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比较分析_所有制论文

中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有制论文,工业企业论文,中国论文,生产效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过程,中国工业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这期间,国有工业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普遍不景气与乡镇、三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照。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可从许多方面表现出来,生产效率的低下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就拟从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生产效率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出发,探索一下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些问题。

一、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的生产效率有了显著提高,生产率一直呈稳定上升趋势,虽然按净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并未显著高于改革前,但没有了那种大起大落的波动态势。然而在整个工业效率提高的大背景下,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效率的增长速度却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除国有、集体企业外的其他工业企业增长最快,集体企业次之,国有企业增长较慢。下面就从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和综合要素生产率三项指标出发进行比较。

表一、中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元/人、年)

年份全部工业国有工业集体工业其他工业

1980 3178.5 4010.7 1630.2 3359

1984 3541.7 4549.1 1972.1 4256.1

1985 3845.6 4904.8 22995111.3

1987 4077.6 5231.1 2476.2 5986.1

1988 4510.8 5673.1 2846.8 6922

1989 4713.9 5806.2 3030.3 7542.7

1990 4801.9 5872.6 3092.1 8043.6

平均增长率

4.2% 3.9%6.6%

9.1%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签》(1993)

从表一可以看出,三种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有所增长。其中国有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一直高于集体工业,1984年前也高于其他所有制工业,但平均增长速度显著低于非国有工业,即分别比集体工业和其他工业低2.7个和5.2个百分点,且从1985年起其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于其他工业,1990年还不足其他工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3/4, 差距十分明显。

资本产出率的差距仍然如此。从表二中可以看出:①改革以来中国工业企业资本产出率除1989-1990年因经济紧缩略有下降外,总体比较稳定。②集体工业和其他类型工业资本产出率明显高于国有工业,约高出一倍左右。

表二、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资本产出率(元)

年份全部工业国有工业 集体工业其他工业

1980 58405227.2

11653.3 11807.9

1985 5988.4 5242.1

11282.3──

1986 5789.9 5039.8

10878 9438.3

1987 5777.8 5056.4

1027310629.6

1988 5914.1 5132.2

10357.1 10561.6

1989 5591.9 4852.19486.5

9464.9

1990 5252.2 4552.38786.3

8425.5

注:本表数字为每百万元固定资产净值生产的净产值。

资料来源:同表一。

最后来看综合要素生产率。在表三中1980至1988年各种所有制工业综合要素生产率都有所增长,但产出增长主要还是靠投入的增加。非国有工业生产率相对增长率高于国有工业,但其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却小于国有企业。这或许说明,改革后非国有企业的扩张速度较快,并同时伴随着资源向这些企业加速流动的现象。这一点在后面还将进一步分析。

表三、独立核算工业要素生产率相对增长率

资料来源:林青松《改革以来中国工业部门的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1995年10期。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的集体企业既包括城市集体企业,又包括很大一部分乡镇企业,而这两种企业的生产效率是有很大差距的。城市集体企业的内部结构、经营状况更接近于国有企业,效率增长较慢。因此,为更便于比较,后面文中提到非国有企业时,除特别说明,是指除城市集体企业外的其他非国有企业。

二、影响不同所有制工业效率差异的因素

效率即通常所说的生产率,是指在相同投入条件下,产出率的大小。效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投入条件下产出的增加,可具体表现为资源节约、生产成本下降或利润增加。影响工业效率变动的因素很多,从工业体制结构和运行环境角度可分解为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规模经济等。本文就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对不同所有制工业生产率的差异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权结构的分析具体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深层的制度因素。

(一)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影响

当今社会中,技术进步对生产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技术效率的提高正来自技术进步,包括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及其成果的应用推广。虽然我们在理论上早已认识到技术进步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发展中,我国的工业增长仍主要依靠投入的增加,技术进步缓慢。我国的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8 %左右, 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50-7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0%的水平。我国国有重点企业的关键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的只有15%左右,三分之二的设备属国内一般水平或落后水平。据分析,我国工业的总技术水平大约比发达国家落后15至20年。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自然要问:在整个工业技术水平普遍落后的背景下,是否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因而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呢?

