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百货公司的战略调整与转型_市场营销论文

传统百货公司的战略调整与转型_市场营销论文

传统百货业必须进行战略调整与改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百货业论文,传统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00)11—0005—03

进入90年代后期以来,传统百货业总体上效益滑坡,迄今尚未完全摆脱困境。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560家重点百货商场的统计,1999 年商品销售利润下降1.8%;利润总额下降19.6%;亏损企业从1998年的140个增加到168个。随着国家扩大内需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到位, 今年百货业与整个市场趋势一样,开始复苏。但是,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尚未解决。我国百货业要全面焕发生机活力,必须从心态、观念、经营模式到管理技术,全方位进行战略调整、重组与改造。这是迈向21世纪要完成的一项历史使命。

一、调整心态,转变观念

针对我国百货业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正本清源。

(一)关于条条块块。长期以来,商业企业是政府部门的附属物,条块分割,并由此衍生出小本位观念。随着开放度的扩大,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始出现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的格局。它要求相关商业企业之间沟通、合作,以至联合、重组,实行规模化经营,以增强竞争实力,争取效益的最大化。顺应形势,政府部门要破除条块相隔的藩篱,企业要勇于跳出小本位圈子,从而为百货业的整体战略调整、重组,廓清种种无形障碍。

(二)关于市场安排。随着计划杠杆的逐步隐退,流通资源的配置日益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支配,企业必须增强市场意识,根据市场需求的走向,安排营运,要化大力气去深入全面了解市场,搞好定位,改善经营。

(三)关于工商关系。解放后一直把生产当“龙头”。生产推出什么东西,商业就卖什么,一切服从生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对生产有强劲的反作用,甚至是某种程度的决定性作用。我们要转换观念,由商业把握市场龙头,去指导和调控生产。将市场需要反馈给生产,使之按需组织商品制造。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百货业商品结构雷同化的矛盾。

(四)关于买方市场。经历了三十几年的短缺经济时代后,我国开始进入买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有些商家误认为是厂方“有求于我”。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或搞代理制,卖了结算,卖不出退货;或引厂进店、风险你担,我坐守场租。殊不知,从推进流通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买方市场不是给商家提供“卡”厂家的“机遇”,而恰恰是加重了商家引导厂家按消费需求调整品种结构,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市场的责任。

二、提高组织化程度,改革经营模式

当今新业态风起云涌,百货业为要争得必要的生存发展空间,必须告别传统,不断创新,在提高组织化程度、改革经营模式上做文章。

(一)大百货店的出路是:

1、实行经营大错位。先进地区大错位的成功做法,大致有这几种:(1)整个店的主要目标市场完全错开,组建不同类型的商厦。 如上海市中心商业区大店以流动消费者为主要目标市场,朝购物、服务功能齐全的都市型商厦发展;各区商业中心的百货店以周边社区居民为目标市场,商品经营逐渐与超市、大卖场、专业店拉开差距,突出服务功能和营销创新,塑造社区型商厦;分散在市级商业街规模相对较小的店以某个特殊人群或某一专业商品的购买群为目标市场,形成经营服务特色,构筑专题型商厦。(2)商品类别差异化。如你搞女装,我抓男装; 你经营空调,我汇集电讯产品。(3)商品地域品牌差异化。 如有的专门销欧美流行品牌货,有的大量引入港台韩产品。(4 )商品档次差异化。如有的以高档精品为主,有的以中低档为主。各地实践表明,要使大错位快速有序地实施,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行业协会的规划协调。完全听任自流,不易达到理想境地,对百货业尽快实现总体脱困不利。

2、组建大集团。这是议了好几年、 期盼已久的一项“重点工程”。各地促“工程”上马的路子是:(1)由政府出面,牵线架桥, 直接插手组合。(2)政府具体倡导,点明龙头企业,表态支持, 组织企业协调,按优势互补原则,自行联合。(3)开放产权交易市场, 或由行业协会举办企业家沙龙,创造企业接触的机会,条件谈妥,瓜熟蒂落。

3、调整为大型购物消费中心。随着超市、 大卖场等“一站式”购物场所的涌现,大百货店的一部分购物功能被取代。面对新业态竞争的挑战,有的大商厦不再局限于出售商品,餐饮、文化、娱乐方面的“休闲消费”,日益成为商家的卖点,企业转化为综合性的特色鲜明的大型购物消费中心,集聚了各种零售业态,融“百家”之长,是不同商品和商业服务功能的总汇。它一般以百货店、大卖场为龙头商店,配以专业店、专卖店,并设置休闲、娱乐、餐饮等项目。

4、加速连锁经营。传统百货要做大,也可以走连锁经营之路, 组织“联合舰队”。世界上大百货业都是搞连锁的。扩展连锁门店当然不能再照搬母体的一套模式。宜利用手上掌握的供货源,重点发展品牌连锁专卖;或搞人称“品类杀手”的专业连锁,即在某一品类上专而全,这一优势在竞争中有“杀伤力”。上海市商委今春已在全市百货业中大力倡导这一改革,通过行业协会贯彻落实。

5、传统企业与电子网络对接。 传统百货企业在发展了连锁店以后,有形的网络就可同电子网络联姻,扩大分销辐射范围。具体办法是:(1)和技术优越的网站联盟,把本企业的商品服务信息在网上发布; (2)网民网上看形,浏览企业介绍的商品实物照片、功能和价格, 企业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彼此双向交流,肯定购买意向。(3 )网民在就近连锁店看物,实地挑选。(4 )批量或大件由企业配送中心送货,或委托邮政特快专递系统提供物流能力。(5)货款由送货员收取,或接受银行提供的在线支付服务。

