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环境与资源保护跨世纪战略设想_环境保护论文

新疆环境与资源保护跨世纪战略设想_环境保护论文

新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跨世纪战略设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疆论文,跨世纪论文,战略论文,环境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分析了未来5年和15年新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严峻形势,提出了世纪之交新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思路。关键词 环境;资源;保护;战略

一、未来5年和15年新疆环境与资源态势

“七五”、“八五”期间,在新疆工业产值翻番,能源消耗、各种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由于增加了环保投资,加强了对污染的治理,新疆城市环境质量基本上达到了“八五”环境计划、规划的要求,环境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工业污染物排放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局部生态的破坏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由于新疆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是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荒漠广布、自然条件恶劣,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和人口的增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全区16个城市以煤烟沙尘型为特征的大气污染普遍存在,其中有75%的城市TSP浓度都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其中尤以乌鲁木齐、南疆城市更为明显。全区流经城市的河流和靠近城市的湖泊、水库,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水质受到一定的影响,沿河、湖岸边有明显的污染带。不少城市的地下水质开始下降。全区城市噪声污染也相当严重。

全区“三废”排放量逐年增加,“三废”处理利用水平低。据《199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状况公报》,1994年全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为1584亿标m[3],燃料燃烧过程中废气消烟除尘率84.82%,生产工艺过程中废气净化处理率67.20%,工业SO[,2],去除率8.6%。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17943万t,排放达标率32.3%,处理率63.0%,处理排放达标率28%。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95万t,综合利用率34.7%,处置率19.0%,历年累计堆存量1942万t,占地面积931万m[2]。

全区沙漠化的土地面积继续扩大,87个县(市)中已有53个受到沙漠化的影响和威胁。全区盐碱化土地已占耕地面积的44.4%。草场普遍超载,致使草场覆盖度不断降低,优良牧草减少,全区草场严重退化的面积已达1.2亿亩。全区森林覆盖率仅为1.57%,分布在北疆准噶尔盆地的荒漠灌木林和分布在南疆塔里木地区的平原荒漠林大幅度减少,致使绿洲外围的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由于塔里木河中上游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造成河道紊乱、水流耗失,大西海子水库以下长达300多km的塔里木河已断流20年之久,致使铁干里克绿色走廊因缺水而缩小,沙漠化扩大。在著名的罗布泊、台特马湖、艾丁湖相继干涸后,艾比湖、乌伦古湖、博斯腾湖、艾里克湖等水面也在缩小。

全区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严重不足,环保机构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难以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全区“七五”期间投入治理资金2.26亿元,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0.24%;“八五”前三年投入2.86亿元,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0.25%,均远低于全国0.7%和0.8%的平均水平。

从自治区“九五”期间和未来15年经济发展的基本构想和战略目标来看,今后15年全区工农业生产总值仍将以8%~10%的高速度增长,工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将优先发展以石油、电力、煤炭为代表的能源工业和冶金、建材、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逐步建成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黄金有色金属基地。在能源和原材料工业超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若不采取有效措施,仍沿袭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必然要大幅度地增加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将加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今后15年,全区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加上落后的燃烧方式和设备,以及治理水平低下等原因,大气污染问题仍将十分突出。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将大幅度增加“三废”排放量。据测算,“九五”时期,全区废水排放量将达到4~4.5亿t,固定废弃物的生产量将达到600~700万t,废气排放量将超过2000亿m[3]。

二、新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跨世纪战略设想

(一)指导思想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之上,而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环境与资源保护一靠法制,二靠政府,三靠市场,四靠科技。

(二)基本构想是:

1.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实现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

保护绿洲的关键在于合理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水土资源。水是关键的关键,它是绿洲的命脉,没有水,再多的土地也没有用。水资源不是孤立的,它和森林资源、草资源相辅相成,唇齿相依。

合理利用水资源要开源节流。开源的措施有:植树造林种草,修水库,修渠道、运河引水,利用高山冰雪,合理开发地下水。节流的措施有:认真执行国家《水法》和国务院《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的规定,依法取水、用水、管水,制定用水计划和用水定额,一水多用和回收用水,扩大废水处理能力及处理达标率;采用滴灌、喷灌、渗灌等先进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偿用水,逐步提高水资源价格,减少人为浪费。

目前全区渠系水的利用率只有43%。在南北疆许多地方,一方面花费国家和地方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建设新的引水工程,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水被渗漏掉,搞大水漫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最终撂荒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全疆每年引用水450亿m[3],如果能通过一些并不复杂的节水措施,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的渠系水利用系数,就可以节水4.5亿m[3],按现在的实际灌溉定额,至少可以多种56万亩地。另外,从新疆最近几年新上水利项目的投资情况看,每增加1m[3]的水,至少得有3元的投入,而且必须有几年的建设周期。而每节约1m[3]的水只需要0.7元,且很快就能收到节水增地的效果。

全区现有耕地5832.37万亩,只占全区总面积的2.3%。耕地中75%为中低产田。现有可开垦宜农荒地近7350万亩,森林地近4350万亩,天然草场7.32亿亩。要广泛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基本农田一经划定,就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保证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要坚持基本农田保养和环保制度,提高地力,防止农田污染。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基金,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严格执法。同时还应实行基本农田损失补偿制度,因建设确需占用基本农田的,用地单位或个人必须开垦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对无开垦条件的,应收取耕地造地费,用于开垦新的耕地。

农业上要处理好用地与养地的关系。用地要合理,即要因地制宜,适地种植,控制农田的利用强度,不搞掠夺经营,不搞超负荷的农田生产,保持农田系统的生态平衡。养地就是要通过合理耕作、施肥、灌溉、排水、改良土壤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土地理化性状和培肥地力。近年来,棉花旺销,一些地方随意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不注意轮作、休闲和种植绿肥,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据全国土壤普查结果,新疆土地肥力处于全国划分土壤肥力标准6个等级中的第五等。解决土壤贫瘠化,提高单产促总产,实属当务之急,要加大能量投入,多种绿肥。要坚持不懈地防治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盐渍化。

