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子期刊的开发与利用_图书馆论文

网络电子期刊的开发与利用_图书馆论文

网络电子期刊的开发与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期刊论文,电子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03)04-0164-03

网络电子期刊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出版物,它的出现改变了学术沟通的方式与期刊出版的流程。它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电子邮件或文件传输方式将期刊的文本及时送到用户个人计算机上,更好地体现了期刊内容新颖、出版迅速的特点,被图书情报机构寄予厚望[1]。它对读者利用最新信息资料提供了一条快捷的通道,以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进入了人们的科学研究活动中。面对日益增多的网络电子期刊,如何开发利用则是图书馆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

一、网络电子期刊的特点

1.体积小,信息存储量大

电子期刊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产物,它完全脱离了传统的纸张介质,而将信息存储在磁盘上。一张3.5寸软盘能容纳72万个汉字,相当于360页16K印刷型期刊。一张光盘容量可达550MB,相当于50万页的印刷品,两张直径为30cm的光盘,就可容纳世界名著300部。而网络电子期刊主要是通过HTMC及PDF两种格式“海量”存储并在网上发行,通过浏览器阅读,可节约大量存放空间[2]。

2.信息传递速度快

通常一份在网上发行的电子期刊在收稿48小时甚至24小时就可通过校园网、地区网及互联网在广大范围内供读者使用。人们可以利用电子期刊使论文在正式出版之前就得以流通,解决论文发表时滞过长的问题,能赶上或推进最新学科的发展速度。

3.检索功能齐全

无论是分布在网站上还是集中在某一站点上的网络电子期刊都可通过搜索引擎或查询系统进行检索,一般具有题名、关键词、作者等检索入口,检索结果大多为全文,如果具有超文本链接,还可获得许多相关资料,反映科学研究的内在联系;检索途径多,检索速度快,查全率与查准率都比印刷型期刊优越。

4.信息表现形式多样

电子期刊在保留印刷本的格式和外观特性之外,还具有连贯性、声像性、动态性和交互性,可显示逼真的图像、动态图形,甚至示范声音等,文本已不再是出版物的全部,图像、音频和视频则为期刊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能按不同读者的口味改变其显示方式,使刊物的内容更加直观、丰富、生动和形象,丰富期刊的内容和形式。

5.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电子期刊的出现,信息资源可以同时被多人使用。如入藏一套印刷型期刊,同一时间内只能被一个读者使用,而入藏该刊的电子版光盘,把它放到光盘网络上,就可以被若干个读者同时利用,加之电子图书馆的联机服务方式,使电子期刊比传统的印刷型期刊可以容纳更多的读者,从根本上解决了拒借率过高问题,从而真正实现了文献的资源共享。

二、网络电子期刊的利用途径

1.国内网络电子期刊的利用途径

国内各图书情报机构使用的主要是以下两种网络电子期刊:

清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6月开通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它来源于国内公开出版的5300种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的全文。累计全文文献860万篇,覆盖了理工、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科学与信息科学学科,并且各镜像站点通过互联网或卫星传送数据每日更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所有读者均可以直接上网使用的最新的知识信息。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了从1989年至今的8000余种期刊,500余万篇文献,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医药卫生、经济、教育和图书情报等学科,品种多,数量大,并提供按月更新的镜像服务。该库采用先进的光学扫描,压缩存储全文文献,在页面上与原文保持了一致。

2.国外网络电子期刊的利用途径

目前国际上大多数主要的期刊出版商建立了全文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并通过Internet提供服务。国内各大学普遍认可及利用的主要有以下六大全文检索系统和三大期刊网络版检索系统[3]。

六大全文检索系统为:美国UMI公司的ProQuest系统,美国EBSCO公司的EBSCOhost系统,美国LEXIS-NEXIS公司的LEXIS-NEXIS系统,美国IAC公司的Info Trac系统,美国West Group公司的West Law系统,美国OCLC公司的First Search系统。

三大期刊网络版检索系统为:①Elsevier Science电子期刊。这是一家设在荷兰的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学术出版商,其ScienceDirect是一个用于科学研究的网络数据库,涉及生命科学、物理、医学、工程与社会科学,收藏期刊1400余种,大部分期刊被SCI收录,质量较高。目前我国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设置了Elsevier Science公司的镜像站,用户可通过镜像站检索ScienceDirect数据库,检索途径有标题、作者、刊名、ISSN等,并利用Acorobat Resder软件浏览全文,全文以PDF格式提供[4]。②Academic Research电子期刊。这是美国学术出版社专为大学图书馆和研究机构设计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数据库,内含2400种综合性期刊和报纸,其中全文刊有1500种,收录了1971年以来的文摘和1986年以来的全文,主要检索途径有关键词、出版物和主题查询,以ASCII格式提供全文,其中为SCI收录的核心期刊有百余种。③Kluwer Online电子期刊。这是荷兰Kluwer Online出版的771种期刊的网络版,涵盖20多个学科专题,检索系统简便易用。目前我国已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建立了镜像站点,读者可通过该镜像站检索、阅览和下载全文。

