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研究论文_李振,胡冰冰

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研究论文_李振,胡冰冰

李振 胡冰冰

华中公路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摘要:为了确保公路路线的质量,提高其安全性,必须要在进行公路路线设计工作时,充分将自然地理等客观因素和公路施工建设要求全面结合起来,以此为基础来开展路线设计工作。在拥有了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再运用科学的公路施工技术进行具体的施工任务,就能够不断地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使其成为安全性和运行能力兼具的优质工程项目,从而能够为人们安全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公路设计;交通安全;策略

1公路设计中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1.1平面线形的影响因素

平面线形公路的最典型代表便是直线形公路,有国外技术资料曾提出过:一次性直线路程的最远距离在短于3min行程的情况下对行车安全最为有利。对于当今的高速型公路工程,如果按选择最高时速120km/h核算,3min的行驶路程是6km。但是通过对我国平原区域高速公路网的考察得知,很多局部路段的一次性直线式延伸距离均超出了6km,有的甚至超过10km之上。如果直线形公路区段过长过远,将直接对司机的驾车安全体验造成影响,直线区段过长,景观也会相对单调,司机很容易出现审美疲劳,精神懈怠,甚至会短时间打盹,一旦出现开车精力不集中,在遇到紧急状况时便容易手忙脚乱,判断失误,甚至引发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

1.2竖向曲线形的影响因素

竖向曲线形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竖向曲率半径与司机的视野范围以及视距是正相关关系,半径小视野范围也相应变小、视距极速缩短,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另外,竖向曲线半径短,会导致司机视线距离变化不连贯,当突然转换公路曲线形态时,驾驶者会产生悬空驾驶的幻觉,在这种幻觉里驾驶者很难去准确控制行车的方向。因此,公路结构的竖面曲线形态设计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方能确保行车的安全性:竖面曲线弧度具备应有的转弯半径;必须具备相应的长度,竖向曲线最短距离定不能低于3s的行驶车程。

1.3纵向坡形的影响因素

纵向坡形对行车安全性影响重大。如果纵向坡度变化过大,那么就会使得行车的速度变化过大,这样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上坡时会因坡度过大而导致车辆熄火,出现车辆溜坡的状况;下坡时若坡度过大,一旦车辆出现刹车失灵的故障,那么极易出现严重的交通事故。另外,如果纵向坡度过大,那么也会使得驾驶者控制汽车的难度增加,如果碰到紧急情况,也极容易出现交通事故。

1.4视距变化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出于行车安全的考虑,驾驶者在驾驶汽车时必须要保证车辆前方视野宽广,这样可以及时躲避前方迎面车辆或者障碍物,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而必须要看到的这一段短的距离便是驾驶视线距离,简称视距。在驾驶过程中驾驶者应保证最短行车视距。较好的视距条件有利于驾驶者随时观察路面情况,正确控制行车方向和速度,更为重要的是,视距条件也决定了驾驶者是否有足够的有效的操作时间。如果视距过短,那么极其容易出现下面几种交通事故:弯道行车时,树木和建筑物很可能遮挡弯道内侧行车视距,驾驶者的视野受到影响;凸形变坡路段行车时,尤其是上下坡连接处的竖曲线,很容易阻碍驾驶者的视线,也极易出现交通事故。

1.5隧道的道路设计

隧道口作为连通高速公路敞开段与隧道半封闭段的咽喉位置,也是事故频发路段,事故频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事故多发于夜间;驾驶者不熟悉路况;隧道内随意超车停车;雨雪天气导致的路面湿滑等等。事故主要是由于三个因素造成的:隧道断面与道路断面宽度有突变、道路光照强度有突变、道路限速有突变。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隧道外的道路断面宽度与隧道内宽度突变明显,隧道外护栏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反而起到了误导的作用,且与隧道内壁并没有进行过渡连接设计,造成隧道外侧墙外露,外侧墙面没有设置防撞设施,导致车辆与墙面正面相撞,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另外,隧道内外光照强度渐变设计与依次渐变限速设计,以及隧道口路面抗滑设计。由此可见,道路的勘探、设计和施工等环节,都应该将安全摆在第一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公路设计当中安全因素考虑的注意问题