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国有企业从始创起,就一直是工业的基础性力量,不仅拥有庞大的资产,也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充分表现在:在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重工业部门和拥有高新技术的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国有企业占绝大比重。相比之下,乡镇企业还处于初创阶段,技术水平落后,许多企业使用的是国有企业淘汰下来的技术设备。而三资企业大多处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处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项目为数不多。在大陆投资的外商大部分来自港台地区,其所建项目在项目总数上占80%以上,金额占60%以上。而港台资本总体规模较小,加工技术简单,多为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后替换下来的项目,有些甚至是高能耗、高污染的淘汰项目。截至1993年底,被我国有关地区和部门评为“先进技术企业”的三业企业仅493个,仅占已开业的三资企业总数的4.7%,而这些“先进技术”也都只达到国际上80年代中期的水平。

从整体上讲,目前我国国有工业企业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或许可以说明国有企业对于技术创新有较多的技术积累。但潜在的技术积累并不必然导致真正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很多,最主要的是激励、自主权和资源。而正是在对技术创新更强烈地追求下,非国有企业在技术进步的速度上高于国有企业,并由此带来了生产率更快的增长。

从表四中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在技术人员上占有优势,1989年其高级技术人员在职工中的比重比城镇集体企业高出近3个百分点, 比乡镇企业高出近5个百分点。 但技术开发支出占净产出的比重在不同企业的分布恰好相反,国有企业相对较低,城镇集体企业与乡镇企业大体相同。技术人员在国有企业的集中是由于国有企业的历史及地理上的优越性决定的,而乡镇企业将较大的资金份额用于技术开发则表现了他们对技术创新更高的积极性。相应的,其新产品占总产值的份额也较高。

表四、技术开发成果和能力的度量(%)

资料来源: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不同类型企业间技术开发活动要素配置的比较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年4期。

这里便涉及到了技术开发的激励问题。技术创新是一件有困难,有代价,有风险的工作。如果企业或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只能从中获得很少好处,或他们不担心经营决策失败带来的任何后果,那么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会由于缺乏激励而非常缓慢。现阶段,绝大多数企业都已把技术开发作为提高利润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权结构的差异,利润提高对其所起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表现为对非国有企业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其原因将在后面有关产权的部分详细讨论。

自主权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类型企业对技术创新的不同态度的重要原因。即不论企业多么有积极性,若没有试验、设计、生产、销售等自主权,企业也很难进行创新。至于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如果企业无权自由支配,因技术创新就更无可能了。而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有更大的自主权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因此,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有自由地进行技术开发的可能。

由于激励和自主权的限制,导致了国有企业对技术开发投入不足,而同时,国家对企业的技术投入也是十分有限。 从表五中可以看到,1984年以后,科技经费的增长速度一直小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财政科技投入与财政收入的年均比值“六五”为9.7%,“七五”降至4.6%。技改投资占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和技改投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也逐年下降。“七五”时期,技改投资占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8%,1991-1993年分别为28.2%、27.7%和26.3%,1994年又降为25%,低于“八五”计划确定的35.1%的要求。技改投资中银行贷款的比重,1991-1994年分别为43.1%、42.3%和33.8%,1994年更降为28%〔1〕

表五、科技经费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表%

年份 科技经费 财政收入

1980 3.7 -1.6

1981-4.7

0.4

1982 6.0

3.2

198321.1 11.1

198419.3 20.2

1985 8.3 24.3

198615.1 21.1

1987-2.2

4.8

1988 2.0

9.2

另一方面,我国国有企业留利太低,一般上缴税利总和约占利润总额的80-90%,可用于新产品开发的资金少得可怜。因此,很少有单位能独自承担较大的开发项目的投资。相比之下,非国有企业有较大的留利份额,在技术开发投入上有较大自由度,加之利润增长的激励和较多的自主权,便促使其在科技进步上投入了较大力量,带来了生产率的更快增长。

(二)规模经济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所谓规模经济就是指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扩大而引起的企业投资和经营成本降低的现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生产效率也会随之提高,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①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可采用更为先进的大型设备,企业原有设备也会被更充分地利用,提高了技术效率。②生产规模扩大,会促进企业内部分工细化,提高劳动生产率。③随企业规模扩大而在其内部发生的组织创新,会大大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和经营效率。可以说,企业规模对于生产率的高低是有很大影响的。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以大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化大生产始终没有形成,经济领域中存在的是经济效益较差的小企业大量无序繁衍的现象。而大企业也没有达到最佳的经济规模,主要表现在一些重要产业企业规模小,产品集中度低两个方面。可以说,如何扩大企业规模以提高企业效率已是我国工业所面临的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既然规模经济会带来效率提高,那么非国有企业的高效率是否与其规模有关?不是的。非国有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规模较小。这类企业的大量涌现,不仅未带来规模经济,而且加剧了整个工业企业小型化的趋势。

