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增多,企业对于建筑造价成本控制越来越严格。一个建筑在施工前要进行成本造价,在预算时需要考虑多种会对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其中最重要不可忽视的一个就是建筑结构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建筑公司必须重视其是否合理和科学,这对于企业的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来说是个保障,同时还可以很高地控制建筑物的建设成本,实现企业的最大化利益。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造价成本;影响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简单地说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全部完成所需的资金投入,即价格。包括了工程项目的策划、设计、施工等具体实施过程的全部花销,贯穿于项目的始终,相关调查表明,对造价影响最大的就是结构设计。因此,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建筑项目的具体特点,优化结构设计,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使企业利润最大化是设计工作需要关注的问题。
1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造价基本概念
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指向建筑工程的建造的价格。工程造价除了包含建筑工程的消耗资金,还包括实际的资本投入。资本费用的总和,可以进行不同的角度的概念的分析,例如从业主的角度,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消耗资本,还有全部的投资费用,从建筑企业的角度来看,工程造价指的是建筑工程中的建造价格,包括企业进行项目建设进入施工阶段后,不论是前期、中期还是后期的工程造价,例如材料的价格、员工的薪酬、企业利润与税收等。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的造价进行精准的核算和预算是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工作范围,可以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稳定的发展基础。核算预算的可行性报告是进行施工的理论参考和主要依据,因此在制定结构设计方案中应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的每个环节,通过结构设计方案体现施工过程所涉及的原材料、各类人员需求情况、所需的技术设备、选用的技术方法等,因此,结构设计中的各种数据,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做好市场调查,合理分析原材料的价格,科学配置各类人员比例,优化工程流程,使设计方案和实际工程施工最大限度的相吻合,减少误差,提高设计方案的实效性。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强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结构设计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2.1结构设计形式的选择
2.1.1建筑物高度经济性的选择
水平荷载影响建筑结构的倾震力矩,使建筑竖向构件有轴力作用,轴力的值和建筑高度值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建筑物在结构设计方案的高度应当控制建筑水平荷载在一个合理有效的范围,使水平荷保有保障建筑风载、抗震的作用。同样的,建筑物经济高度的选择受结构设计中水平荷载的测算值,依靠结构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选择最经济的优化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建筑物高宽比经济性的分析
建筑物高宽比指建筑物总高度H比建筑物倾覆方向支承体系总宽度B的值H/B,而建筑物总造价P与高宽比H/B成正比,因此建筑物高宽比H/B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巨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对建筑框架柱荷载的评估随建筑高宽比的增大而增大,工程造价也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2.2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对工程投资额产生的影响
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关键的就是建筑结构的细部设计,要保证结构设计人员能按照实际情况对设计过程进行优化和调整。例如,某高层建筑项目,要想控制工程造价的实际水平,就要按照建筑功能及结构安全要求确定最优的钢筋焊接方式、受力构件截面尺寸等,从而合理控制最终的工程造价成本。一般而言,建筑结构的层高为3.6m,若能每层降低0.2m,则如在不影响建筑工程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能有效缩减约2-3%的工程造价。
2.3设计方案对造价成本的影响
根据相关信息,结构设计的成本占整个项目成本的75%。可以看出,结构设计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所以要想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就应该重视结构设计阶段的管理工作。结构设计计划包含很多内容,如建筑材料的规格、质量标准和比例,这些因素都发挥着一定的影响作用。设计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才能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除此以外,建筑物的外观和性能也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控制施工成本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3加强建筑结构设计成本控制的措施
3.1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优化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优化设计。首先,同一建筑物在应用不同的方案条件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必须对结构方案进行谨慎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结构方案必须注意结构与构件之间关系的分析,平衡结构应力,使其稳固,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提高建筑物结构的抗风险能力,这样在整体上控制造价成本。除此以外,结构部件的协调性也是必须要关注的,这些部件应该符合设计的标准,保证使用安全;不仅如此,结构部件的具体尺寸数据也必须十分准确,杜绝计量误差的出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建筑物可以满足计算机程序得到的数据标准,但设计者的眼光不能拘于计算机,还必须合理分析结构的概念,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最后,有必要合理选择结构材料。有关设计人员必须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合理选择预应力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建筑的功能经济性和安全性。
3.2优化建筑结构设计类型
要想建立健全完整的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方案,就要结合施工技术、建筑材料以及技术人员能力等基础要素,整合工程项目成本支出的基础上,有效建立更加完整的造价管控体系。要在维护基础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整合结构设计类型,确保能从根本上建立完整的设计机制和设计流程,在满足安全管理要求后减少工程项目的基本造价,实现质量和造价管理共同优化的目标。例如,同一栋建筑,若是利用全部剪力墙进行结构设计处理,则使用空间就会紧凑,不利于后续进行项目规模的扩大。若是利用转换梁结构进行结构设计处理,则能获得较大的空间,但是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都会更加复杂,此时花费的成本较高。这就需要设计部门对其进行合理性市场调研,积极落实最优化设计方案,以保证建筑资源能实现最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建筑工程项目造价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3.3严格控制建筑物结构设计的更改
由于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建筑工程单位更换、施工环境修整、建筑工程投资方装修需求改变、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整改、行业标准调整等诸多不可控变化因素,因此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更改不可避免。小范围内的结构方案调整并不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可以忽略。但是大范围内的结构设计调整,不但会对建筑工程的总目标造成影响,还会改变工程造价,特别是国家有关建筑施工标准、材料使用规范方面的规定,都会很大程度改变工程造价。针对这种变化情况,建筑单位成立专门修正小组,严格依照国家规定,对现有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单位更改结构设计方案这项需求的重视度,科学合理的简化更改手续,减少结构方案变更对建筑工程造成的负面影响,避免多于的工程造价增加。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要在满足工程项目质量需求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和设计要点,从工程项目基础设计需求出发,整合系统工作的运行流程,践行精细化设计理念,确保能秉持造价最低、质量最优的设计原则,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结构设计工作,实现质量管理和造价系统管控工作的协同发展,也能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代伟.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898.
[2]冯锋.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J].中华民居,2014(3):149,152.
论文作者:梁一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物论文; 造价论文; 设计方案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