公路工程设计环节中,在安全要素确定之后需关注公路建设的安全稳固性。在公路工程建成后其本身需满足多项指标要求。在具体实施设计的环节中,要努力实现公路工程的本身结构强度、稳固性以及持久性,另外,要实施好公路两侧防撞栏的结构设计,而且此种设计内容需周密考量路上人车通行的绝对安全性。其设置于路旁的防撞栏仅在其本身性能完备的情况下方可真正起到防范车辆通行出现肇事的功能,所以务必要选取高度及强度品质均合格的防护栏金属材料。而且在此基础上,路上的灯光照明功能也是一项需要慎重考量的重要安全内容,因为夜间行车由于光亮度的欠缺更容易出现交通肇事,足够的照明能够有效抑制车辆通行中交通肇事的发生。公路设计中,在进行安全因素考虑时还要保证公路建成后的适用耐久性和经济合理性,公路的修建就是为了适用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对于公路路基宽度的设计是否满足现在甚至以后的交通流量至关重要,同时公路建成后需具备持久性,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不仅要因地制宜,还要能够就地取材以方便施工。

3公路安全设计技术措施

3.1在设计公路时,不仅需要考虑安全因素,还需要全面重视可靠性

在公路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具备较多优势特点。因此在实际设计期间,要全面考虑公路建设完成之后的持久性,强度以及稳定性,还需要合理设计防撞栏,注重车流与行人之间的安全。防撞栏杆的质量优劣性与交通事故发生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关联性,所以在实际建设期间需要选取优质,高强度的防撞栏杆。其次,还需要注重公路设计当中的照明设计,为了避免夜间发生较多交通事故,需要全面考虑照明的重要性。尤其体现在主要交通干道,如果公路上行车比较多,则需要全面借助照明设施的防护作用,与此同时,在夜间还需要设置较多鲜明的交通标志,考虑地震多发区以及复杂地形区域的公路设计,需要做好相关防震措施。

3.2在设计公路期间还需要注重耐久性和适用性

修建公路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要求。因此在设计公路时需要注重路基宽度,该设计内容在较大程度上对公路交通流量产生影响。其次,需要加强公路使用那就行,需要通过实验验证公路的负载能力,在实际实验期间公路不能出现宽裂缝和严重变形情况,所有指标都需要符合设计和建设标准才能投入使用。此外,在设计公路时,还需要注重紧急疏散功能。在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能够有效避免交通堵塞情况。还需要配备相关基础设施,例如通讯设施等,避免公路行驶期间存在无通信情况。

3.3在设计公路时还需要考虑经济合理性问题

在实际设计期间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定,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既要按照公路施工的实际特点,还需要考虑到就地取材的方便性,这样能够全面做好施工建设工作。在实际设计建设期间综合考虑各环节问题,才能有效提升公路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在设计公路期间加强注重后期运营维护工作。如果需要维修公路,需要确保其他交通不受影响,如果在维修期间出现不可抗力,导致其他交通受到影响,应当尽量缩短公路维修时间。其次,在设计公路时需要有效测量其地理位置,最大可能的选择在较好地质条件区域进行施工,这样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

4结束语

总之,在公路工程设计中,对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以及在设计环节中需要重视的安全因素均给出了明晰的阐释。现阶段,我国的交通安全事故变得日趋严峻,必须要做好源头上的控制,切实实施好公路设计的管理和完善过程,从而为充分应对更大的交通压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慕恩昭,李伟轩.论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探析[J].农家参谋,2017,22(14):204+155.

[2]连乐珍.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7(13):157~158.

[3]董亮亮.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11):177.

论文作者:李振,胡冰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6

标签:;  ;  ;  ;  ;  ;  ;  ;  

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研究论文_李振,胡冰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