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还这350000美元的贷款呢?_投资收益论文

你为什么不还这350000美元的贷款呢?_投资收益论文

三十五万元贷款为何不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还论文,贷款论文,五万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十五万元贷款为何不还

1998年6月,我局审计小组在审查A单位科技发展基金专项贷款时,在“基金使用情况一览表”中发现,A单位贷出的350000元科技发展贷款,只有单位名称B公司,却无合同编号,在“产生效益”一栏也是空白,而且这笔贷款没有通过银行办理委贷手续,这引起了我们的怀疑。我们要求查看了合同文本,发现该合同于1996年10月签订,B公司应在1997年3月以前归还该笔贷款,而现在已是1998年6月,逾期十五个月尚未归还,且合同上没有项目负责人的签章,这更加深了我们的怀疑。

审计小组经过研究分析,决定从贷款合同入手兵分两路:一路找A单位的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并在财务科查找当初资金贷出时的账务处理及有关凭证。另一路顺藤摸瓜找签订该合同的B公司负责人了解情况,并到财务科审查贷款资金使用情况。在A单位我们初步了解到该笔资金已用于购买住房,为了掌握确切的证据,我们找了A单位的负责人和当时的经办人以及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B公司我们先到财务科调查取证,发现该笔资金未到B公司账上,我们又找到B公司负责人,通过正面交锋,他不得不承认该笔资金已被用于购买了住房,无法归还。

至此,事情终于水落石出。原来1996年A单位看中一套住房,急于购买,但是苦于账上没有资金。于是A单位负责人灵机一动想到了科技发展基金,该基金的利息账户上刚好有几十万元,而且贷出去可以不通过银行,找来B公司负责人一商量,一拍即合。很快,由A单位负责贷款发放的分管领导拟就了一份虚假合同,贷款给B公司350000元,B公司负责人用这笔资金出面购买了住宅一套。

几笔转账分录的背后

1998年我局审计组对某集团公司进行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该公司当年实现利润总额530万元,公司在年底12月份做了几笔转账分录,通过转账,公司当年增加投资收益48999万元,同时以前年度损益为贷方红字48999万元。公司这样转账的依据是什么?带着疑问我们对公司以上几笔转账经济业务逐一进行了审查。经查,该集团公司对占控股的某公司当年亏损7389万元,不记入投资收益,而贷记以前年度损益。另外该集团公司调整上年投资收益321万元,借记以前年度损益321万元,贷记投资收益321万元等等。该集团公司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段,增加当年投资收益,减少了以前年度损益。这样做的目的是想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贷方红字与当年利润总额对冲,偷逃缴纳所得税,而当年增加的投资收益可无需缴税。

标签:;  ;  ;  

你为什么不还这350000美元的贷款呢?_投资收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