对1982-1993年批准的有资料可查的2829家三资企业的规模进行分析,结果如下:投资总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有1642家,占总数的58 %;投资总额在101-500万美元之间的有982家,占总数的34.7 %; 在501-1000万美元之间的有54家,占总数的1.91%;5000 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仅10家,占总数的0.35%。按我国现行划分大中小型项目的界限来衡量,在这2829家三资企业中,约有98%属子小型项目,属于大型项目的只有2%左右。〔2〕

另一方面,随着非国有企业的发展,这类企业在服装、电器制造等部门已占有主体地位。与此相关,这些部门都显示了明显的集中度下降趋势,说明该行业企业规模正相对缩小,出现分散扩大趋势。

既然在我国存在着规模与效率相悖的现象,那么是否说明在我国并不存在规模经济呢?不是的,在我国,企业规模与其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呈正相关的,这说明了规模经济的存在。

表六、大中小型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元/人·年)

年份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199041398 32121 19236

199143949 34272 21363

199146690 41731 26609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年鉴》(1991-1993)

实际上,我们在这里应把国有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区分开。国有大型企业由于其规模大、技术、资金力量雄厚,其生产是高于一般非国有企业的。而整体上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则是由国有工业中大量中小型企业的低效率造成的。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生产率低于非国有企业这种情况与企业规模无关。同时由于各类企业规模都无明显扩大,因此,不同所有制企业生产率增长上的差异也与企业规模无关。

虽然我国企业规模与生产率正相关,但国有企业的规模优势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首先,我国企业拥有的自主权与其规模是成反比的,规模越大的企业,自主权越小。尤其是在用人与分配方面,政府对向大企业放权持更谨慎态度。这就造成了大企业更难于摆脱各种行政干预,妨碍了其生产率的提高。

其次,大型企业都是国家利税大户,自身留利少,因此对单个企业来说,实际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新增投资十分有限。在市场机制下的信用制度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企业自身规模很难继续扩大,以达到真正的规模经济水平。

最后,企业自身管理落后,管理水平与企业规模不相适应。许多国有大型企业在人事、财务、资产管理各方面都十分落后。因此尽管有先进的大型设备,但由于管理不善,直接影响了固定资本的生产效率。这也是我国国有企业人均装备率虽高于非国有企业,但高资本密集度并未带来相应的高效率的普遍原因。

(三)资源配置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所谓资源配置效率是指采取成本最低的资源配置方法来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东西。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来源于社会或微观经济单位对稀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即使各种可用资源达到或接近最充分利用的优化组合状态。一般认为,各产业部门,各地区,乃至不同所有制部门之间要素边际收益率的趋同化和利润率平均化是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一种标志。

改革以来,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间要素边际收益率出现了明显的趋同化。据计算,1980至1990年集体工业的固定资本边际收益率由高于国有工业1.89倍降到仅高1.5倍;而劳动边际收益率由国有工业的36.2%上升为46.9%;资本产出率由高于国有企业1.2倍降为0.96倍; 劳动产出率则由国有工业的40.6%上升为52.7%,要素重新配置提高了中国工来整体配置效率。〔3〕但相比之下, 非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远高于国有企业,这表现在劳动力与资金配置两个方面。

在国有企业中,劳动力数量和工资率有很强的刚性,不仅人员过剩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国有企业,而且在企业综合要素生产率停步不前时,工资收入却稳定上升。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了劳动力配置效率。80年代末我国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2303元/人·年,而1987年,每一职工的年均收入加上补贴是2382元/人·年。显然, 由于“隐劳动成本”的存在,劳动力价格已超过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这说明,国有企业劳动力投入是过剩的,在使用上是很不经济的。

与此相反,非国有企业面对的是由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形成的工业就业的充分竞争局面。同时,这些企业有权决定雇佣什么样的工人及工人的报酬。这些情况十分有利于劳动力资源在企业内的合理配置,许多乡镇企业可以在经济萧条时通过降低工资来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度过难关。

资金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有效配置的最大证明就是这些企业具有较高的资本产出率。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同企业资金利用的条件不同。国有企业资金主要来自国家,其价格被人为压低,并不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潜在的生产率,也不反映供求状况。尤其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反映资金价格的利息率实际是负的,从国家获得资金等于得到一种补贴。资金成了最便宜的一种资源,其浪费和低效运用便成了国有企业的普遍现象。

