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新洲公路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1400
摘要:交通土建工程的运作离不开有效性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从而增强工程施工质量,实现城市基础经济的有效性发展。受到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我国城市交通土建工程项目体系尚不完善,其存在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质量管控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任由这类问题的滋生,将不利于交通土建行业的良好运作。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相关人员必须完善施工关键性技术系统,确保路基路面施工工作的稳定性运作。
关键词: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1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相关要求标准
(1)强度标准:道路工程在竣工后,会投入正式的使用中,在外界载荷的作用之下,一定要有较高的强度,抵御外界的各种作用力,在发生碰撞、摩擦后不会发生变形的情况。因此,一定要对路基的强度进行严格的把关,保持道路路基的稳定性。(2)路基结构应符合稳定性的要求。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路基的建设是城市道路的基础,其结构的稳定性是保证道路稳定的重要前提。一旦路基的机构不稳定,就容易出现路面断裂或坍塌的情况,出现较大的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风险。
2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路面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之中,路面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多方面因素综合导致的路面不平整,一般体现为路面的不均匀下沉。此类问题可以具体细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因为交通土建工程公司而导致的问题,另一种则是人为原因导致的问题,还有一种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倘若是因为交通土建工程公司而导致的问题,那么主要是由于在进行路面施工时,施工单位没有事前对土地的压实度进行检测,对土地的软硬度一无所知,从始至终均采用同一种方式施工,未立足于实际。如果土地较为松软,在完工使用时的承载很大,因地质因素会导致路面下沉,而且施工单位还会有路面材料欠均匀,排水系统设置不科学以及碾压路面不到位的情况,严重降低了施工质量。自然因素则主要是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而人为原因则主要是施工人员未严格遵循规范进行施工,比如雨季施工必须做好相应的路面排水工作;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合料的分层压实厚度不可超过10cm;于温度 60 摄氏度及轮压 0.7Mp 的条件下,实施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高速公路需超过800次 / 毫米,一级公路需超过600次 / 毫米。而且在施工质量验收过程当中,许多验收人员也没有尽到自身职责,敷衍了事,致使路面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开裂、塌陷等质量问题。
2.2 路基存在的问题
路基方面的问题不仅容易引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后期道路使用的质量。在施工环节,最突出的两类问题分别是压实问题和含水量问题。路基的含水量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均会让路基成型的难度大大提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施工周期,也为日后的交通出行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必须压实路基,进而确保道路的承载量,反之不仅缩短了道路的使用期限,安全问题也会随之而来,让施工公司蒙受高额的经济损失。而且还有部分施工单位将养护时间不充足的混凝土用于道路建设工程当中,旨在提升施工的速度,然而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之中,因为受到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双方面的综合影响,致使道路出现了严重的损坏,而且修复难度很大。所以,广大施工公司必须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此类问题进行优化,避免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
3.1路基开挖技术
必须在“路堑顶部”施工桩处准确开始路堑,并按照要求的路堑坡度比进行路堑。根据铲刀(S 型或 U 型铲刀)的类型,推土机可沿路段将多余或挖掘的材料推到铲刀前方100m处,以将其存放在稳定的地方。随着边坡变得更陡,越来越少的侧铸造材料被结合到侧填充中。推土机设备的放置控制很少,特别是在坡度较陡的边坡上,通常会产生“棉条填充”。这些填料充其量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许多筑路工人倾向于采用侧浇和废弃挖掘材料的“全台阶法”。结果是路面稳定,但废料填充非常不稳定。
3.2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分层对公路路基进行填筑压实,各层填筑路基的最大压实度应保持在20cm以下,最后一层路床上方的压实度要控制在20cm左右(在一些特殊情况中,只要符合施工要求即可,并将其压实度的最小量控制在10cm以上)。公路填筑路基的含水量幅度要在最佳含水量 2%之内的范围进行有效控制。路基填筑宽度与填筑层设计宽度相比要多出 30cm 左右,在宽度确定中,压实宽度要大于施工设计宽度,最后进行削坡施工。为有效避免路基出现积水现象,应设置一个外向横坡在路基表面。与此同时,为防止雨水对路基边坡造成严重的冲刷,可以将临时挡水埝或排水设施在路基填筑施工当中进行设置,在填筑路床的过程中要确保路基的均匀性及密实度,应保持路床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的统一性。
3.3碾压施工技术
在碾压施工中会影响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因素包含了碾压施工的厚度、次数及速度等的因素。①碾压施工的厚度,碾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碾压的厚度,假如碾压的厚度过厚,在碾压施工的时候会致使最底层压实度不能够满足相关的标准,进而对上层的压实度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不同型号的施工设备碾压的厚度也是不同的,因而在碾压施工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与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碾压设备。②碾压的方式,在相关的规定当中已经明确的规定,在碾压施工的时候应该按照先两边后中间的一个顺序来进行碾压施工,这种施工顺序可以保证路基路面压实的效果。③碾压的速度,碾压的速度对于碾压施工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假如碾压的速度过快,就可能会使公路路面不平整,而碾压速度太慢,则会增加碾压设备对施工材料的荷载力,从而致使施工材料收到了超出自己能力的荷载力。
3.4压实后的质量检测技术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主要采用核子密度仪,检测沥青路面的质量。为了数据的准确性,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务必控制其检测厚度在20cm左右。而沥青表面的密度测量,主要是采用散射法进行,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测量土质基层的材料质量,该种方法的测量方法步骤如下:①在检测开始之前,必须先确定测量的具体位置,还要对检测仪进行预热,再将检测仪放置在置顶的位置即可。②待数据稳定时,则可读取数据。在测量过程中,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规范性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当测量工作结束后,则可读取数据并作记录,最后关闭检测仪器即可。③当所有检测工作都完成以后,务必将检测仪器放在规定的仪器存放箱中,从而保障仪器安全。
结束语
总之,我国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中面临的路面不平、路基缺陷等问题,主要是受施工技术、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在于原材料的科学控制以及排水处理,而路基施工的关键技术则是开工前的准备措施以及基底的科学处理。在日后的交通土建工程中,还需进一步归纳经验,做好验收和各项指标的检测,严格按照规范流程施工,方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让路基路面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陶光利.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6):189-190.
[2]侯俊.道路工程路面裂缝成因分析和应对方法[J].工程技术研究,2017,(6):69-70.
[3]蒋永垒.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5):274.
论文作者:王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土建论文; 压实论文; 工程论文; 交通论文; 道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