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成人教育的“原则”_成人教育论文

浅析成人教育的“原则”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中的“原则”简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原则论文,简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成人教育的政策法规文献中,“根据……原则”、“应贯彻……原则”一类的句式有较高的出现频率。这说明在成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是注意总结也总结出了成人教育的一些基本规律并在实践中加以遵循的。将这些原则集中起来,并加以分析和消化,会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对当前成人教育的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是有益的。

一、“原则”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

大量的“原则”提法是关于对办学方向和教育、教学内容的要求的:

--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教学方法,须贯彻理论与实际一致的原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力求切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与工农干部的特色和要求(教育部: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暂行实施办法。1951年2月10日);

--识字教育必须贯彻执行“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教育部:关于一九五五年冬到一九五六年春组织农民参加学习的通知,1955年10月24日);

--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少而精”的原则,注意成人业余学习的特点(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关于职工业余高等学校工作的暂行规定(草案),1964年4月18日);

--为了保证入学新生质量,除了应注意政治、健康、学业三方面外,尚须严格贯彻“做什么,学什么”的原则(高教部:关于1957年业余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1957年4月27日);

--成人教育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坚持直接有效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把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作为根本目的,贯彻学习与工作、生产的实际需要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1987年6月23日);

--编好这套教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一定要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高等工业学校函授教育工作会议纪要,1981年);

--成人高等、中等专业的学历教育,要切实贯彻“按需培养、保证质量”的原则,以提高在岗人员的素质为主(国家教委一九八八年工作要点);

--根据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的原则(国家教委: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暂行条例,1987年4月17日)。

教学制度和施教方式也是“原则”集中反映的一个领域:

--要按照“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假,假后复课”的原则,恰当地安排学习时间(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民业余教育汇报会纪要的通知,1963年4月11日);

--坚持“分批分期入学”……的原则(教育部:关于业余高等学校的学习时间与整顿巩固提高教育质量的通知,1957年2月21日);

--高等业余、函授教育工作,在教学制度和教学内容这两方面,都要注意体现“机动灵活”的原则(蒋南翔同志在高等函授教育会议上的讲话,1965年11月19日);

--贯彻以短期、业余为主的原则(国家教委、农牧渔业部、财政部: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暂行规定,1987年12月30日)。

有些是既涉及内容也涉及形式的:

--根据这些特点和几年来的经验,今后在工矿企业职工教育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应该强调“结合生产,统一安排,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等原则(中央批转林枫同志关于当前工矿企业职工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报告,1959年3月31日);

--按照“多种层次、多种规格、多种形式”办学的原则(教育部:关于中学在职教师进修大学本科课程有关问题的意见,1983年6 月30日)。

第三类是关于教师的:

--根据“以民教民”的原则,广泛动员识字的人利用业余时间教不识字的人(教育部党组:关于第一次全国农民业余文化教育会议的报告,1954年12月28日);

--教师的来源,主要的是从农民群众中“就地取材,自行培养”(杨秀峰部长在全国农村教育和业余教育工作电话会议上的总结发言,1959年12月29日)。

第四类是关于领导、管理体制和思路的:

--领导关系方面,必须实现“政府领导、依靠群众组织、各方面配合”的原则,以达到统一领导、分工合作,将工作做好的目的(马叙伦部长关于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的报告,1950年11月10日);

--各部门和各地区应当按照“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统筹规划、全面安排、分工协作、加强领导的原则,根据需要和可能的条件,积极而又稳步地发展函授和夜校教育(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全日制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函授、夜校教育工作的通知(草案)”,1963年1月19日);

--要按照“加强领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通力协作”的原则,改进领导管理体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1981年2月20日)。

还见到一条关于事业发展方针的:

--各院校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积极挖潜与量力而行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初步方案(教育部:关于重新研究函授部、夜大学发展规模的通知,1984年8月30日)。

意思大体相同、文字略有差异的“原则”表述还有一些,不一一列举,此外,未冠以“原则”字样、带有原则性的提法也是存在的,本文不再涉及。

二、“原则”的性质和特点

原则一词,一般解释为言或行所依据、所遵循的法则或标准,而这法则或标准。应是由一定的理论或方针作基础或作指导的,是对实践经验加以总结的产物,是事物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反映,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具有体系形成晚、涉及社会面宽、管理方式、办学形式、教育规格多样:内容针对性强,教学效果体现直接、迅速等特点。在它的办学活动和管理活动中,蕴藏着很多的客观规律需要我们加以考察、总结和认识,以保证成人教育目的的实现,高质量的取得和高效益的发挥。然而,应当说,迄今为止,这种考察和总结都是不系统、不完整的,因此对其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的认识也是不深入、不透彻的。这样,这些由教育行政部门在自身的实践中和在基层教学人员、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果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原则”就更显得弥足珍视。

参照原则共有的特性,具体分析以上援引的条文,我们可以给这些“原则”作如下的定位:

它们是依人们的认识程度对成人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概括;

它们是成人教育行之有效的办学、教学和管理经验的总结;

它们是一定时期的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某项政策精神的浓缩和口号化。

正因为它们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它们就又有了如下的特点:

稳定性--除了个别为配合一时之尚提出的原则时过境迁就不再被提起了,多数因体现了一定的规律性故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定性,它们不断被援引,有些建国初期提出的,现在依然适用。

指导性--因为它们是方针、政策的体现,又是经由领导机构或领导人提出的,故其均具有行政上的指导意义,要求在工作中加以贯彻、遵循和体现。

宣传性--这些原则中的一部分所反映的内涵和思想,既明确又模糊,所谓模糊,指缺乏具体把所的尺度。因此,与其说它们是为了让人执行,毋宁说是用于宣传政策、启迪思路、引导认识、统一思想的。