三、网络电子期刊开发利用措施

1.提供高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根据网络环境下用户需求的变化,图书馆网络电子期刊服务应在服务范围、服务方式上有所创新。

(1)开辟网上电子期刊虚拟图书馆 虚拟图书馆是一种将Internet上某一学科的各种资源进行汇总及分类的服务器,利用这些虚拟图书馆,读者只需用鼠标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上轻轻一点,服务器就会自动与有关资料所在的网站进行链接,调出有关资料。图书馆的主页,既是用户了解Internet的第一窗口,又是用户进入Internet的最好入口。图书馆可以在自己的主页上,按本校学科的设置开辟网上电子期刊虚拟图书馆,提供Internet上具有免费服务、内容较好和网址较稳定的电子期刊的链接或引导,还可以直接把Internet上的电子期刊作为馆藏信息资源,编入本馆的馆藏目录。

(2)建立电子期刊镜像站点 图书馆可根据Internet上某些电子期刊的服务站点,在国内建立电子期刊镜像站点,将其数据库装载到本地服务器上,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减少读者检索等候时间和国际网络通讯费。

(3)完善电子阅览室 目前,我国务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实现了与校园网、Internet等的联网,并利用各种电子型文献尤其是网络电子期刊开展信息参考咨询和宣传辅导服务,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这个窗口,根据读者的需求,对网上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归类,尤其是对各主要网站以及新建成的网站进行跟踪,并对其作出恰当的分类与介绍,引导读者准确、迅速、方便地使用。同时,积极宣传图书馆新增的电子文献信息,对读者进行使用电子文献的辅导,吸引读者踊跃检索这些数据库,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

2.提供有特色、精品化的服务

特色化和精品化是图书馆配置信息资源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1)在网络环境下,地域的限制已不复存在 人们可以从任意一台电脑中阅览信息,也可以通过链接而存取相应的文件和信息。人们不一定到就近的图书馆来获取文献,因而某一地域形成的文献集散之地已不存在。人们更愿意访问那些信息量大,质量较高,服务优良的图书馆,而且更加重视图书情报机构所提供的网上信息的浓度和质量。读者一旦进入自己的业务中,就不再寻找替代品。面对这种变化,图书馆在期刊资源建设中就必须强化精品意识。

(2)电子文献的开发应遵循外购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要完成本馆书目资源和馆藏资源的电子化工作,针对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建立馆藏文献数据库、专业期刊数据库、最新专题目录等二、三次文献数据库等,这是馆藏电子资源的基础。其次,对自己有特色的文献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建立某个领域的数据库;根据学科需求进行定题跟踪服务,建立馆藏特色数据库,这样不仅可以获得符合自己需要的电子信息资源,还可节约经费,适应读者日益个性化的、体现其知识结构的信息需求。同时注意标准化问题,以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第三,充分利用网上资源,适度引进全文数据库和链接免费的网络系统,整合网上资源,方便读者使用。

3.增强用户使用网络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虽然网络能提供“海量”信息,但目前读者对网络知识和期刊信息资源了解甚少,缺乏网络检索能力。因此,必须指导读者熟练掌握检索方法,方便地利用这些网络资源,这就要求每一位图书情报人员去认真地推广和宣传网络知识。

(1)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图书情报单位首先要把包括认知信息、检索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和处理信息在内的使用、交流信息的能力,作为读者培训的重要内容。

(2)培养读者获取信息的技能 开设各类培训班和讲座,重点传授网络及计算机操作技能。特别是开好《文献信息检索》课,这是高校开展读者培训的基本手段。培训目标是熟悉专业,正确鉴别信息的价值,全面掌握网络检索方法,不断提高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3)培养读者获取信息的实际动手能力 主要是针对一些典型的信息源以及本单位特有的电子信息资源,培养读者基本的信息检索技能。

4.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期刊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具有查找数据库的能力,掌握网上搜索工具,有标引知识,懂得词汇控制方法,熟悉适用的检索策略和检索方法以及网络通信、信息获取、下载和信息处理方法等方面知识;能排除计算机及网络运行中临时出现的小故障;熟练掌握Internet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功能,能在网上完成日常的业务工作;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21世纪将是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化并长期并存互补、共同发展的时期,未来社会中印刷型期刊、电子型期刊将长期并存互补。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兼收并蓄,共同发展,根据可能,依据需要,强化特色的原则,多途径有针对性地对电子期刊进行收集与整理,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网络电子期刊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期刊信息的需求,这也是现代图书情报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收稿日期:2003-04-22

标签:;  ;  

网络电子期刊的开发与利用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