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企业机械设备的改造与管理分析论文_韩子傲

新时期企业机械设备的改造与管理分析论文_韩子傲

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108

摘要:机械设备不仅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更是其综合实力的重要呈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大众对各行各业的生产水平与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其又往往借助于各种机械设备来得以达成。新时期企业机械改造、管理该如何突破,是相关人员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机械设备;企业管理;设备优化

1 新时期企业机械设备改造的基本内涵

依据先进的实用的技术和实践经验,对设备的零件进行改装和重组,改变现有的机械设备状态和结构是机械设备改造的基本定义。机械设备改造,能够增强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功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增强,并且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能够加强环保建设取得很大的成效,并且具有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的优点,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2 改造的原理

机械设备技术改造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在对机械设备改造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比如,机械设备结构的设计和改进、加工工艺的改进、设备的材料更新等。在这些改造的内容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设备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和改进。在对机械设备的结构改造时,要先确认改造设备的最终目标和任务,对市场做一个整体的调查,看看目前市场上最需要的是什么类型的产品,然后根据产品的特点对设备的结构进行整改。同时,还要明确设备结构的运动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就对改造人员的专业知识要求非常高,只有正确掌握了设备的传动形式,才能对设备进一步的改造,比如,旋转传动、齿轮传动、直线传动等。另外,还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并明确设备的工作效率等,如果设备在某个构造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就要找到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以便通过改造之后达到理想的效果。最后,在改造的过程中,要重视使用先进的技术材料,不断吸纳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成果,并正确分析材料的性能,从而提高机械设备技术改造的水平。

3 改造优化

3.1 设备改装

3.1.1 设备需求分析

即对拟计划进行改造的设备进行详细分析,明确改造原因、改造目标、改造效果(对机械设备的表面及内在或产生怎样的影响)、需要的成本及后续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对环境、人及物的影响。

3.1.2 技术分析

包括运动学分析、动力学分析、工作能力分析及结构设计四个部分。其中运动学分析主要是指对机构的基本几何参数的确认,如凸轮轮廓曲线、连杆机构杆长等;动力学分析是指针对运转速度较快的机械,其是否会产生有害震动、是否会出现转速不稳定现象进行分析;工作能力分析是指要确定设备的基本参数,确保其在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失效之类的大问题。

3.1.3 方案设计

在确定可以实施改造的基础上,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在既定预算内设计改装方案。要求改装图纸中要明确所有关于改装所需要的信息,包括材料、尺寸、参数、加工精度和加工方式。

3.1.4 改装试验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改造,完成后同时进行试运行,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

3.1.5 验收投产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其使用情况要做到及时跟踪,一旦发现问题要适时解决,正确达到最佳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设备技术改造

设备技术改造主要是指将全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陈旧的、落后的机械设备上,对其进行技术性的改造。如在旧设备上增设精密的检测装置,将旧机床改造成为数控、程控机床等。技术改造的步骤与设备改装极为类似,也需要从设备需求分析、技术分析、方案设计、改装试验和验收投产五个角度展开,只是相对而言,技术分析环节所需要的精细程度更为复杂,需要加入严格的成本预算环节。

4 管理的策略

新时期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优化应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

4.1 综合性管理理念

针对机械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各种脱节,应改变传统管理观念,变阶段性管理为综合性管理。传统企业机械设备管理重视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是普遍性现象,而将技术、经济、设计、制造、采购安装、维修、更新改造以及报废全都贯穿于综合管理体系当中的新思维,才是符合时代所需,如此还能最大程度的保障设备利用的经济和效益最大化。

4.2 创新管理制度

针对管理机制匮乏、管理制度不完善这一问题,创新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一方面,企业要将设备采购部门和维修部门合作,关于具体的设备维修工作,由两部分人员相互制约、共同协商出维修(或设备更换)方案,再由企业总体出资,控制成本;另一方面,针对合作后的部门,企业要出台明确的技术培训方案,要求采购人员懂得机械设备专业性的问题,既要有责任心、更要有责任意识,能够综合性的考虑设备的成本、使用程度以及节能和环保等问题。

4.3 基本技术要求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方面,首先要规范设备的使用范围、明确使用方法及适用环境,为避免使用者个人素质的高低对机械设备造成损耗,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还要针对操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讲解与教育。同时针对应用的步骤、安全性及技术情况,企业也需要生成一定的考核和管理细则,调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捍卫责任心;在保养方面,为确保机械设备能够良好运转,其重中之重就在于合理润滑,确保设备工作表面的零磨损、零腐蚀及零老化;在维修方面,针对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严重的、影响后续生产的大型故障或微小的琐碎故障)要做到定期排查、防范未然。事实证明很对造成严重影响的大型事故,都是从细碎的小问题中恶性发展而至,所以针对小问题的及时上报和处理,正是防范大型故障的有力措施。

4.4 创新管理方法

出于适应综合管理的需要,管理者还必须明确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目标。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无外乎管、用、修、养四个方面,新时期伴随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应酌情采用全面质量管理法和主次因素管理法,充分实现方法目标一体化、管理职能一体化、过程控制协调化。企业方面应奉行“安全”管理原则,任何时刻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思想,围绕“安全”这一法则制定相关制度及管理流程,避免一切因为安全因素所引发的财产及人力损失;应采用“动态”视角展开管理,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及养护进行定期排查、登记,随时随地获取设备的动态;在设备维修方面,应采用光谱、测速、振动和性能分析等现代化的仪器检测设备,针对设备的使用、运转情况进行检测,有针对性的进行维修和保养。

4.5 创新设备改造管理法则

在任何一个企业当中,必然存在着机械设备新旧并存、且旧设备占据多数的情况,在一次性将旧设备完全替换成新设备极度不现实的情况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旧设备进行合理改造,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笔者建议,将企业现有的设备根据使用能力、老化情况、维修所需要的成本、报废回收成本及购置新设备成本抵扣所生成的成本费用进行分数评估,形成加权结果统计表。然后根据得分将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三种级别,然后结合该设备所关系到的生产效益按批次进行维修或改造。

5 结束语

总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出于降低原材料损耗和设备成本的需求,新时期企业机械设备的改造、管理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的现有条件,在减少完整设备购置、合理规划使用的基础上,生成具体的、完整的设备档案,将所有设备的购置时间、使用情况、维修保养及配件采购明细记录在内,便于相关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周伟.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提高机械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6(11):67.

[2]吴永体.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8):130.

[3]刘一芳,岳鹏.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J].现代制造,2016(21):88-89.

论文作者:韩子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4

标签:;  ;  ;  ;  ;  ;  ;  ;  

新时期企业机械设备的改造与管理分析论文_韩子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