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硫营养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钾硫营养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王鹏[1]2003年在《钾硫营养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讨大豆施用钾硫营养的可行性及钾硫不同配比方式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两种试验方法,在施用氮、磷营养的基础上,盆栽试验设置单施钾(K)、单施硫(S)、钾硫配施(KS)及对照(CK)4个处理;田间试验设置K_0S_0(对照)及K_0S_(40)、K_(60)S_0、K_(30)S_(40)、K_(60)S_(20)、K_(60)S_(40)、K_(60)S_(60)、K_(90)S_(40)、K_(90)S_(60)钾硫不同配比方式9个处理;通过试验对大豆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产量性状、形态性状、产量和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钾硫营养提高大豆叶绿素含量。盆栽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K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提高效果最好,盛花期与对照持平,苗期和鼓粒期提高10%~11%;S处理各生育时期提高2.89%~3.9%;KS处理虽然苗期、盛花期含量低于CK处理,鼓粒期仅增加0.35%,但从干物质积累量明显提高的情况分析,钾硫配施促进了营养体的生长,引起稀释效应,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总量应是提高的。 钾硫营养增加大豆干物质积累。盆栽试验表明,钾硫单施及配施在各生育时期均能增加大豆干物质积累,以KS处理增加最为明显,在各生育时期增加率均是最高的,苗期增加42.4%,盛花期和鼓粒期增加26%;S处理苗期增加33%,盛花期增加3.8%,鼓粒期增加3.3%;K处理苗期增加33%,盛花期、鼓粒期均增加近1%。田间试验表明,大豆收获期地上部干物质(不含叶片)积累施用钾硫8个处理均高于K_0S_0处理,K_0S_(40)处理达到差异显着水平,其余7个处理均达到差异极显着水平,K_(90)S_(60)处理最多。 钾硫不同配比方式对大豆百粒重、每荚粒数变化的影响不明显;对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的变化影响明显。本试验表明,钾硫不同配比方式主要是通过改变单株荚数而引起单株粒数的变化,通过单株粒数的变化引起单株粒重的变化,最终引起产量的变化。盆栽试验表明施钾、施硫和钾硫配施均能增加单株荚数;田间试验表明K_(90)S_(60)、K_(90)S_(40)、K_(60)S_(60)、K_(60)S_(40)4个处理单株荚数与对照相比增加幅度均达到差异显着水平,以K_(90)S_(60)处理最高。 钾硫不同配比方式对大豆节数变化的影响不明显;对茎粗、结荚高度、底荚下节数和株高的变化影响明显。本试验表明,株高的增加不是由于节数增多引起的,而是节间平均长度的增加引起的,株高的增加使结荚高度、底荚下节数也增加,使结荚节数减少,结荚节平均每节结荚数减少。茎粗的变化随着钾硫配比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茎粗的增加株高并不增加,而是引起结荚高度、底荚下节数的减少。结荚高度的降低和底荚下节数的减少,能显着增加结荚节数。将底荚下节数作为形态性状指标,较结荚高度更能反映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施用钾硫能提高大豆脂肪含量,配施的效果大于单施。本试验表明,在配合施用各配比方式中,以K_(90)S_(60)处理提高最明显。为达到提高大豆脂肪含量的目的,硫的配比量应达到60kg/hm~2,钾的配比量应在60~90 kg/hm~2。 钾硫单施及配施均降低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大豆蛋白质产量。本试验表明,钾硫单施及配施的8个处理蛋白质含量均低于对照,蛋白质产量均高于对照。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论文 施用钾硫能提高大豆产量,钾硫配施效果好于单施,钾硫配比量多的处理高于配比量低的处理。本试验表明,如果同时兼顾产量和单位肥料投入的增产率,以K9054。为最佳配比方式;如果同时兼顾产量和脂肪含量及脂肪、蛋白质产量,以K9056。为最佳配比方式;如果同时兼顾产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以K6oS6。为最佳配比方式。