6、进行多元化经营。利用企业已经拥有的实力,发展其他业务,搞多元化经营。零售商业进入完全陌生的业务领域,容易失误,成功的多元化做法,一般主要是扬己之长,向不同的零售业态进军。如上海华联集团公司,既开百货店,又发展超市、便利店、专卖店、专业店、快餐店,并且相应配套,搞生产加工、配送中心,充分发挥出集团内部集约经营的优势。

7、内外贸并举。有些大百货店本来已享有外贸业务经营权。 在正式“入世”后,大企业争取搞外贸会更加方便。搞外贸大致有三条途径:一是运用与国内供货商的传统关系,组织具有竞争力的国产商品出口,在国外寻找总代理总经销,利用他们的分销系统,扩大市场覆盖面。二是充当外国品牌商品在我国国内的总代理或区域总代理,实行批零一体化经营。三是到国外选点,开设分支企业。

(二)中小百货店的出路是:

1、向大店靠拢,加盟大集团,或改组为大店的连锁点。

2、摒弃小而全模式,单品做全,专业上出特色。

3、拾遗补缺,把大店不屑做或忽视的业务项目揽起来。 比如中老年、婴幼用品、散装零食等大店一般少见。他们的空白点,就是中小店的亮点。集众多小亮点于一般,不难实现重放光芒的前景。

4、改为专门百货店。按某类人群或某种专门用途为主线, 汇聚其相关商品为大成。如妇女用品店、运动用品店、床上用品店等。

三、按市场经济要求,不断完善经营管理

改革经营模式,是为了给拓展业务营建高效的新载体。要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在经营管理技术方面勇于探索和创新,着重抓以下几环:

(一)搞好市场调查。百货业要改革创新,调整消费群定位、商品定位、功能定位,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必须先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市场调查一般可分为产品调查和市场需求调查两类。产品调查主要包括产品特征、性能、作用、生命周期以及价格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调查。市场需求的调查主要包括市场环境、市场价格、产品定价、销售渠道、销售方式、服务项目、竞争企业、以及市场需求量、消费者和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调查。其中市场需求量、消费者的情况等调查难度相对较大,但这恰恰是市场调查的重点,绝不能知难而退。如果企业自身力量不足,也可以委托“城调队”等中介服务机构代为调查。

(二)实行进销分离,集中采购。百货店是否搞进销分离,是百货业能不能实现现代化经营的核心问题。去年上海请日本能力协会给第一百货商店做发展连锁经营的专题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市一百”要搞连锁,就应把柜台出租改变为自我经营,在此基础上,实现跨店的集中采购。掌握相当大的批量供货源,这样才能支撑遍布各地的分销网络。这是传统百货业迈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三)逐步推广买断经营。搞买断确有难度,关键在于资金和分销能力。资金不足,无力买断;买断了不能及时销出,资金迟迟回笼不了,周转失灵,下一步就难以为继。武汉有个大商业集团他们以少量垫底资金起步,以第一批销售收入进一批货;第二批销售收入进第三批货。结果几百万资金能采购几千万商品。由此可见,只要做有心人,创造条件,买断经营是能办到的。

(四)开发定牌商品。开发定牌战略上要高瞻远瞩,有超前思维,能充分预测到消费者潜在的新需求,尽量采用科技新成果。战术上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梯度推进。要加强对产品的监督检查,使产销衔接得更完美。

(五)强化服务功能。21世纪的商业竞争,将不再是单纯的商品竞争,服务竞争的份量会日益加大。要从单纯销售商品向引导消费、开展个性化服务、宣传商业文化、普及商品知识、介绍科技成果等方面扩展。还要向商品的上、下游环节推进,如为特殊人群定制衣饰用品、代办贵重产品保险、代办车辆牌照等。通过百货商家的多项服务承诺,使消费者得到满意的享受。

(六)推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方式。根据著名商厦成功的经验,这套管理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相互配套。(2)实施全方位目标管理, 并层层分解到全体干部员工,使大家敬业爱岗,尽心尽力完成既定目标。(3)通过计划管理, 运用一系列组织、指挥、监督手段,调节经营活动,以保证纵横各环节之间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协调地顺畅地运作,最终达到既定总目标。(4)巡视管理,轮番到现场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5)全面进行数据管理,对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定位,均通过测算,以数据方式表述,从而能比较精确地掌握各项经营活动。在发达国家信息化进程已从商店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到零售业与批发业、生产厂家之间的导入联机系统,即电子数据交换(DEI)和电子订货系统(EOS),使订货和接受订货实现联机化和电子化。我们的百货零售业虽然大多数开始引入电脑,但其作用一般仅限于现场收银结账,简单报表的打字、存储。因此,在这方面企业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七)营造培育、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机制。现代市场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人才资源的竞争。人才的集聚有多种方法,可以培养,可以招聘,也可以引进。但能否留住人才,不能单靠优厚的物质待遇,更重要是要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以满足人才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最近一批留学生从国外回来投奔上海,并不是因为那里薪水比欧美高,恰恰是上海善于用人,委以重任,为其开展工作提供一切必要的软硬件,处处开绿灯,对他们产生了吸引力。在构筑“人尽其才”的机制上做文章,下功夫,应该是有心留住人才的企业办得到的。

收稿日期:2000—10—10

标签:;  ;  

传统百货公司的战略调整与转型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