发企业的职能已由诸多专门机构所代替。在日本虽然曾有过批发无用论的谈法,但是处于流通激变中的批发企业并未因此而退缩,他们积极进行改革,以独特的“批发革命”确立起支持零售型的批发新体制,这里最杰出的代表便是菱食公司。

菱食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加工食品批发商,目前在日本全国已拥有46个营业所、53个物流中心。在53个物流中心中,7个为RDC(区域物流中心),其余为FDC(前方物流中心)。RDC专门负责小包装商品的拆配运送,FDC负责以箱为单位的商品发送。

建设这种物流中心、变革批发企业的经营方式是菱食公司6年前的构想。首先,他们以冈山为开端,先后在全国各地推进RDC建设。截止1995年秋,共投入40亿日元,建成覆盖日本全国的7个区域性物流中心,实现了批发企业的根本性转变。其特点如下:

1.物流中心也称配送中心,拥有大规模的专为流通加工服务的设施。在RDC中可以将生产者供应的产品储存、拆零分装,再根据各零售店的要求送货上门。同时RDC还负责仓储、运输、存货控制、物资搬运及订单处理等活动,使适销对路的产品以适当批量,在需要的时间到达它的目的地。

2.能充分满足零售企业新形式的需要。80年代以后,零售商业作为流通环节的终端,其支配作用迅速增强,出现了诸如零售商业连锁化、24小时营业店,它们对商品的需求多为小批量、高频度,即在订货方面有越来越细微的倾向,这自然向批发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通过发展流通加工业,在强化为零售服务上下功夫。

3.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菱食公司装备有当今一流水平的信息处理系统。商流上的订货、发货、商检、结算处理和信息流上的情报收集、分类、分析、成本核算、计价、计量等,全部由共同信息处理中心控制;物流上从货物进出库到分类、倒库、显示库存量等都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指挥,从而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工作量,物流成本年年下降。

4.是零售企业强有力的后勤支援。零售企业是流通环节的终端,尽管它直接面对消费者,但要让它去承担协调生产与消费的职能,必然需要付出高昂的流通费用,得不偿失。批发企业的变革正是在承担这一职能上,即支持零售企业,帮助其协调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同时精确迅速及时地将各零售店所需商品陈列到店铺的货架上,实现99%的定配率,既节约了检验商品、陈列商品的时间,又削减了库存占压资金,从而加快了商品周转速度,使零售店无须为货源发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将零售企业比作前沿阵地,那么,批发企业就是能够给予它强有力支援的后方。

标签:;  ;  

日本商品流通若干问题研究_批发零售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