陈昆[2]2011年在《钾对水培大蒜生理生化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旨在设施水培条件下,探讨钾对大蒜生理生化特性、鳞茎和蒜薹鲜重及品质的影响,以便为大蒜合理施用钾肥提供参考。试验以金乡白皮蒜为试材,在Hoagland营养液基础上,设5个钾处理浓度(0 mmol·L~(-1)、3.0 mmol·L~(-1)、6.0 mmol·L-1、9.0 mmol·L~(-1)和12.0 mmol·L~(-1)),采用改良深夜流循环水培(DFT),研究钾素营养对大蒜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干鲜重和品质、以及对氮素、磷素和钾素积累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适当浓度K~+营养液可显着增加金乡白皮蒜苗期株高、假茎高、叶长、叶宽、根长及叶数,并以营养液K~+浓度6.0 mmol·L~(-1)时最佳,为后期花薹伸长及鳞茎分化、膨大制造和储藏更多的光合产物奠定基础;同时,此浓度下大蒜幼苗根系活力较高。当K~+浓度超过6.0 mmol·L~(-1)时,不利于上述指标的提高。2.在0~6.0 mmol·L~(-1)范围内,大蒜苗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随营养液K~+浓度的提高呈上升趋势,当高于6.0 mmol·L~(-1)达9.0 mmol·L- 1时则下降。在花茎伸长期及鳞茎膨大期,上述指标以K~+浓度9.0 mmol·L- 1时最佳。3.苗期叶片SOD、CAT活性以K~+浓度6.0 mmol·L~(-1)时最高,POD、APX活性在K~+浓度6.0 mmol·L~(-1)时最低;生长盛期叶片SOD、CAT活性以K~+浓度9.0 mmol·L~(-1)时最高,POD、APX活性在K~+浓度9.0 mmol·L~(-1)时最高。叶片MDA含量在苗期和生长盛期均以不施钾处理最高。4.钾对大蒜鲜质量有促进作用。一方面,钾能增加鳞茎横茎、瓣数,降低大蒜二次生长率;另一方面,钾素增加了大蒜蒜薹及鳞茎干质量、鲜质量。蒜薹干质量及鲜质量较不施钾处理增幅分别为195%~353.75%和201.69%~321.99%;鳞茎干质量及鲜质量较不是钾处理增幅分别为180.90%~258.85%和180.80~258.70%。各处里间以K~+浓度9.0 mmol·L~(-1)时上述指标最好。5.钾对大蒜营养品质产生显着影响。在K~+浓度0~6.0 mmol·L~(-1)范围内,苗期叶片及假茎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及大蒜素含量随K~+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并以6.0 mmol·L~(-1)时达最大,随后有所下降。在K~+浓度9.0 mmol·L~(-1)时,大蒜蒜薹及鳞茎可溶性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及大蒜素含量最大,较不施钾处理,蒜薹中分别增加67.0%、31.22%、79.38%和76.38%,鳞茎中增幅分别为91.51%、45.61%、91.47%和99.26%。6.适当提高营养液K~+处理浓度,对蒜薹及鳞茎氮磷钾的吸收及积累有促进作用,并以K~+浓度9.0 mmol·L~(-1)时蒜薹及鳞茎全氮、全磷、全钾最高。

郭昕[3]2013年在《土壤钾水平对大豆钾素积累分配及产量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又是重要的固氮作物,是蛋白、饲料和食用油的主要来源。钾是植物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与氮和磷不同,不参与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它主要存在于植物液泡之中,与植物的生理代谢、抗逆性以及品质的改善密切相关。针对不同钾水平的土壤,系统研究大豆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器官部位的钾素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产量的影响,探讨大豆生长所适宜土壤钾素水平,对拓宽大豆钾素研究思路和科学地施用钾肥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12年在东北农业大学香坊植物学实验实习基地进行,采用盆栽试验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盆栽试验设置6个土壤速效钾水平,分别为135.1、160.8、215.8、269.1、312.0、389.3mg/kg;田间试验设置叁个施钾水平,施硫酸钾分别为0、150、300kg/hm2,对大豆钾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及产量变化进行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大豆的不同生育时期,各器官钾素含量不同。大豆营养器官中钾素含量以苗期最高,随着生长发育进程的推进钾素含量基本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且荚果的钾素含量也有所下降;在大豆生育前期,叶柄和茎秆的钾素含量高于叶片和根,从鼓粒期开始至成熟期,荚果的钾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整个生育期大豆植株上部营养器官的钾素含量都高于下部营养器官,荚果上下各部位钾素含量相差不大。(2)土壤钾水平影响大豆植株钾素含量。植株各部位的钾素含量随土壤钾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其中叶柄和茎部的钾素含量受土壤钾水平变化的影响明显,土壤钾素水平较低时(135.1mg/kg~215.8mg/kg),钾素水平变化对大豆植株钾素含量有明显的影响,但当土壤钾水平较高时(269.1mg/kg~389.3mg/kg),大豆钾素含量随土壤钾水平的变化不明显;在生育后期,高钾土壤条件下钾素水平变化对荚果中的钾素含量几乎没有影响。(3)大豆的不同生育阶段,钾素的积累中心不同。大豆全生育期内,钾素基本是朝着生理代谢活跃的器官转移,生育前期叶部是钾素的积累中心,其次是根部;盛花期到盛荚期,叶片的钾素积累量仍然最大,茎部的钾素积累量也明显增加;到生育后期,大豆以生殖生长为主,钾素由营养器官向荚果中转移,荚果成为钾素的积累中心;到成熟期时,绝大部分的钾素积累到了籽粒中,而叶片、叶柄、茎部和根部的钾素积累量下降到最低。(4)大豆生育期内植株钾素的积累分配不同。随着大豆生育进程的推进,叶片中钾素积累量占全株钾素积累量的比例逐渐下降,始花期到盛花期,上部叶片和叶柄的钾素积累量都高于中下部,而茎部的钾素积累量则以下部较多;从盛荚期开始植株各器官上部和中部的钾素积累量都明显高于下部;生育后期营养器官的钾素向荚果中转移,绝大部分的钾素分配到上部和中部的荚果当中。(5)大豆钾素积累量在不同土壤钾水平下存在差异。在钾肥力低的土壤上(135.1mg/kg~215.8mg/kg),大豆植株各器官的钾素积累量均随着土壤钾素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到生育后期,当土壤钾素水平提高到215.8mg/kg左右时,荚皮和籽粒的钾素积累才有明显提高;在钾肥力高的土壤上(269.1mg/kg~389.3mg/kg),继续提高土壤钾素水平,大豆钾素积累量的变化没有低钾时明显,籽粒的钾素积累量在土壤钾素水平为312mg/kg左右时,不再随土壤钾素的升高而增加。在大豆始花期到鼓粒期,钾素不断由植株下部向植株上部转移,使上部器官的钾素积累量受土壤钾素水平变化的影响较小。(6)不同土壤钾水平,大豆的产量也不同。钾素对大豆产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土壤钾素水平的提高,产量有增加趋势,当土壤钾素水平提高到312mg/kg左右时,产量不会随土壤钾素的继续升高而增加;田间条件下,叁个供试品种均在施钾量为150kg/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施钾量无明显的增产作用。

