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针灸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孙淑红

探讨针灸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孙淑红

穆棱市中医院 157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22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研究针灸治疗的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226例老年患者中,采用头针疗法的26例,体针疗法患者34例,水针疗法的29例,针药结合治疗的61例,两种及以上疗法的76例;针灸治疗后患者在智力及生活能力等方面均有所改善。结论: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可以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提高患者智力及生活能力,不仅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痛苦,还减少患者承受的精神折磨,利于病人疾病的治疗及身体的恢复,因此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在临床应用中极为重要。

关键词:针灸;血管性痴呆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vascular dementia.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226 elderly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June 2016.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treatment method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ere studied. Results:22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26 cases with scalp acupuncture,body acupuncture therapy in 34 cases,29 cases of water needle therapy,61 case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medicine,76 cases of more than two kinds of therapy;acupunctur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intelligence and life ability have improved. Conclusion:acupuncture treatment can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vascular dementia,vascular dementia,improve intelligence and life ability of patients,not only relieve physical pain of patients,but also reduce the patients under the mental torture,disease treatment and body for the patient's recovery,so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vascular dementia

血管性痴呆,又称血管性认知障碍、脑血管性痴呆或者血管性认知缺损,是临床上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之一,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智力及认知能力出现障碍的综合性疾病[1]。血管性痴呆常由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或全脑性缺氧缺血引起,患者一般出现认知障碍、偏瘫、中枢性面瘫、感觉障碍等症状,不仅给患者造成心理和身体的折磨,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经济和精神负担[2]。目前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要通过降血压和恢复脑功能两方面,常用药有二氢麦角碱类、钙离子拮抗剂、脑代谢剂等,但是由于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大,治疗效果却不尽人意。我院采用针灸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笔者我院治疗的22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226例,其中男120例,女106例,年龄58~79岁,平均68.5岁,病程0.5~3年,平均病程1.75年;其中轻度痴呆患者121例,中度痴呆患者103例,重症痴呆患者2例;首次中风发作患者165例,二次中风患者6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中《精神疾病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痴呆的诊断标准,Hachiniski缺血评分≥7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精神情况、身体各项功能、脑CT或MRI检查,确定患者患有脑血管疾病。

1.2 调查中一般采用的治疗方法

根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使患者的血压和血糖保持正常,调节患者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再采用针灸治疗,取患者百会、人中、三阴交、肾俞、风池、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操作方法:患者采取侧卧位或者坐位,百会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捻针1min,治疗30min;内关穴采用捻转提插泻法,治疗1min;余穴位采用无菌操作,针刺1~1.5寸,用捻转提插补法1min,留针30min,每十分钟行针一次;三阴交采用提插补法,沿胫骨内侧边缘与皮肤呈45°角斜刺,治疗30min,10min行针一次。周一至周五每日治疗一次,一共治疗13周。

1.3 调查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住院时间等)、针灸方法选用情况等;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研究患者认知能力,内容包括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即刻回忆、记录词语、注意力及计算力、命名、语言重复、理解力、阅读、写、画画等内容;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HDS)研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上厕所、进食、梳洗、穿衣、行走、洗澡、打电话、购物、做家务、服药等等,并向患者说明本问卷仅用于研究针灸治疗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情况,对所有填写的资料严格保密,患者填完后收回调查问卷进行分析。

1.3 评判标准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标准:总分30分,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及以上小于等于24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评分标准:总分100分,60分以上说明患者有轻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礙;60~40分,表示患者有中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40分以下,说明患者有严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11-14]。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ASS17.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检验。

2.结果

2.1 患者采用针灸方法调查结果。226例患者中,采用头针疗法的有26例(11.51%),体针疗法患者34例(15.04%),水针疗法的有29例(12.83%),针药结合治疗的有61例(26.99%),两种及以上疗法的有76例(33.63%)。

2.2 治疗前后和身体功能评分结果。针灸治疗后,患者在智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所提高。

3.讨论

血管性痴呆,又称血管性认知障碍、脑血管性痴呆或者血管性认知缺损,是临床上老年性痴呆的常见病因之一,是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智力及认知能力出现障碍的综合性疾病[3]。调查显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中约有50%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常发于50~60的中老年人,以智能阶梯性恶化为主。血管性痴呆常由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或全脑性缺氧缺血引起,患者一般出现认知障碍、偏瘫、中枢性面瘫、感觉障碍等症状,不仅给患者造成心理和身体的折磨,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经济和精神负担[4]。血管性痴呆属于中医学中的“善忘”、“呆病”、“郁证”、“语言颠倒”等范畴,中医学理论认为:“诸髓者,皆属于脑”。脑为元神之府,其功能物质基础为髓。脑髓的生成与肾精有关,肾精的充盈与否关乎于人的智力、思维能力好坏、听力敏捷程度。杨氏研究认为口脑为神之府,脑失所养,脑神逆乱则出现痴呆,其病位在脑。随着我国社会日益老龄化,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寻找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尤为重要。

目前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要通过降血压和恢复脑功能两方面,常用药有二氢麦角碱类、钙离子拮抗剂、脑代谢剂等,但是由于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较大,治疗效果却不尽人意。随着医学的进步,针灸疗法在治疗血管性痴呆上效果较好,研究表明,针灸治疗主要通过改善脑血流量、改善脑的氧代谢、降低总胆固醇、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少血小板及红细胞聚集、扩张血管、调节患者体内神经递质紊乱、提高超氧岐化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等途径改善患者痴呆状况。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针灸治疗方法有体针疗法、头针疗法、微针治疗方法、水针治疗方法、针药结合治疗方法等,现代研究认为针灸治疗可以调控各类血管因子,影响血管通透性,影响血小板聚集,促进侧支循环开放及改善缺血缺氧状态。

本研究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智力和生活能力均有所提高,疗效可靠,不仅减轻患者痛苦,还可以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及社会负担,且针灸治疗无毒副作用,多途径、多环节、多水平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现民,尹连海,张敏,等.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现状[J].河南中医,2013,33(6):950.

[2]靳林静,范云龙,于文涛.血管性痴呆中医证候研究概况[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2):152.

[3]韩自力.银杏叶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91.

[4]王明洁,张庆萍,吴生兵,等.化瘀通络灸法对皮质下血管性痴呆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额叶皮质下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3):109.

论文作者:孙淑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探讨针灸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孙淑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