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_杨艳红

杨艳红

(甘肃省临夏市人民医院 甘肃 临夏 731100)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果胶铋和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所选对象来源于2013年6月~2015年9月到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有74例,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按照随机表数字法将其划分成病例数一样的两组,即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7例,根据研究需求,两组患者均实施健康指导以及饮食调整,在该基础上对照组运用阿莫西林,研究组联合运用果胶铋和阿莫西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实施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经过数据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果胶铋和阿莫西林治疗慢性萎缩胃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高,推荐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果胶铋;阿莫西林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100-02

所谓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与腺体萎缩,数量不断减少,且胃粘膜变薄及粘膜基层变厚,或者并肠腺化生、幽门腺化生,又或者存在不典型症增生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表现多为贫血、上腹部隐痛、消瘦、嗳气或者食欲不振等[1-2]。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包含有一般治疗、弱酸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增加黏膜营养以及抑制胆汁反流与改善胃动力等。本院近几年来对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使用了果胶铋和阿莫西林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且良好的效果,现将报告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病例来源于2013年6月~2015年9月到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有74例,所有患者均满足中医学会消化病协会所制定的有关胃炎诊断标准[3],且经胃镜检查证实。患者和其家属均在知情同意下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各项医疗工作。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次研究排除伴有心脑肾疾病患者、合并胃肠道和消化道重度异型病变患者、资料缺失患者、对本试验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史患者、近期参加过其它临床试验和经系统治疗的患者。获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平均分74例患者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例数均一样,即均为37例。对照组37例中有21例患者是男性,16例患者是女性;年龄范围22~61岁,平均年龄为39.52±2.34岁;患者病程范围1~10年,平均病程为5.03±1.01年;研究组男性病例人数为23例,女性病例人数为14例;年龄区间为22~60岁,平均年龄为39.54±2.31岁;病人病程1~12年,平均病程为5.06±0.95年。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在平均病程、性别比例组成、平均年龄经软件的分析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由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药品为胶囊,规格为0.25g,国药准字号为H42022107,每次两粒,采取口服的方式服用,每天3次,在餐前使用。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阿莫西林和果胶铋进行治疗,其中阿莫西林的使用方式同对照组。果胶铋药品名为胶体果胶铋胶囊,由福建省泉州罗裳山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号为20123278,规格为50毫克,每次使用剂量为4例,每天4次,在餐前和睡觉前半小时使用。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实施健康指导以及饮食调理,帮助患者纠正以往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结合其病情变化对药物使用剂量进行合理地调整。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观察和分析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治疗效果评判标准

经病人症状表现及胃镜检查情况对治疗效果实施评价,参照卫生部所制定的胃炎诊断标准制定本次研究治疗效果评判标准,详细情况如下:(1)经治疗,患者症状表现基本消失,同时经胃镜检查见胃黏膜颜色为粉红,且腺体萎缩、异生以及肠化均恢复或者明显减轻表示显效;(2)治疗后,患者症状表现有所好转,经胃镜检查可见病变范围明显缩小,且腺体异生、萎缩以及肠化均好转表示有效;(3)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表现和胃镜检查结果变化不明显,或者病情加重、恶化表示无效[4]。

1.4 统计学方法

用专业统计学软件处理和分析本组试验所有数据,软件类型SPSS 20.0。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以t予以比较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比较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4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研究组总有效为91.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通过比较检验发现,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

注:和对照组对比,*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常见病因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因素、饮食习惯、体质因素、胆汁或者十二指肠液反流、放射、遗传因素、金属接触等,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要病因,大约有60~90%左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能培养出幽门螺杆菌[5]。

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阿莫西林作为一种常用青霉素类广谱抗生素,于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好,吸收好,同时不会受食物的影响,其有效吸收率能够超过90%左右,有研究报道指出,和克拉霉素相比,阿莫西林杀菌作用以及细胞穿透能力均比较强。果胶铋为复合物,使用以后能够在胃黏膜表层形成相应的保护性薄膜,且对胃黏膜上皮细胞产生一定的刺激,使其分泌黏液,从而达到保护胃肠道的目的。施倩就联合应用果胶铋、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联合应用果胶铋和阿莫西林的观察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均优于应用果胶铋、克拉霉素的对照组[6]。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和单用阿莫西林治疗的对照组比较,联合应用阿莫西林和果胶铋的研究组,疗效明显要好,总有效率可达91.9%,二者差异显著,P<0.05。

综上可知,联合应用阿莫西林和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推荐在临床中运用。

【参考文献】

[1] 王婷婷,张月苗,张学智等.荆花胃康胶丸联合PPI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4):3491-3495.

[2] 张晓慧,李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分析及临床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9):117-118.

[3] 马永英.川芎嗪、果胶铋、抗生素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9):78.

[4] 李泉中.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2):98-99.

[5] 王阳.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8):373-374.

[6] 施倩.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探讨[J].河南医学研究,2015,(1):86-87.

论文作者:杨艳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

标签:;  ;  ;  ;  ;  ;  ;  ;  

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论文_杨艳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