杨美[4]2006年在《硼钼锌营养对油菜产量品质及其形成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以甘蓝型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硼(B)、钼(Mo)、锌(Zn)及其互作对油菜产量、品质及其形成的影响,同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硼水平对两个油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 在本小区试验条件下单施B显着增加油菜的每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单施Mo增加每株角果数,而单施Zn降低每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进而不同程度地影响籽粒产量。BMoZn叁者配施对增加籽粒产量最为有利,比对照增加68.0%。B、Mo、Zn两两配合以BMo增产效果最好,比对照增加66.8%,MoZn的增产效果较差。B×Mo×Zn和Mo×Zn有极显着的交互作用,而B×Mo和B×Zn没有交互作用。说明在本试验中B是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与Mo、Zn配施时B掩盖了Mo、Zn的作用。 2 油菜主花序籽粒的发育表现为籽粒干重先迅速增重后少量降低,而角果皮干重先增加后快速降低。含硼处理籽粒干重的累积速率明显高于其它处理,而其角果皮在前期累积多,后期快速降低,从而导致上述施硼处理显着提高籽粒产量的结果。说明施B有助于角果皮的营养物质及时向籽粒转移,从而促进籽粒的发育。 3 B、Mo、Zn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主花序籽粒的含油量,降低硫苷含量。单施B降低蛋白质含量,而单施Mo、Zn增加蛋白质含量。B与Mo、Zn配施时蛋白质下降不显着,而MoZn显着增加蛋白质含量。B、Mo、Zn配施对含油量和蛋白质有交互作用。单施B增加油酸含量,降低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含量,而单施Mo和Zn影响不显着,B、Mo、Zn配施的效应主要取决于叁者的平衡作用。其中BMoZn的含油量显着高于对照,而蛋白质、硫苷和芥酸显着低于对照,而且该处理的油酸最高,亚油酸和亚麻酸最低,说明BMoZn叁种微肥配施最有利于油菜品质的改善。 4 随着种子发育的进行,主花序籽粒含油量在花后迅速增加,43天达到最高;蛋白质一直缓慢增加,最终趋于稳定;而硫苷含量迅速下降并达到稳定。油酸在28天之前迅速升高,后期稳定增加;亚油酸、亚麻酸变化趋势与油酸相反;芥酸一直缓慢下降。B、Mo、Zn对品质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与最终品质的结果基本一致。 5 施用B、Mo、Zn增加苗期和盛花期地上部B、Mo、Zn元素的含量,缺B、Mo、Zn降低B、Mo、Zn的含量,进而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6 通过研究不同硼水平对两油菜品种(华双4号和中油821)籽粒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在硼用量为0.3-2.5mg/kg的范围内,两品种的每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随硼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产量也随之增加。当硼用量达到5.0mg/kg时,对油菜造成了毒害,每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降低,籽粒产量下降。两品种在缺硼和硼过量时的减产程度不同,华双4号对缺硼的反应较中油821敏感。 7 在适宜硼范围内,随着硼浓度增加两个油菜品种的含油量和油酸含量增加,而蛋白质、硫苷、芥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降低,油菜品质较好。当硼浓度达到

