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红质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论文_寻满湘1,臧江红1(通讯作者),金伟国1,杨栋1,滕

1.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耳鼻喉科 上海 20180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耳鼻喉科 上海 201203

摘要:目的 分析燥红质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方法:选用德国默克公司生产的阿罗格变应原点刺液27种进行试验,阳性对照用组胺,阴性对照用生理盐水,120例燥红质变应性鼻炎患者,分布按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步骤操作,读取试验结果。结果 120例患者中,其中1种变应原引起过敏者42例,占35%,2种及以上78例,占65%。其中以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以对粉尘螨和户尘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9例(65.83%)和78例(65%)。结论:燥红质患者多数有2种及以上变应原引起,其中螨类是本地燥红质变应性鼻炎的最常见的变应原。

关键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变应性鼻炎;燥红质

变应性鼻炎是Ⅰ型变态反应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1],中医认为,体质的不同会影响变应性鼻炎的发作,也会影响变应性鼻炎的转归[2]。本文回顾了2016年10月-2017年12月之间在我科就诊的体质诊断符合燥红质的患者的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观察我科2016年10月-2017年12月间的门诊病例,体质诊断符合燥红质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共120例纳入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75例,女性45例。年龄20-64岁,平均年龄44.27±12.84岁。

1.2诊断标准 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兰州会议标准[3]。体质诊断标准参考匡调元的体质六分法[4]:晦涩质(瘀滞质)、腻滞质(痰湿质)、燥红质(阴虚质)、迟冷质(阳虚质)、倦晄质(阴阳两虚)、正常质。

1.3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变应性鼻炎及燥红质的诊断标准,2周内未接受过抗过敏治疗的患者。

1.4排除标准 合并鼻中隔偏曲等结构性鼻炎的患者;治疗前2周内接受过变应性鼻炎的激素类或抗组胺药物治疗;试验部位有皮肤病变;患者伴有重度以上的哮喘且正处在发作期。

2.研究方法

2.1观察方法 以组胺作阳性对照,以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试验部位选择双前臂掌侧皮肤,将病人双臂平放于治疗台上,具体试验方法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2.2试剂 27种变应原液,阳性对照液及一次性变应原点刺针(德国默克集团Allergopharma公司生产的阿罗格过敏原点刺试剂盒)。

2.3操作步骤:(1)选择两侧前臂屈侧皮肤进行点刺。(2)用笔做标记,然后用75%酒精消毒皮肤。(3)先滴阴性对照液,后滴变应原液和阳性对照液。(4)每次用吸量管吸1滴试液自下而上滴在皮肤上标记线旁,相邻距离3-4cm,以防止红晕融合;用一次性消毒点刺针垂直点在每一个液滴中,轻压刺破皮肤(以不出血为度),注意操作应轻快地刺入,使变应原少量进入皮肤。(5)20-30min后观察并记录皮肤反应。

2.4阳性结果判断标准:以变应原与组胺(阳性对照液)所致风团面积比确定其反应级别。(1)变应原风团反应与阴性对照相同为(-);(2)风团反应范围=阳性对照反应的1/3为(+);(3)风团反应范围=阳性对照反应的2/3为(++);(4)风团反应范围=阳性对照反应的为(+++);(5)风团反应范围﹥阳性对照者为(++++)。

3.结果

120例患者共对14中变应原过敏。其中仅1种变应原引起过敏者42例,占35%,2种49例,占40.83%,3种23例,占19.17%,有6例对4种变应原呈阳性反应。其皮肤试验反应强度结果见表1。其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以对粉尘螨和户尘螨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9例(65.83%)和78例(65%),其后依次是虾19例(15.83%),霉菌16例(13.33%),艾蒿12例(10%)和金枪鱼10例(8.33%),其余均少于10例。

表1 120例燥红质变应原皮肤点刺反应分布

4.讨论

目前,临床诊断变应性鼻炎标准包括病史、症状、体征、体内试验(皮肤试验)和体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国际推荐诊断标准为阳性病史、变应原暴露时出现症状以及变应原检测试验阳性(体内或体外)三者的结合;鼻黏膜或眼结膜激发试验阳性应该作为严格的变应性鼻炎确诊标准,但因临床操作较复杂,实际很少应用。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对于特异性变应性疾病的诊断能提供有用的诊断信息。SPT具有简便、快速、廉价、高敏性的特性。

现代医学认为变应性鼻炎发生于特应性个体。相同的条件,相同的致病因素,在不同的个体反应却不一样,有的不发病,有的发病,有的发病轻,有的发病重,有的容易治愈,有的不容易治愈,这种个体差异就是由体质决定的,体质因素受脏腑经络及气血津液盛衰的影响,不同体质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进展转归都是不同的,笔者就引起变应性鼻炎较少见的燥红质作一变应原皮肤点刺的结果观察,本研究采用阿罗格点刺液(德国默克公司),标准抗原包括粉尘螨、屋尘螨、艾蒿、霉菌、甘草尘埃、羽毛、动物毛、松、蒲公英、禾本科、牛奶、鸡蛋、虾等共27种。在检测中所用的变应原均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物质,每个人均有可能接触到。

本研究中120例患者中,仅1种变态反应原引起过敏者42例,占35%,其余65%的患者对2种或2种以上变应原产生变应性反应,表明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种类并非单一,提示变应原之间可能具有交叉抗原性及高致病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粉尘螨和户尘螨这两种尘螨变应原阳性率及阳性程度均具有高度一致性,同时对这两种尘螨过敏者高达47.5%。SPT有助于发现变应原,而避免接触变应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尘螨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的最主要变应原,去除和避免接触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有效的治疗才是关键。

有研究表明,与以花粉变应原多见的欧洲和北美不同,亚洲以尘螨变应原较多见,可能和亚洲国家多为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尘螨生存有关[5]。本研究发现,粉尘螨和户尘螨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远高于其他变应原,这与我国其他地区研究结果向吻合[6-9]。尘螨适合于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上海常年空气温暖、潮湿,比较适合尘螨滋生。在我国,虽然尘螨常年存在,但每年的4-5月和9-10月为高发季节,这可能是为什么在这2个高峰时段里变应性鼻炎病情会加重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Dunder T,Tapiainen T,Pokka T,Uhari M,Infections in child day care centers and later development of asthma,allergic rhinitis,and atopic dermatitis:prospective follow-up survey 12 years after controlled randomized hygiene intervention.Arch Pediatr Adolesc Med.2007 Oct;161(10):972-977.

[2]滕磊,寻满湘,金伟国,等.体质影响变应性鼻炎转归的临床观察与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5):1132-1133.

[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0(3):166-167.

[4]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M],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8

[5]殷国华,于永静.变应原制剂在变应性鼻炎诊治中的应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5:240-241.

[6]王成硕,张罗,韩德民,等.北京地区变应原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204-206.

[7]陈建军,孔维佳,项济生,等.湖北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年龄特征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683-685.

[8]孟娟,尹蓉,张虹婷.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结果分析.华西医学,2009,24:567-569.

[9]郑晓彬,肖大江,朱国臣.无锡地区变应性鼻炎常见变应原调查.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9,23:427-428.

论文作者:寻满湘1,臧江红1(通讯作者),金伟国1,杨栋1,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  ;  ;  ;  ;  ;  ;  ;  

燥红质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析*论文_寻满湘1,臧江红1(通讯作者),金伟国1,杨栋1,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