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机遇:中国报业:中国加入WTO对国内报业的影响分析(下)_wto论文

WTO机遇:中国报业:中国加入WTO对国内报业的影响分析(下)_wto论文

WTO:中国新闻界的契机——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国内新闻界的影响(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界论文,世贸组织论文,契机论文,中国论文,中国加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规模化集团化经营迫在眉睫

中央最近明确宣布新闻媒体全部隶属国有,不允许实行股份制,不允许涉外资本介入。但国外媒体巨大的资金优势、一流的管理水平却对国内媒体构成压力。《中国计算机报》作为第一个被捅开豁口的媒介,让人们从中看到了国外媒体经营的全新观念和强大竞争力。据透露,美国《财富》杂志也通过在上海举办《财富》论坛为条件换取了在国内创办《财富》中文版的许可。从种种迹象看来,国内媒介目前相对轻松的竞争并不是一块永远宁静的港湾。纯粹就实力对比看,国内媒体竞争力非常弱,资源浪费严重,重复建设现象突出,规模效益差,发行在百万份以上的报纸屈指可数,电视媒体自己制作电视节目能力低,多以克隆境外节目争取短时喝彩。目前媒体主要靠广告吃饭,一些与媒体相关的文化产业更是步履维艰。随着中国加入WTO, 外国的文化产业必然要对传媒的集团化经营造成一定的冲击,如果不尽早行动,国内媒体将不得不退缩到只能靠广告一条腿走路。

出于对媒体经营散乱差和加入WTO后国外压力的危机感, 近年来中央特别加强了对媒体的整治管理力度。1994年新闻出版署在杭州会议上形成了我国关于组建报业集团的指导性文件,到目前为止, 已成立了7家报业集团。最近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规定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原则上不办机关报,其中内容重复的予以合并,发行量在3 万份以下的予以撤销,从明年元旦起,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继续办的报纸一律自负盈亏,不再由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发行征订。这些措施对国内媒体提高竞争力无疑指明了正确方向,但有一点必须看到的是,国内媒体兼具意识形态和产业经营两种性质,作为前者它是受保护的,但作为后者,媒体却要在加入WTO后面向市场,接受市场考验, 担负着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使命。如果不按市场规律办事,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不迅速提高业务水平扩大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在加入WTO后, 某些国内媒体即使不被外国媒体打败,也要被国内同行打败。

对舆论导向提出更高的要求

WTO 对中国新闻业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媒体作为一个产业的上述诸多方面,而且影响到媒体的业务、舆论导向等领域。纵观历史,每一次开放都对媒体特别是媒体内容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入WTO后, 国内媒介内容虽不至于发生根本变化,但经济新闻无疑要占更大的比例,财经外贸类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将变得更为抢手。媒体将开始更多地关注国际市场行情的变化和国际上的企业商情,国外企业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和对人的思想的撞击也会在媒介上得到更多的反映,“关广梅现象”式的议程设置和深度报道、探寻讨论式报道将会运用得更多,财经、电信、汽车、电脑之类的专版专题将会在国内媒体上更多地出现。经济的全球化对新闻工作者亦提出了挑战,它要求新闻工作者掌握更多的关于汇率、利率、税率、多边贸易规则、国际惯例、法律、知识产权、进出口等多方面的知识,能对错综复杂的新的经济现象作出敏锐的反映和深刻的分析。

WTO对媒介的导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加入WTO后,不少产业会受到冲击,由此产生许多矛盾,这时新闻媒体尤其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既要大量地报道国内企业勇于参加国际竞争到国外占领市场的优秀业绩和全新观念,又要客观地报道一些企业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事实;既要报道国外企业对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又要敏锐地发现这些企业入境后存在的问题、带来的隐患和负面影响。要积极、正确地披露那些保护主义、官僚主义、重复建设等非市场经济行为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等多方面不适应WTO的政治、经济体制上的问题, 以此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加入WTO后带来的利益格局调整, 冷静面对现实中的矛盾、困惑,并贯之以“团结、稳定、鼓劲”的高昂旋律,为中国在加入WTO后打开新的经济建设局面创造蓬勃向上的舆论氛围。

标签:;  

WTO机遇:中国报业:中国加入WTO对国内报业的影响分析(下)_wto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