何春梅[5]2009年在《大豆钾、镁、硫不同配比施用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培育试验,研究了室温和保湿条件下钾、镁、硫不同配比对土壤pH、土壤有效钾、交换性镁、有效硫含量的变化特点;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土壤中施用不同配比的钾、镁、硫肥对大豆植株生长、营养含量、主要生理代谢、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指导K、Mg、S缺乏地区种植大豆施用钾、镁、硫肥提供科学依据。1.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钾、镁、硫肥加入土壤后,土壤pH值呈先上升再下降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且硫磺施用量是影响培育土壤pH值下降的主要因素。钾、镁、硫肥不同配比同样影响土壤养分固定率①钾、镁肥施用量一个高量,一个低量时土壤有效钾固定率降低;硫施用量低,可以降低有效钾固定率。②提高KNO3施用量有利于MgO的释放,并且MgO释放时间主要在第50-90天,第70天达最高值。③硫肥施用量为中、高量时,提高钾肥施用量有利于有效硫的释放。土壤有效硫固定率随硫施用量的增加固定率迅速下降。钾施用量为低量时,明显抑制硫的释放;钾施用量为高量,硫施用量为中量时,土壤有效硫的固定率最低,释放量最大。2.盆栽试验结果表明:①钾、镁、硫不同配比随硫施用量的增加大豆、株高、茎粗、根长及干物重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K2Mg1S2和K2Mg1S3处理干物重最高达87.06g/盆、85.08g/盆。②钾、镁、硫肥对叶绿素起作用的主要是KNO3和硫磺,施入高量KNO3,中量硫磺对提高大豆叶绿素效果较好。在钾、硫施用量相同时,K2处理的叶绿素总量在叁叶期、开花期、鼓粒期比K1处理分别提高了7.0%、2.2%、7.1%。在钾、镁肥施用量相同时,S2处理叶绿素含量在叁叶期、开花期、鼓粒期最高,比S1处理提高了2.6%、3.1%、3.0%;比S3处理提高了0.9%、1.8%、0.5%。③硫能增强大豆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但随硫施用量的增加,大豆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随硫施用量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大豆在盛花期和鼓粒期时,S2处理中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含量较S1、S3处理高,在盛花期、鼓粒期S2处理组大豆叶片硝酸还原酶平均含量分别比S1、S3处理提高了8.0%、8.4%和1.1%、1.2%。④大豆体内SOD、POD、CAT各种酶活性在盛花期时活性比鼓粒期时强且随硫施用量的增加,大豆体内SOD、CAT活性有下降的趋势,而POD却有上升的趋势。大豆体内SOD活性在硫施用量为S1时,盛花期、鼓粒期SOD平均含量比S2、S3处理组分别提高了0.4-0.5%,0.9-1.3%;而CAT比S2、S3处理组分别提高了1.6-1.8%,2.7-3.2%.而硫施用量为S1时,在盛花期、鼓粒期大豆体内POD活性平均含量比S2、S3处理组分别降低了1.8-4.1%,0.9-5.5%。⑤在土壤中施入低、中、高量硫肥,提高钾肥施用量,大豆植株体内钾浓度提高了,镁浓度却降低了;反之,提高镁肥施用量,大豆植株体内镁浓度提高了,钾浓度却降低了。由此说明在有施入硫肥的条件下,钾镁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但硫施用量为中量水平时,钾镁之间的拮抗作用相对较弱。综合考虑各处理大豆在生长过程中的长势,盛花期与鼓粒期的生理生化指标,产量及品质,初步认为K2Mg1S2配施比例最好,其次是K2Mg1S3与K2Mg2S2处理;较差的是K1Mg1S2、K1Mg1S1、K1Mg1S3处理。在我省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建议K+、Mg2+、S2-在大豆上的施用比例在1.0:0.2~0.4:0.5~0.8之间比较适宜。

