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
前言
目前,如何做好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工作是施工企业管理问题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混凝土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并且易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的特点,所以在混凝土成型之后容易随着时间或者季节温度的变化产生很多的空洞或者裂缝,这些裂缝和空隙会影响结构的完整性、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要加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治建设,在实际施工中要尽可能的去避免在混凝土的建设中出现裂缝,发扬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保证混凝土工程建筑施工的质量。
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一)施工条件复杂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工程规模相对较大,在大规模的建筑中混凝土的使用量很多并且需要构建很大面积,在这种条件下的施工条件比较复杂,施工难度也比较大,如果在混凝土结构的建设上没有起到及时的监督和控制,极易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等情况,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建筑施工质量。
(二)对施工的控制要求高
可以在建筑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的工程主要适用于大型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大型工程建筑的施工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具有耐压性和坚固性,还需要具有抗水性和稳定性的要求,尤其是安全性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检查使用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上要特别关注混凝土会出现裂缝等情况[1]。
(三)施工环境温度影响
由于混凝土的散热性差,在使用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在建筑受热时会产生膨胀现象,在热度降低之后又会发生收缩。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其中多以水泥为主,钢筋为辅,再出现热量出现严重的降低的时候,会导致裂缝逐渐扩大,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混凝土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对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时,尤其要注意环境和温度对于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影响。
二、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一)温度影响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结构内外温差较大,在受到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引发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现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使用体积比较大,再加上混凝土都是被一次性浇灌到建筑结构中,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热量得不到挥发,内部温度就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是外层混凝土在迅速降温的情况下,内外温度存在着差异差生了温度应力,当混凝土外层表面的拉力程度上升并且超过混凝土自身抗压的极限时,就引发了混凝土出现了温差裂缝现象。
(二)混凝土收缩
在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中,由于在混凝土浇筑之后没有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水分会被水泥大量吸收。同时,水泥凝胶孔液面降低,混凝土结构因为干燥,在自收缩条件下产生裂纹现象。在大体积混凝土收缩时,混凝土结构建筑中会产生负压,造成大面积的混凝土收缩裂缝。另外,在混凝土裂缝凝固硬化的过程中,水分蒸发的速度也比较快,混凝土表面的体积收缩比较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内层混凝土结构的水分蒸发速度慢,收缩体积相对较小,内外部的收缩结构出现差异,内部收缩程度小于外部收缩程度,产生了作用力,因而就形成了干缩裂缝现象[2]。
(三)钢筋腐蚀生锈
在大体积的混凝体结构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腐蚀生锈也是诱发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原因。在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足情况下,钢筋易受到碳化和二氧化碳的侵蚀。如果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足导致钢筋和水接触,则钢筋表面的氧化膜会被破坏,钢筋大面积发生锈蚀现象会导致混凝土体积的大幅增加,严重的话会使混凝土体积膨胀到两倍以上,膨胀引起的压力将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开裂。
三、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措施
(一)对建筑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
一方面,从混凝土建筑的构建上进行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在工程设计中可以在建筑物的基础构建上安排一个控层,尽量降低基础垫层对建筑物的限制和影响。另一方面,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构建过程中加入钢筋,以防止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裂层,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合理的将钢筋加入到混凝土的交界处和空隙转角处,这些散热比较差的位置,用一些较细的钢筋材料较少裂缝现象的发生。
(二)合理控制浇筑温度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浇筑之前,要根据浇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分层次的对项目进行浇筑,并且在浇筑过程中要对建筑体的温度和收缩应力进行分析和测算,对混凝土的降温速率、升温峰值等相关参数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混凝土的温度要求来说,成模的温度要控制在三十摄氏度以下,在浇筑过程中要保持温度不能超过五十摄氏度。浇筑完成后,应对混凝土做好妥善的养护工作,浇筑的混凝土成型之前最好能让温度处于二十五摄氏度以下。因此,要对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温度控制上要指定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方案,还要制定出有效可行的温控应急预案。
(三)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的选用
水化热是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因温差而产生裂缝现象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温差对于混凝土结构稳定问题的影响,应该选择水热化低并且具有较好安定性的水泥,从而减少水泥遇到水之后因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可以选用低热煤粉水泥和矿渣水泥等。在保证结构建筑稳定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水泥的细度,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保持混凝土成型后的建筑强度[3]。
2、骨粉材料的选用
在进行混凝土混合制作的过程中要选择合格的骨粉材质,骨粉材质越粗,颗粒越大,在混凝土的混合过程中就会产生越小的孔隙率,总体面积也会更小,这样也会降低水泥用量,水化热的现象就会降低,对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缝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混凝土的紧密性越高,稳定性就越好。
3、添加外加剂
在浇筑了混凝土之后可以通过添加外加剂来减缓混凝土的成型时间,减水剂可以吸收混凝土内的大量水分,确保水泥能够充分的水化散热,降低因温差而引起的裂缝形成。水灰对水泥混凝土在混凝土中的收缩效果较好,较低的水灰对于混凝土的成型有着相应的促进作用。
(四)养护工作
当混凝土浇筑到模具中之后,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以防止因为内外温度由于温差产生的不同,避免由于温差引起裂缝。为了确保混凝土形成后的耐压性和稳定性,要观察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现象,在混凝土干燥的时候要洒水维持潮湿度和水分,不会因为干裂而产生裂缝现象。降低温度影响,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4]。
结论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防止和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鉴于混凝土自身的差异性问题,很容易产生水热现象,引起裂缝现象的出现,因此要在施工过程中从材料选取、施工改进工艺、加强养护方面减少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朱婧,狄欣.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及其防治措施浅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7):99-99.
[2]曾涛,杨道峰,齐鹏亮.建筑工程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之我见[J].中国房地产业,2017(31).
[3]李英霞.建筑工程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J].山西建筑,2016,42(27):97-99.
[4]薛泽龙.建筑工程施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之我见[J].福建建材,2014(2):79-80.
论文作者:王文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体积论文; 建筑论文; 温度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现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