三、对“原则”的分析与评论

这些原则不是一时为一事由一个人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来的,它们是历史的积累与凝聚,因此,我们有必要站在成人教育发展的新高度上对它们作一番分析与评说:

--教育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文革”前和“文革”中,提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改革开放后,提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服务”与“依靠”反映了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本质特征,成人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鲜明,尤为突出。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等。作为最重要的原则,将贯穿全部成人教育发展史,颠扑不破、历久常新。

--“学用结合”有两种情况:“学以致用”是一种情况,“做什么,学什么”又是一种情况。“做什么,学什么”,从正面说,有积极作用。“将学”与“正做”一致,能保证因为实践基础而学得好,还能保证学了就能用,知识迅速转化成生产能力和工作效率。但在现代社会中如将其绝对化,也会有反面作用--将限制人们更广泛地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为人们重新选择职业造成障碍。现在,我们既有“做什么,学什么”的岗位培训,也有“做一学二眼观三”的转岗培训,增加了就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活力。

“按需培养”和“因材施教”,反映了教育所要适应的两个方面:教育要为之服务的社会的需求和教育的对象--受教育者自身的条件,两方面的相互结合与对两者的兼顾,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课题。而长期以来,后者似乎不太能够顾及到,我们的成人教育在微观领域“精细”和“灵活”方面还有所欠缺。

--“质量第一”。这是对一切教育的要求,也是或者说更是对成人教育的严肃要求。对社会而言,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的毕业生才是合格、有用的人才;对成人教育自身而言,没有质量也就没有数量,没有效益,甚至没有存在的意义。质量一直是成人教育的生命线,需要牢牢把握,永不放松。

--“讲求实效”。同样是成人教育的突出特点,成人教育正是以其“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以其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而受到用人部门和学习者,受到全社会欢迎的。实效,应该是质量、效益、活力和特色的统一。

--“少而精”这一条。近年来因强调学历教育的正规化和技能培训的系统化而不大被提起了。实际上,这是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以及授课、施教的理想状态。它的反面,“多而无当”与“少而粗疏”也是一直存在的。不过“少而精”即少而不缺、少而够用、内容虽少却都在关键处确实不易把握。需要对需求详加了解,做到胸中有数并对知识本身加以科学的提炼。精的东西表现在量上总有少的特点。而这正是在职成人所需要和易于、乐于接受的。

--“灵活多样”、“以短期、业余为主”,反映了社会对成人教育提出的应最大限度地方便从业人员学习的要求。成人教育的对象是从业人员、成年公民,他们一般均肩负着工作、生活和学习三副担子。成人教育不仅要保证他们学了有用,还要使他们学得了,尽量避免工学矛盾,尽量使他们有多种选择以便于安排。这样,《宪法》和《教育法》赋予公民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力才能实现为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成人教育事业也才能兴旺发达。

--“统一安排”、“分批分期”。讲的是成人教育用人部门对职工和工作人员学习、进修、培训安排的计划性。在计划经济时期,职工参加学习多属公费,相当部分要占用工作时间,因此,必须分批分期作统一安排。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习的动力机制增强了职工参加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参加学习和培训的人员中,自费、业余、属于个人行为的比重越来越大。故此这两条已有所淡化。

--“就地取材”、“以民教民”。指的多是扫盲教育的教师,这与我们发展中国家办大教育的现实。与文盲绝对数量仍较多且主要分布在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情况有密切关系。目前在扫盲工作中提出的“有文化的都来教”的口号和号召。也正是这样的原则的体现。

--“政府领导、依靠群众组织、各方面配合”和“统筹规划,分工负责”的原则。前一条涉及办学和管理体制,后一条反映了管理的思路。它们可以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办学和管理制度。前一条始见于1950年,后一条始见于1963年,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的“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学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的格局和建立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国家教委加强统筹规划和思路一脉相承。从中既可见其源头之远,亦可察其发展道路之曲折、艰难,主要是长期以来总是在“放”和“收”之间摆荡、走极端,“政府领导”、“统筹规划”与分权放权、“分工负责”之间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

--“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积极挖潜与量力而行相结合”, 这是1984年教育部重新研究函授、夜大学发展规模时提出的。当时函授、夜大学尚未完全改变“文革”前“附设”于高等学校的地位。提法是“依托”普通高校,利用日校师资、设备和管理力量方面的优势举办,故有“挖潜”之说。1987年《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暂行工作条例》(夜大学适用)颁布以来,函授、夜大学具有了“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的地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和函授、夜大学等成人高等教育成了生长在高等学校这一个“人”身上的两条“腿”。故挖潜的提法已不再使用。但作为一种求实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既要努力满足社会对办学的需求又要考虑实际具有的办学条件。既要努力创造条件,又不能超越客观条件的限制盲目发展。则一直是成人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中应遵循的方针和原则。

四、历史发展中构筑起的成人教育基本规律、基本原则框架

总结成人教育四十余年来的发展,将上面提到的原则和近年来总结出的新的经验加以综合,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条,作为发展成人教育必须加以遵循的基本规律、基本原则的框架和轮廓:

--成人教育要坚持按需办学、按需施教。保证学用结合,以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为根本宗旨;

--成人教育要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自己的特色;

--成人教育必须动员和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举办,取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成人教育必须因时、因地、因对象制宜。灵活多样,以短期为主,以业余为主;

--成人教育必须以质量求生存,以效益求发展;

--成人教育必须建立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办学单位充分自主权相统一、相协调的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发展与约束机制。

标签:;  

浅析成人教育的“原则”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