昝亚玲[6]2009年在《黄土高原施用硒锌铁对作物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陕西永寿属石灰性土壤,碳酸盐含量和pH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中硒、锌有效性低。缺Se引起植物生长障碍及人畜缺Se病症较为严重。提高农作物微量营养对改善和满足生物体硒需求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永寿低硒区土壤为供试土壤,种植玉米、大豆、油菜和小麦,研究硒锌铁对作物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施硒锌结合叶喷铁时,玉米产量较对照明显提高73.8%,大豆提高58.9%。土施硒锌结合叶喷硒锌铁,玉米产量提高15.6%,大豆提高115.1%。2、施用硒锌铁,玉米籽粒氮含量明显增加,而磷、钾无明显变化。大豆籽粒氮无明显变化,磷、钾有所下降。3、施用硒锌铁促进作物对硒、锌、铁的吸收,以土施结合叶面喷施微肥对提高玉米和大豆籽粒硒、锌、铁含量效果最突出。4、土壤残留硒锌对作物产量的提高与作物轮作体系有关。玉米-小麦轮作,土壤残留硒锌没有表现出增加小麦产量的趋势,而大豆-小麦轮作,小麦生物量和产量呈增加趋势。5、玉米-小麦轮作,土壤残留硒锌有利于小麦籽粒对氮、钾、硫、钙、铁、锌、硒、铜元素吸收。大豆-小麦轮作,小麦对钾、硫、钙、铁、锌、硒、铜、硼的吸收增加,氮、磷、镁、锰吸收减少。6、施硒提高油菜角粒数,降低角果数、千粒重以及籽粒产量。施锌增加油菜角果数和角粒数,而千粒重下降,但产量提高24.8%。硒锌配施增加了角果数和角粒数,千粒重虽有下降,但产量仍增加27.7%。7、施硒提高油菜籽钾、硒元素含量。施锌促进油菜对钾、钙、镁、铁、锰、铜、锌、硼的吸收。硒锌配合施用促进钾、硫、钙、镁、锰、锌、硒、硼元素的吸收。8、施硒锌均促进油菜籽含油量提高,但使蛋白质含量略有下降,硫甙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芥酸含量下降幅度较大,菜油品质改善。

朱英华[7]2008年在《烤烟硫营养特性及其调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对湖南不同植烟生态区进行野外采样,系统研究了湖南植烟土壤有效硫及烟叶硫含量状况,烟叶硫与烟叶内在质量的量化关系。通过液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硫浓度下烤烟干物质积累和硫及其它营养元素吸收的动念变化规律,硫对烤烟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模拟酸雨试验,研究了模拟酸雨对烤烟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烟叶硫含量和产质量的影响。通过种植方式和烟草硫效率差异研究,筛选出了比较适宜的复种方式和耐硫基因型。具体结论归纳如下:1.湖南植烟生态区土壤有效硫和烟叶硫含量普遍偏高,平均值分别为34.74 mg/kg和0.849%。有效硫含量较高的土壤占80%,仅有20%左右在适宜范围内。烟叶硫含量仅有30%在0.20~0.70%正常范围内,70%烟叶硫含量超标,尤其是浏阳和宁乡植烟区的烟叶硫含量超过了1.00%。烟—稻复种连作田的土壤有效硫和烟叶硫含量显着高于连续旱作田,连续旱作田土壤有效硫和烟叶硫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30.42 mg/kg和0.704%,而烟—稻复种连作田的平均值分别为39.06 mg/kg和0.968%。在植烟年限1~15年之间,随植烟年限的增加,植烟土壤全硫和有效硫含量显着增加,植烟年限超过15年,植烟土壤全硫和有效硫含量趋于平稳。烟叶硫含量与烟叶内在质量的量化关系表现为:烟叶硫含量与总糖和水分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香气质、余味和评吸总分呈极显着负相关,与烟叶钾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与烟叶总氮、总氯和总植物碱含量呈正相关,但相关不显着,与香气量、杂气、劲头、刺激性、燃烧性、灰色、香味、总粒相物、烟气烟碱、焦油量呈负相关,但相关也不显着。2.在一定范围内供硫可以显着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及产量产值的提高。进一步增加硫浓度将使烤烟的株高、茎围、最大叶面积、节间距和根体积显着降低。液培试验的最适硫浓度为2 mmol/L,大田试验硫肥的最佳用量为50 kg/hm~2。供硫显着促进了烤烟硫营养的吸收。0 mmol/L和2 mmol/L处理促进了烤烟干物质积累和氮、钾、钙、硼、锰、铜、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2~4 mmol/L处理促进了烤烟磷、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硫浓度超过8 mmol/L烤烟的养分吸收显着下降。3.硫浓度为2~4 mmol/L和施硫量为50~100 kg/hm~2促进了烤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D)、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升高,降低了烤烟的气孔限制值(Ls)。2~8 mmol/L处理导致了烤烟的光合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qP)显着升高和非光化学淬灭(NPQ)显着降低。0 mmol/L和2 mmol/L处理根系活力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团棵期,16 mmol/L和32 mmol/L处理的烤烟叶片脯氨酸含量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在其它几个时期,则以8 mmol/L和16 mmol/L处理最高。2~4 mmol/L处理的烤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显着升高,SOD和POD活性则随硫浓度的升高显着升高,生长初期MDA含量随硫浓度升高显着升高,在生长末期处理间差异不显着。4.硫浓度超过16 mmol/L处理使烤烟叶片厚度显着降低,0 mmol/L处理烤烟叶片上表皮厚度显着升高,宽度显着降低。2 mmol/L处理烤烟的下表皮厚度显着升高,0~4 mmol/L处理的下表皮宽度显着高于其它处理。0~4 mmol/L处理的栅栏组织厚度显着增加,8~32mmol/L处理则显着降低,0 mmol/L和4~32 mmol/L处理的栅栏组织空隙度显着高于2mmol/L处理。0 mmol/L和8~32 mmol/L处理烤烟海绵组织厚度和空隙度及海绵组织与叶片厚度的比值显着降低。0 mmol/L处理的烤烟栅栏组织厚度与叶片厚度比值和栅栏组织厚度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值显着上升。5.pH≥3.5的轻度酸雨对烤烟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影响不大,pH≤2.5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_2浓度(Ci)、叶面饱和蒸气压亏缺(VPD)、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显着低于对照。pH 2.0处理的气孔限制值(Ls)显着高于对照。pH≥3.5处理的光合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qP)与对照差异不大,但pH≤3.0处理明显降低。对照的NPQ明显低于酸雨处理,而pH≥3.5处理的非光化学淬灭(NPQ)明显高于pH≤3.0处理。随pH值降低烤烟叶片的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H≤3.0处理的SOD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模拟酸雨使烤烟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随pH值的降低而显着降低。pH≥3.5处理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及糖氮比与对照差异不显着,pH≤3.0处理的显着低于对照。烤烟叶片硫含量随pH值的降低而升高,虽然处理与对照间差异不显着,但pH≤4.0处理已严重影响了烤烟的产量和产值,使其显着下降。随pH值的降低烤烟叶片厚度显着降低,pH≥3.5处理的栅栏组织厚度显着高于pH≤2.5处理。pH≤3.0处理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低于对照及其它处理。pH≥3.0处理的栅栏组织与叶片厚度比值显着高于对照,其它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着。所有处理的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都高于对照。6.四种复种方式对烤烟的农艺性状、淀粉和还原糖含量影响不大,烟—稻—绿肥和烟—玉米处理的总糖含量和糖氮比显着升高,超过了烤烟总糖含量和糖氮比值的正常范围。并且二者的烟碱含量较低,显着低于烟—稻和烟—稻—菜处理。烟—玉米处理的总氮、钾、钙、镁含量显着低于其它处理,而硫含量则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其产量产值也显着低于其它处理。在4中复种方式中,烟—稻—菜和烟—稻方式烤烟的总体表现较好,烟—玉表现最差。7.按照常规栽培方式种植的28个烟草基因型,仅有3个基因型的烟叶硫含量在0.20~0.70%之间,12个基因型的烟叶硫含量介于0.70~1.00%之间,13个基因型的烟叶硫含量超过1.00%。