而非国有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未管制的市场,其价格一般比国家规定的利率高一、两倍,还要附带其他条件。由于利率高,资金利用的效率也相对较高。另外,非国有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闲置现象少,管理也较好,这也是其资金利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在我国的整体资源配置中,还存在一个十分显著的现象,即生产要素按规模的逆向配置,其具体表现就是非国有企业的迅速发展。从表七中可以看出,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是伴随着企业数目的大量增加的。许多中小型乡镇企业与三资企业的出现占用了大量资源,导致了中国工业企业平均规模变小,社会资源分散化。

表七、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指标中非国有经济比重(%)

1980 1985 1990

企业数77.9 80.39 82.07

工业劳动者人数42.04 54.31 55

工业总产值24.03 35.14 45.4

固定资产原值 8.39 13.6 19.32

固定资产净值 9.73 14.78 20.22

全部资金 14.08 21.26 24.23

(注:包括城市集体企业)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第3册, 《中国统计年鉴》(1991)

下面具体从工业资金在不同规模企业间的配置来说明这一趋势。在资本短缺的中国,大企业的资本集中度本来很低,又由于资金相对于规模的反向配置,资金集中度大大下降。我国拥有10000 人以上的最大企业的资金占全国工业资金的份额由1980年的27.6%降至1990年的22.3%,减少5.3个百分点。相反,最大企业数目增加了25 %, 从1980 年的271家增加到1990年的339家。这表明最大企业拥有资金的平均规模下降了。拥有5000-10000人的企业也是如此,同一份额由1980年的9.2%降至1990年的2.7%,减少1.5个百分点。而拥有不足100 人的小企业的资金份额却从1980年的5.2%增至1990年的6.8%,增加1.6 个百分点。100-500人的企业资金份额增加了0.6个百分点,500-1000人的企业增加1.1个百分点,成为资金重新配置过程中的受益者。〔4〕

随着资源向非国有企业的大量流动,使这些企业处于更好的发展环境中,资源配置状况进一步改善,促进了其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生产率与资源流入是相互作用的,即高的生产率往往带来高的资源报酬率,而这又会导致更多资源的进一步流入。而在我国,资源之所以不向效率也许更高的大型企业流动,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在于大企业中生产率与资源报酬率的不一致,而这则是由国有企业中的分配格局造成的。

(四)产权结构对生产率的影响

在前面的分析中还留有一个问题,即为什么非国有企业能具有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满足了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必备的三个基本条件:①企业应是能自主决策的市场活动主体,必须具有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权。②必须有一个能灵活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以自由价格为基础的竞争性市场。③企业必须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并对盈亏承担全部责任。非国有企业之所以能达到上述要求,关键在于其合理的产权结构。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条件出发对其产权结构进行分析。

首先,企业要成为自主决策的市场活动主体,必须具备完全的管理决策权,从产权角度讲,就是完全的财产使用权。这方面,非国有企业无疑有较大优势。它们有权决定雇佣什么样的工人,能自行决定产品的价格和工人报酬,能根据市场需求决定投资取向和生产什么产品,对工人的辞退也有自行决定权。而国有行业在这些方面不仅受到其主管部门的限制,还较多受到企业内部成员的限制。相比之下,非国有企业劳动力主要来自农村,其收入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很少参与企业决策。这种机制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摩擦,对提高效率是有益的。可以说,较多的自主权使乡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有了较大的自由度。而一个经济体制之所以运行良好的最基本前提就是允许微观个体在经济上的自由选择。这一点正是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有更高效率的原因之一。

其次,非国有企业有更高的市场经营决策权,这是企业财产权利的另一项基本内容。企业有了经营决策权才能根据供求状况决定价格,从而决定收入。因此,没有市场经营权,财产使用权是不完整的,也是没有激励效果的。

在决定产品售价上,乡镇企业不受政府限制的比例为66.6%,城市集体企业为46.5%,而国有企业仅为19.6%。此外,非国有企业不受限制的购买和销售经营权明显高于国有企业。这说明非国有企业在市场经营决策权上少有约束。由于受市场经营权限制,一些国有和集体企业无法调整生产和价格,不得不生产亏损产品,这是与企业产权利益相悖的,是企业为了政府目标做出的牺牲。据调查,大约42%的国有企业生产亏损产品,城市集体企业的这一比例为29%,乡镇企业只有15%。国有企业亏损产品中一半是经营性亏损,另一半是政策性亏损,集体企业中约3/4是经营性亏损,另1/4是政策性亏损;乡镇企业则没有政策性亏损问题。

