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线路中断后的运营调整策略论文_叶大成

摘要:当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线路发生中断时,网络中的部分车站和线路不能正常运行。这时不仅发生中断的车站和线路需要立刻调整运营方案,由于客流量也随之变化,其它相关的线路也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进行应对。本文主要就地铁线路中断后的运营调整策略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铁线路;运营调整;策略

前言

突发线路中断时,乘客会出于对出行时间和便捷性的考虑而选择其他交通方式,此时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客流总量会有所减少,其客流减少的程度主要由线路中断对网络的影响程度而决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在遇到突发线路中断时通常采用“地铁一常规公交联动”机制,通过地铁与常规公交的协调组织运营,及时安排公交车在出现中断的站点进行应急接驳,可以有效的缓解故障区域乘客的滞留、避免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发生线路中断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客流的重新分布。通过对乘客出行行为偏好的调查,总结分析决定其出行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有效的历史数据对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参数进行标定,通过对每条有效路径的效用函数的预测,得到各路径的出行选择概率从而实现客流在各路径上的重新分配。

一、运营方案的辅助制定

对于发生中断的线路,其本身无法连通不能按照原有的交路方式正常运行。因此,要以最大限度发挥线路中各种设施设备能力,以增加线路中可用车站数量为原则进行列车运行方案调整。

其具体调整方法为:从中断线路的两端向外搜索最近的折返点车站,以该车站为运营区间的临时起点编制车辆开行计划,卩,在原有轨道线路上分段运行。在指定新幵行方案时,还应对客流量、车站折返能力和可用车底数量进行综合考虑,使得幵行方案总体效益达到最优。

然而,在新开行方案制定过程中,由于线路中断使得线路自身的基础性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设备实际能力情况不稳定,幵行方案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客流的需求。因此,新制定的开行方案只能是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

未中断线路的运营调整与中断线路相关联的未中断线路会受中断线路运力不足的影响,导致该线路客流增加。为了能够减缓线路中断对轨道交通网络带来的影响,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关联线路的行车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其调整方法主要包括:编组方案、交路方案、停站方案、行车调度等方面的调整。

二、客流引导信息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线路发生中断后,负责轨道运营管理的相关部门应及时向网内乘客发布消息,并且引导乘客选择其他有效路径完成出行。

若要公布每一条有效路径的信息显然是不现实的。在其具体的乘客引导过程中应将主要的引导信息在站厅、站台、车厢以及主流网络媒体上进行信息发布,完成乘客引导。其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四种:

(一)将发生中断的线路、车站信息及时向轨道交通网络内所有乘客发布。在网络中所有车站的站厅、广播发布路网情况;提醒乘客在选择线路时避开受到影响的线路和车站。

(二)对于发生线路中断的车站处,可在乘客行走路径即将发生变化的地方设置详细引导标志和重点警示。此外,还应提供去往主要出行目的地的可替代乘车路径,以供乘客选择、参考。

(三)若轨道线路短时间内不能恢复运营,运营管理的相关部门应在各主流媒体、网络中每日发布最新信息,对在线路恢复期间使用轨道出行应注意的事项等问题向广大市民进行提醒。

(四)引入并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有效路径查询系统,使乘客可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在该系统中查询线路中断时可选择的可替代路线。随着该查询系统的不断完善,还可将该系统转化为APP应用软件,乘客可通过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下载软件,实现乘客对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状况的实时了解,并获得专业详尽的出行线路。

三、线路中断下的行车调度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断会导致客流在受影响线路区域内短时急剧增加,造成乘客滞留、主要换乘车站换乘压力剧增,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线路中断时能够系统、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地铁车辆进行调度、制定列车组织方案是缓解受影响车站压力、快速疏散乘客、缓解地铁运营供需矛盾的重要环节。

(一)列车组织方案

以往的研究成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输组织方案主要包括列车编组方案、全日行车计划、列车交路方案、列车停站方案、行车调度计划和列车运行图等六方面的内容。轨道交通线路中断对于全日行车计划和列车运行图的方案制定没有太大影响,因此,本文只就列车编组方案、列车交路方案、列车停站方案和行车调度计划四方面进行轨道线路中断情况下方案调整的探讨研究。

(二)线路中断下列车编组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中车辆编组形式分为大编组(长编组)、小编组(短编组)、混合组(拖动单元编组),其中大编组和小编组为固定编组。通常编组形式是根据客流量的大小、通过能力、车辆选型、行车调度经济性等因素确定的。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断的条件下快速疏散滞留乘客、保证车辆服务水平也成为制定车辆编组方案的主要决定因素。列车编组数量m可通式1得到:

(1)

其中,Pmax为单向最大横断面客流量:P列为列车额定载客量;n为单位时间某一断面单向通过列车的数量;β为满载率。

根据上式可知,当车辆的发车间隔是恒定的,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越大,需要的列车编组数量就越多。因此,列车编组方案要依据线路中断下的最大断面客流数量来决定。当线路中断下最大断面客流量较大,且列车行车间隔己达到最小时,应选用大编组方案;而当线路中断下最大断面客流量较小,且客流时间分布不均衡时,可采用小编组或混合编组方案。

(三)线路中断下列车交路方案

列车交路分为常规交路和特殊交路两种方式。常规交路也称为大交路,是指列车在线路的两个端点间运行,到达线路的终点后折返,在行车途中不进行折返作业,如图1所示。

图3大小交路嵌套示意图

(四)线路中断下列车停站方案

当城市轨道交通出现线路中断等突发事件或存在突发大客流时,为了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缩短运行时间,有时列车不会在每个途径车站都停车,因此存在不同的停站方案。总体来说,停站方案可分为站站停车、跨站停车和区段停车三种停车方案。

(五)站站停车方案

站站停车方案是指在列车行驶的全线所有车站都停车上下客。此类开行方案较为简单,不存在列车越行、乘客频繁换乘、乘客错误乘降等问题,是列车开行的首选停车方案。如图4所示。

图6 区段停车方案示意图

区段停车方案能够有效的减少大交路列车的停站次数、提高运行效率,能够缩短长途旅客的乘车时间。但是,对于那些上下车不在同一区段的乘客来说,需要在中间折返车站进行换乘,为出行造成了不便。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综述表明,地铁在某种情况下需要运营管理人员根据实际及时调整车辆,降低运营损失,提高地铁的整体服务质量。

论文作者:叶大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  ;  ;  ;  ;  ;  ;  ;  

地铁线路中断后的运营调整策略论文_叶大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