刘中良[8]2010年在《硫对设施水培大蒜生理生化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旨在设施水培条件下,探究硫对大蒜生理生化特性、鳞茎和蒜薹鲜重及品质的影响,以便为大蒜合理施用硫肥提供参考。试验采用二个类型品种‘金乡白皮蒜’和‘金乡紫皮蒜’,在Hoagland营养液基础上,设6个硫处理浓度梯度(0mmol·l~-1、0.75mmol·l~-1、1.50mmol·l~-1、2.25mmol·l~-1、3.00mmol·l~-1、3.75mmol·l~-1),以深液流循环水培(DFT),研究硫对大蒜生物学特性、光合特性、鲜重和品质、以及对全氮、全磷、全钾和硫含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适当提高营养液中硫的处理浓度,可显着提高金乡紫皮蒜和白皮蒜的株高、假茎粗、叶鞘长和叶面积,为后期花薹伸长及鳞茎分化、膨大制造和储藏更多的光合产物。当营养液硫处理浓度超过2.25mmol·l~-1时,不利于上述指标的提高。2.25mmol·l~-1时根系活力最高。2.在0~2.25mmol·l~-1范围内,大蒜功能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随营养液中硫处理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至2.25mmol·l~-1时含量最大。叶片的光合速率在2.25mmol·l~-1硫处理浓度下最大,大蒜进入旺盛生长期处理间差异更加显着。POD、CAT、NR活性在1.50mmol·l~-1时最高,低于此浓度随营养液硫浓度增加而增加,高于此浓度则下降;SOD活性和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25mmol·l~-1时最高。3.硫对大蒜鲜重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硫增加了蒜头横径、降低大蒜二次生长指数;另一方面,增加了鲜重。紫皮蒜鳞茎鲜重增加32.82%~67.34%;白皮蒜鳞茎鲜重增幅为16.90%~51.10%。蒜薹方面,紫皮蒜蒜薹鲜重增加72.46%~141.86%;白皮蒜蒜薹鲜重增加了48.75% ~108.42%。各硫处理之间均以2.25mmol·l~-1处理最好,但是随着营养液硫浓度的增加,增加效果逐渐减小。4.硫对两品种大蒜鳞茎和蒜薹的营养品质均产生显着影响,且变化趋势一致。鳞茎和蒜薹中大蒜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以硫处理浓度2.25 mmol·l~-1时最高,而鳞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随着营养液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呈直线上升趋势。紫皮蒜和白皮蒜蒜薹中蛋白质含量以1.50mmol·l~-1硫处理浓度最高,分别比不施硫处理增加64.79%、63.81%。从而提高大蒜的营养价值。5.适当提高营养液中硫的处理浓度,对鳞茎和蒜薹中全氮、全磷、全钾和硫的吸收、积累均具有促进作用。在0~3.75mmol·l~-1范围内,硫对氮、硫的吸收和积累具促进作用,呈正相关。与磷、钾元素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硫可促进对磷、钾的吸收,过高则又抑制,对它们的吸收以2.25mmol·l~-1处理浓度最高,说明适当施硫有利于改善大蒜对主要矿质元素的吸收。试验结果显示:营养液硫处理浓度为2.25mmol·l~-1最好。