由此可知,国有企业,城市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是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的。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处于国家软预算保护下,缺少竞争压力。而乡镇、三资企业则处于有较大竞争的市场环境。竞争的压力使这些企业不得不优化其资源配置状况,竞争产生了效率。

最后来分析利润最大化问题。这主要涉及产权中的剩余分配权。这是产权结构的激励作用中最核心的部分,中心是国家、职工、企业在分配中所占比例问题。据调查,在国家对利润的占有份额上,乡镇企业平均只有20-25%,而国有企业则高达60%,城市集体企业的该份额与国有企业类似。另外,在职工占有份额上,三种企业一般都在10-20%左右,只是国有和城市集体企业的该比例较稳定,波动较小。这里需注意的是,国家所得和职工所得都具有很大刚性,即国家通过税收等形式占有的利润和工人工资、奖金收入是相对稳定的,只有最后的余留部分有很大弹性,而恰恰是这部分具有对企业最大激励作用。许多国有和城市集体企业,即使在微利和亏损情况下仍继续生产,仅仅是为了照顾上述两种刚性的产权利益,企业自身并无内在动力。而乡镇企业则不然,因为留给厂长、经理的那部分利润较大,这使其更多考虑最后一部分剩余,真正为利润最大化而努力,这无疑大大刺激了效率的提高。可以说,缺乏利润获得上的激励,也是前面企业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大乏力的内在原因。

三、对全文的小结及一点思考

通过对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比较,我们得到如下结论:①我国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普遍不高,表现在技术进步缓慢,资源配置效率低和缺乏规模经济。②就生产效率的增长速度而言,呈现从其他工业、集体工业到国有工业增长速度由快到慢的状况。③通过对影响生产效率的几种因素的分析,可认为:资源配置与技术进步与这种状况形成是正相关的,即主要是这两个因素造成了非国有工业与国有工业效率增长上的差异;而规模经济则与此差异无关,但由于国有企业未能充分发挥规模优势,也从另一方向上导致了差距的拉大。④造成这种生产率增长差异的内在原因是不同所有制企业内部产权结构的不同。

写到这里,问题似乎已经有了答案,但我却觉得无论是缺乏激励,缺乏自主权,还是产权结构不合理,都还不是问题的关键,最关键的是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条件下。正因为如此,企业才没有激励,没有使产权结构迅速优化的压力,企业便只是坐等国家改革,而无法也不愿主动进行调整和创新。我们发展非国有企业的初衷,是为了引进竞争机制,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但事与愿违,国家对国有企业一方面优惠政策少,控制严;另一方面又高补贴,软预算,这实际上人为地限制甚至取消了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竞争。其结果造成了双重的效率损失。一方面,资源为追求更高的报酬率而大量向非国有企业流动。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国家的各种政策,尤其是税收和分配政策的影响,资源报酬率高低与生产效率并不一致。大量的资源流入更助长了非国有企业只重投入资源,不重效率提高的状况,资源利用效率不高非国有企业效率增长相对较快,只是因为国有企业效率提高太慢。而另一方面却因为工业规模小型化,国有企业技术设备闲置而带来技术效率和规模经济的巨大损失,可谓是得不偿失。

也许有人会说,国有企业不景气,投入也不会有效益,那么从非国有企业那里得到一点效率不是比没有强吗?我认为这种人目光十分短浅。如果大企业生产体制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的话,那么等待那些非国有小型企业发展壮大并最终形成一定规模必然是一条相当漫长的道路,更何况这会对国家的经济基础产生影响。因此我们仍必须立足于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而要想真正调动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就必须改变那种把企业封闭于市场和竞争之外的国家为主的改革方式。应该在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环境的基础上,让国有企业在竞争压力下真正实现产权的优化。同时,这样也可以进一步促进非国有企业的发展,使中国整个工业的整体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注释:

〔1〕杨树芬、 严明霞:《加快科技进步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中国技术经济科学》1995年4期。

〔2〕顾广等:《我国三资企业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倾斜》, 《经济纵横》1994年10期。

〔3〕林青松:《改革以来中国工业部门的效率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1995年10期。

〔4〕《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1),第361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我国不同所有制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比较分析_所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