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言中的双语现象(一)_英语论文

世界语言中的双语现象(一)_英语论文

江河不择细流——世界语言中的双语言现象(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语论文,细流论文,江河论文,双语论文,不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国共同语与国际共同语

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今天还要添上一句:“登月球而小地球。”超音速飞机从地球上任何一个城市到任何另一个城市,都可以朝发而夕至。地球的确太小了,不能再说是“大地”,已经成为一个小小的村庄,叫做“地球村”。

孔子有弟子三千人,来自言语异声的四方。他对弟子们讲学,说的是什么语言呢?孔子周游列国,不带翻译。他向诸侯宣讲仁义,说的是什么语言呢?他不说本乡的“老山”土话,而说当时的“天下共同语”,叫做“雅言”。孔子的语言是“双语言”:雅言和方言。今天的地球村也需要一种东村西村都听得懂的国际共同语。但是地球村的共同语不是投票选出来的,而是由历史逐渐形成的。今天英语已经事实上成为地球村的共同语。300年来“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日落”了, 遗留下来一份遗产“英语”,正像罗马帝国瓦解之后遗留下来的“拉丁语”。“公历”失去了宗教特色,“米制”失去了法国特色,“英语”也失去了狭义的国家特色。

英语后来居上

英语不是欧洲大陆的语言,它出身岛国,后来居上。一次大战前,法语主宰世界。一战后,英语和法语平起平坐。二次大战后,英语凌驾于法语之上。

“英语”原意“地角语言”。5世纪中叶(中国南北朝), 欧洲大陆一个部落叫做“地角人”(Engle),从石勒苏益格(Schleswig,现在德国北部)渡海移居不列颠(Britain)。 他们的“地角语”(Englisc,古拼法)代替了当地凯尔特语(Celtic)。 于是地区称为“英格兰”,语言称为“英语”(English,现代拼法)。

1066年(北宋中期),说法语的诺曼底人(Norman)侵入英国,此后200年间英格兰以法语为官方语言。1350年~1380年间, 英语开始用作学校语言和法庭语言。1399年(明朝迁都北京之前),英格兰人亨利四世当上了英王,此后英语的伦敦方言成为文学语言。

英语在5世纪~6世纪时,用原始的“鲁纳”(runa)字母书写。 7世纪时(中国唐代前期),基督教从爱尔兰传入英格兰,英语开始拉丁化。拉丁字母跟英语的关系,好比汉字跟日语的关系。英语的拉丁化是很晚的,到中国唐代时候才初步形成。

英语不是先有拼写规则然后拼写的,而是在随意拼写中逐渐约定俗成的。15世纪(明代中叶),英语发生语音的重大变化。刚刚写定的文字无法系统地改变,混乱的写法流传下来成为今天拼写定型的基础。1588年(明万历年间),英国采用海盗的做法,用海上游击战术,以一群零散的小兵舰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此成为海上第一霸主。此后几百年间,英国建立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被称为“大英帝国”。英国打破历史传统,努力开创新的历史局面,在政治上开创民主制度,在经济上开创工业化生产方式。这两个开创改变了人类历史,使英语在全世界语言中独占鳌头。

英语虽然拼法不规则,但是同一个语词有一定的拼法和读音,例外只是少数。语法比其他欧洲语言简单。英语从四面八方吸收有用的外来词,江河不择细流,成为词汇最丰富的语言。

社会语言学有一条“滚雪球原理”。英语滚成如此庞大的雪球,不只是英国一国的力量,还有美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共同力量。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成为现代大国的美国,不仅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并且在战后开创了信息化的新时代。英语的流通扩大,其中美国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起源于美国的多媒体电脑和国际互联网络,不断造出以英语为基础的新术语。信息时代,英语词汇迅速扩大,英语通过电视和电脑,正在倾泻到世界各个角落。

法语地位下降

一次大战前,法国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法语是国际的通用语言,国际会议几乎都用法语。当时,不会法语就难做外交官。直到如今,邮政领域还在某些国际事务中使用法语。可是,一次大战中法国失败,后来由于美国参战,才转败为胜。1922年,举行华盛顿会议时,美国有礼貌地跟法国商量,可否在会议中同时用英语。法国不好意思说“不”。这一答应,改变了语言的国际形势。

二次大战中法国再次失败,又由于美国参战,然后转败为胜。成立联合国时,议定以“英、法、西、俄、中”五种语言为工作语言,后来增加一种阿拉伯语。联合国原始文件所用语言,英语占80 %, 法语占15%,西班牙语占4%,俄语、中文和阿拉伯语合计占1%。法语的应用不到英语的1/5。今天多数国际会议,名义上用英法双语,事实上只用英语。

二战后,范围仅次于英帝国的法帝国也瓦解了。法国利用法语为纽带,团结原来的殖民地,组成一个“法语国际”推广法语,跟英语作斗争,这是法国的重大国策。为此,法国设立国家法语委员会,由总统直接领导。法国规定,在法国销售的外国货物及其广告必须用法语。法国表示愿意对以法语为第一外国语的国家或地区给予津贴和帮助。

可是,历史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印度支那三国原来是法国殖民地,通行法语,由于准备加入东盟,都放弃法语改用英语。有报道说,越南从国家主席到一般公司职员,人人都在学习英语。柬埔寨的大学生上街游行,要求学习英语。印度支那的第一外国语由法语变为英语,这是“法语国际”的重大挫折。

最近又发生新的不利于法语的情况。从法国殖民统治下赢得独立的阿尔及利亚,宣布从1998年起,学校改英语为第一外国语。法国一向把阿尔及利亚当做自己的一个省份看待,这里也要改用英语,那是心腹大患,使法国难于忍受。“法语国际”只剩下半个“法语非洲”了,据说那里也在酝酿改学英语。

法语的失败,大概是因为:法帝国的地区和经济实力原来比英帝国小;英国有美国作为英语的强大“继承国”;两次大战中法国由于英语国家的帮助才转败为胜;信息化时代的科技新术语大都来自说英语的美国,法国的科技力量无法相比。这些原因非短期所能改变。

德国的语言政策跟法国很不一样。德国商人乐于用英语做生意,这样能多销货物;德国科学家乐于用英语发表论文,这样能有更多读者。德国人说,我们争效果,不争语言。在欧洲,法语人口和德语人口的比例大约是7∶9,法语人口少于德语,但是相差不大。欧洲各大企业在业务中使用的语言,除英语之外,原来使用法语超过德语,但是1996年的调查说明情况改变了,德语超过了法语。可见,法语的国际流通性正在萎缩。法语是否会从一种国际语言萎缩成为一种国家语言呢?这是法国的重大忧虑。

不过,法国没有认输,还在乐观地继续斗争。其实,法国没有人不学英语,法国本身早已是双语言国家了。(待续)

·编者谈作者·92岁的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被他13岁的干外孙女称作“新潮老头”。他早年从事经济学研究,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工作会议后转向语言文字学研究,大力倡导中国语文的现代化。他是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教授,也是唯一健在的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者。今天,他仍在为中文信息处理的拼音化而努力。周先生认为“凡事要有世界的眼光,才能不走别人已走过的弯路”。

标签:;  ;  ;  

世界语言中的双语现象(一)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