张明中[9]2014年在《番茄施硒的生理和品质效应及分子调控研究》文中指出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Mill.)是茄科蔬菜之一,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有较大的种植面积。硒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被誉为“生命的保护剂”。1988年中国营养学会已将硒列为15种每日膳食营养素之一,推荐硒的摄入量为50-250ug.d-1。如果摄入的硒量不足,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等许多病症的发生。硒对植物也有重要作用,适宜浓度的硒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为深入了解硒对番茄的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在紫色土壤上研究不同硒处理对3个番茄品种生物量、生理生化指标、番茄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与分布及Se含量的影响,本文还利用PCR分析技术,检测了番茄硒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了番茄硒调控的分子机理,以期为研究番茄的硒素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土壤施硒(5、10mg·kg-1)可以提高KT30和德福mm-8产量(干质量),而洛贝琪有所降低。土壤硒浓度5mg·kg-1时,KT30和德福mm-8产量最高,分别较未施硒处理增加了10.73%和2.61%。不同硒处理的番茄果实干重差异显着,以德福mm-8>KT30>洛贝琪。(2)施硒显着提高了番茄果实及根、茎、叶等器官中硒含量,土壤硒浓度越高,番茄各器官硒含量越高。土壤硒浓度10mg.kg-1时,KT30、德福mm-8和洛贝琪果实硒含量分别是未施硒处理的18.77、28.79、23.95倍,3个品种番茄果实硒含量顺序以洛贝琪>KT30>德福mm-8。番茄不同器官中硒含量不同,顺序为根>叶>茎≈最果实。随着土壤硒浓度的增加,硒有向茎、叶、果实等地上部器官富集的趋势。(3)施硒改善了番茄的生理特性,增加叶片中SOD和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在土壤硒浓度5mg.kg-’时,KT30、德福mm-8和洛贝琪叶片SOD、POD活性最高,较未施硒处理分别增加了84.94%、56.65%和12.46%,MDA含量分别下降了16.97%、13.27%和16.95%。随着土壤硒浓度的增加,叶片中SOD和P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CAT活性变化没有管规律。番茄根部也有类似的变化。(4)施硒改善了番茄的品质,提高了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还原糖的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硒处理增加了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KT30和洛贝琪均在士壤硒浓度5mg·kg-1时最高,然后有所回落;德福mm-8随土壤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土壤硒浓度10mg·kg-1时最高。硒处理降低了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含量,德福mm-8和洛贝琪均随土壤硒浓度的增加的降低,KT30在土壤硒浓度10mg·kg-1时较5mg·kg-1处理有所上升,但仍低于未施硒的处理。除了KT30和洛贝琪在土壤硒浓度5mg·kg-1时略有降低外,硒处理提高了番茄果实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硒处理也提高了番茄果实还原糖的含量,均在土壤硒浓度5mg·kg-1时最高。(5)施硒影响了番茄对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累积和分布。总体而言,施硒促进了番茄对N、K、Ca、和Mg元素的吸收,提高了这些元素在番茄各器官尤其是果实中的含量,降低了Fe、Mn、Cu和Zn元素的含量,施硒对P元素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因番茄品种和器官而异。(6)APR等6个基因在不同品种番茄及不同硒浓度处理之间表达水平不同。施硒抑制了APR在KT30和洛贝琪中的表达水平,对德福mm-8影响不显着。施硒促进了APS在3个品种番茄中的表达。CysD在KT30和德福mm-8中随土壤硒浓度增加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下降后上升,但施硒的表达水平低于未施硒处理;仅洛贝琪叶片中表达水平有所提高。除了德福mm-8在土壤硒浓度为5mg·kg-1时有所提高外,施硒降低了MMT在3个品种番茄中的表达水平。施硒降低了SAT在KT30和德福mm-8中的表达水平,但促进了在洛贝琪叶中的表达。施硒抑制了SMT在KT30和洛贝琪中的表达,而提高其在德福mm-8中的表达水平。

