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建设临沧市图书流动点的构想论文_李艳梅 李金莉

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建设临沧市图书流动点的构想论文_李艳梅 李金莉

云南省临沧市图书馆 677500

摘 要:对现阶段临沧市图书馆“图书流动点”与“农家书屋”业务开展进行分析,倡导最大限度地整合和利用图书资源,提出了依托农家书屋构建基层流动图书点的设想。

关键词:农家书屋 图书流动点 图书服务体系

一、概念和背景

1.图书流动点。图书流动点是为远离图书馆或不便于到馆的读者及潜在读者提供馆外文献服务而设立的站点。根据读者服务人群的需要,公共图书馆通过一定的交通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读者送书上门,为读者办理流动借书的业务。以临沧市图书馆为例,自2012年5月,临沧市图书馆在临翔区南美乡文化站建立首个图书流动点以来,已先后在临沧市敬老院、77231驻临部队、临沧市佳源食品有限公司等15个地方设立了图书流动点。作为图书馆的缩影,流动点为大众提供了喜闻乐见的读物,无疑为当地精神文化生活添砖加瓦,对社会各阶层群众全面推行图书馆免费无差别服务。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流动点的服务是动态的,但由于资金和人员的限制,要将图书流动点壮大起来也并非易事。

2.农家书屋。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十一五”全国“农家书屋”总体规划,计划用5年的时间在我国农村建设20万个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农家书屋”,这是我国政府对农村实施的一项惠农工程,每个“农家书屋”至少配备1000册以上的图书,30种报刊及相应的音像制品。目前,临沧市先后投入资金150余万元,建成农家书屋951个,每个农家书屋都设专人看管,农家书屋能真正深入到农家,书屋都设在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等地,能够最直接、零距离地服务农村,但其服务是静态的,图书是互不流通的,并且图书种类偏少,更新较慢。

二、以农家书屋为依托构建图书流动点的构想

笔者希望依托农家书屋来建设图书流动点的优化模式,即建设“流动农家书屋”。以农家书屋为客户终端,以图书流动为运行模式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构想,使农家书屋的书可以流动起来,让图书流动点的书全面走入农家,同时,公共图书馆可以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计算机和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真正全方位地服务于农村。

将两个独立的系统整合成一套班子,建设“流动农家书屋”是本构想的主要观点,从场地、人员、经费、采购等环节做到不重复,不浪费。把每一个农家书屋,作为一个图书流动点,使之成为公共图书馆的一部分。以临沧市为例说明一下具体操作方式。

1.调查摸底,设定流动农家书屋的建立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各个农家书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定具体的建立条件:(1)图书室面积不低于40平方米;(2)图书室藏书不低于2000册;(3)有专(兼)职管理人员;(4)每周至少开放3天;(5)有完善的借阅制度等保证“流动农家书屋”能得到切实利用。

2.确定先扶持后设点的原则。针对书屋图书分类、借阅方式等不同情况,确定先扶持后设点。组织业务人员对申报“流动农家书屋”内原有的图书进行标准化分类编目,帮助培训管理人员,对有条件的书屋帮助安装计算机管理系统,提升服务能力。

3.整合资源,建立流动书库。

4.定期定向流动。根据各个“流动农家书屋”对图书的不同要求,确定图书的流动更换时间,原则上行政村与行政村相互流动,企业与企业相互流动。

5.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对建立的每一个“流动农家书屋”,图书馆与其签订协议明确责任,防止图书馆流动图书的流失。

6.实行动态管理。在与“流动农家书屋”签订的协议中,要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规范书屋的工作。每年要组织检查评估,通过看台账、查记录,督促各点按要求做好工作。如果检查一次不达标,则限期整改;二次不达标即终止协议,撤回流动图书,以此来指导和促进“流动农家书屋”的健康发展。

三、宣传推广

为确保“流动农家书屋”能充分利用,必须进行广泛有效宣传,吸引农民群众的使用,避免农家书屋沦为闭架书库。

1.通过新闻媒体做好舆论宣传,扩大社会影响,用生动鲜活的事例大力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流动农家书屋”的关心支持。

2.通过现代通信和物流手段及临沧市公共图书馆已有的基础环境、图书资源检索环境,对“流动农家书屋”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3.每次流动图书送到书屋时,举行送书、接书仪式,做好宣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让“流动农家书屋”建设成为当地农村农民的一件大事。

4.可结合当地人文特色,制定适合当地的宣传活动方案。

5.培训技能,提升服务水平。公共图书馆通过对“流动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只要书屋具有吸引力,就会成为群众喜欢去、想去的“图书馆”。

参考文献

[1]史怀勇 关于乡镇图书馆建设之探索。

[2]张革联 流动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思考。

[3]专题报道“十一五”期间我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成果.《南方日报》。

[4]刘丽 让图书馆流动起来。

论文作者:李艳梅 李金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以农家书屋为依托建设临沧市图书流动点的构想论文_李艳梅 李金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