2.实施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方针,建立生态破坏限期治理制度,制定生态恢复治理检验或验收标准。

流域治理要山、水、田、林、路全面建设,上游、中游、下游综合治理,要打持久战,做到远景有规划,近期有计划,当年有措施,必要时设立治理委员会或专门常设机构,协调各方,综合实施。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瞩目。为保护沿河绿色屏障,改善南疆人民的生存环境、农牧业生产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在沿河两岸恢复和发展胡杨林,建设绿色屏障工程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场。要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城郊畜牧业,实行农牧结合,减轻对天然草场特别是荒漠草场的压力;严格实行“以草定畜”,有效控制草原放牧强度;抓好草原改良及缺水和无水草场的水利建设,增强草原自我更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人工草场和围栏草场。

稳步发展山区森林,大力发展平原人工林。到2000年各市县和兵团农场全部实现农田林网化,实行围栏、封育并结合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保护和恢复沙漠、绿洲前沿、农牧交错地带、湖滨周围、绿洲内部的荒漠林,不断扩大有林地面积。积极恢复荒漠胡杨林、平原河谷林和荒漠灌溉林。

遵循“突出重点,规模治理,集中连片,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推进治沙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塔里木盆地南缘沙区和北缘沙地、塔中油田沙区、吐鲁番盆地沙区的治沙工程建设。绿洲内部,以防治为主,兴修水利,建立农田林网,同时营造一批薪炭林,并大力开发沼气、天然气、太阳能等新能源,解决人们日常生活的能源问题。绿洲外围,以固沙为主,种植大面积防风固沙林,恢复荒漠植被。

进一步理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在尽快建立自然保护区经费正常渠道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和争取优惠政策,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自养能力。

3.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加强技术改造,增强工业污染防治能力

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区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首先要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严格限制和禁止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工业企业;对于污染危害较大的企业、行业和产业进行限期治理;在污染密集型的基础工业建设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尽量在生产过程中防治污染。其次是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力,根据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工业发展的地区布局规划,并按照规划安排工业企业类型和规模;同时,依据自然地理的条件和特点,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通过优化工业布局,对于一些处于重点城市和敏感地区的、有市场、污染重的工业项目调整至环境资源相对充分的地区生产,减少重污染行业的比重,从而有效地、经济地使用环境资源。三是加强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强企业防治污染的能力,大力推广和使用各种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集约化工业生产。四是由分散治理工业污染向集中控制转化。通过建立区域性供热中心、热电联产等方式进行集中供热,逐步取代小工业锅炉和采暖锅炉;通过建立区域性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集中处理;通过建立固体废物(特别是有毒废物)的处理场、处置厂和综合利用设置,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效的集中控制。五是加快实现工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由浓度控制向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转变。

4.实施能源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

能源建设要以煤炭为重点,坚持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要通过节能措施和发展能源利用新技术,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发展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将低硫低挥发分的优质煤优先供民用,同时逐步提高煤炭转换成电力和煤气的比重;火力发电厂要上脱硫装置,降低SO[,2]的排放量;发展城市集中供热,限制和逐步淘汰分散的锅炉;在城市地区普及民用型煤,积极推广煤炭脱硫、除尘技术;在农村大力推行省柴省煤灶,发展沼气,提高用能效率,并积极营造薪炭林;有计划地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5.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环保产业发展步伐

依靠科技进步,推行清洁生产。在生产结构上,选择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和原材料、能源,采用消耗低、污染轻、经济效益高的先进工艺设备;在生产管理上,要积极开展物料的回收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减少跑、冒、滴、漏。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九五”期间优先发展性能可靠、经济高效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控制设备,积极引进废物综合利用、噪音控制以及节水节能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大力提倡绿色食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重点开发窑炉节能减污、高效旋风除尘器、高效节能多功能常压锅炉的生产技术。

6.建立环境与资源保护的租、税、费体系

从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逐步过渡到实现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把逐步收取土地费、资源费,开征土地税、资源税和征收地价纳入改革的总体设想。根据环境价值计量的结果,在目前污染罚款和排污收费的基础上开征环境使用费和环境税。

7.强化环境管理,加大执法力度

我国将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环保方略。就是说,不管经济怎样发展,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不能超过1995年的水平。新疆应和全国一样,把水、气、渣、噪声等最具代表性的多项污染物的排放指标,以定量的形式,切实贯彻到全区的发展规划之中。要学习和推广江苏、河北等地在上项目、评先进、考核选拔干部时实行的环保一票否决制度。

我国已修订和颁布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以及360多个环境标准,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物污染防治法也将很快出台,对新建项目和老企业的技术改造、对乡镇企业污染都可以依据法规加以治理。重要的是要严格执法,坚决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要继续深入地开展全区环保执法检查工作,尤其是各地各部门要组织自查工作,抓好典型,坚决做到违法必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惩处严重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促进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转向全面的法制管理轨道。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尚未建立环境执法监理机构和尚未配备监理人员的地区,要尽快解决。进一步加大环境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各民族的环境意识和参与意识,特别是各级领导的环境意识。

收稿日期:1996-08-25

STRATEGY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XINJIANG

FROM 1996 TO 2010

Qi Qungao Zhu Zhiqiang

(College of Economy & Trade,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 andresources protection in Xinjiang,and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emphasisand measures to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in Xinjiang.

Key Words environment;resources;protection;strategy

标签:;  ;  ;  ;  

新疆环境与资源保护跨世纪战略设想_环境保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