李冰[10]2003年在《大蒜的硒硫营养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田间和盆栽试验探讨了大蒜的土壤酸碱适宜性和高量施磷的协调作用,重点研究了单质硫肥对大蒜硫素营养的影响及硒硫配合土施或喷施对大蒜的营养品质效应。 (1)土壤pH值是限制大蒜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蒜适宜生长在酸性—中性(pH5.45~6.57)土壤中,且以中性条件最为适宜(pH6.57左右)。同时,比较强酸性条件与微碱性条件,微碱性土壤对大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形成的影响最大,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另外,高量磷(133.33mgP_2O_5/kg土)的供应,对大蒜的生长发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但相对于土壤pH而言不十分明显。 (2)大蒜能耐高浓度的硫素供应,不同供硫水平对大蒜的生长发育和硫素营养状况影响较大,大蒜株高、叶面积、经济产量(蒜头)和经济系数以中等供硫水平最高,而茎粗和生物产量则以高硫水平最大。在0~120kg/hm~2供硫情况下,蒜头全硫(TS)、水溶性硫(SS)和无机硫(Io-S)含量均随供硫量的增加而上升,小分子水溶性含硫氨基酸含量(Ws-S)以低硫水平最高,而大分子蛋白质硫含量(Wis-S)以中等供硫水平时最高,与大蒜素含量的变化一致。通过大蒜素含量与不同硫组分比率的关系分析发现,大蒜素含量与Ws-S/TS呈极显着的正相关(r=0.752**),与Io-S/SS呈显着的正相关(r=0.702*)。全氮含量与全硫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全磷含量以低硫水平时最高,全钾含量以中等供硫水平时最高。 (3)硒、硫及其配合土施和喷施对大蒜的矿质营养和营养品质(特别是药用保健品质部分)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大蒜蒜头收获后,分析测试了大蒜蒜头的10种必需营养元素和硒的不同组分以及蒜头新鲜品质(大蒜素、维生素C)。借助SPSS 10.0统计软件对大蒜矿质营养进行主成份提取(PCA)和因子分析(FA),通过对蒜头营养品质(大蒜素、硒组分和维生素C)与矿质主因子间的线性模型模拟,从大蒜营养的角度对各矿质主因子进行命名。以矿质营养因子得分为二次变量进行方差分析和不同处理间营养品质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硒硫配合土施通过对大蒜矿质营养的促进作用而改善了大蒜的营养品质,但对大蒜的风味品质(大蒜素)的影响则表现为随着硫水平的提高而表现为负效应。在土壤有效硒、硫供应比较充足的条件下,硒硫交互作用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1:4~8)才表现为正效应。同样地,硒、硫及其配合喷施通过对大蒜相应矿质营养的促进而改善了大蒜的营养品质状况,在土壤有效硒、硫供应比较充足的条件下,中低量的硒(20~40mg/LNa_2SeO_3)配合一定量的硫肥(2500mg/L(NH_4)_2SO_4)喷施效果最好,即硒硫比例大致为1:125~62.5时最佳。

参考文献:

[1]. 钾硫营养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D]. 王鹏. 东北农业大学. 2003

[2]. 钾对水培大蒜生理生化特性及品质的影响[D]. 陈昆. 山东农业大学. 2011

[3]. 土壤钾水平对大豆钾素积累分配及产量影响的研究[D]. 郭昕. 东北农业大学. 2013

[4]. 硼钼锌营养对油菜产量品质及其形成的影响研究[D]. 杨美. 华中农业大学. 2006

[5]. 大豆钾、镁、硫不同配比施用效应的研究[D]. 何春梅. 福建农林大学. 2009

[6]. 黄土高原施用硒锌铁对作物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影响[D]. 昝亚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7]. 烤烟硫营养特性及其调控技术研究[D]. 朱英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08

[8]. 硫对设施水培大蒜生理生化特性及品质的影响[D]. 刘中良. 山东农业大学. 2010

[9]. 番茄施硒的生理和品质效应及分子调控研究[D]. 张明中. 西南大学. 2014

[10]. 大蒜的硒硫营养效应研究[D]. 李冰. 四川农业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钾硫营养对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