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员工移动社交网络(微信)使用习惯研究-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比较论文

酒店员工移动社交网络(微信)使用习惯研究
——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比较

王锴云 WANG Kai-yun;应天煜 YING Tian-yu;谭小元 TAN Xiao-yuan;卡茜燕 KA Xi-yan;叶顺 YE Shun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杭州310058)

摘要: 移动社交网络(微信)在工作场合的使用日益广泛,不同人群对微信使用的习惯和态度存在差异。挖掘这些差异性对于了解员工对移动社交网络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杭州五家星级酒店的员工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性别、婚姻状况、年龄等6项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分组,采用问卷调研法及SPSS统计分析法中的T检验,ANOVA检验及相关分析,探究不同组别员工微信使用习惯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差别确会带来微信使用习惯的差异。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微信使用习惯;人口统计学特征;酒店员工;比较分析

0 引言

微信凭借及时性、易用性、交互性及富媒体形式,已渐渐成为企业正式和非正式沟通的重要渠道[1]。有关移动社交网络的研究日益普遍,国内外学者从传播学,社会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角度对有关社交网络的人际传播、使用动机与满足等进行了广泛研究[3][4][5]。目前有关企业社交网络使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社交网络使用对组织、员工的影响等方面。然而,关于微信使用习惯差异的研究较少,而关注员工在工作领域使用微信的研究更少[8]。不同的人,其年龄、学历、在企业中所处的部门、职位等都会影响其使用微信的情况与态度,从而在微信使用特征上造成差异。揭示这些差异性,对于理解微信在企业内部沟通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本研究以典型的服务型企业——酒店为例,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围绕杭州五家星级酒店员工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探究其在微信使用习惯上的差异,为酒店深入了解微信的使用对其员工的工作影响因素提供数据支撑,也为企业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与积极性、组织沟通、协作模式和创新提供理论与参考。

1 研究设计

问卷调研与数据收集:

但是即便是经典好题,如果使用不当或使用不到位,好题也很难发挥出原有的功效。就以这题为例,在实际教学时经常会出现学生看到题目后,个别学生就已知道正确答案的情况,于是教师便会请这些学生来讲解,而其他对答案不是很清楚的学生一旦知道结果,就失去了深入思考图形的周长、面积和形状三者之间关系的机会。而这道练习题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对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与周长内涵的进一步巩固。

问卷采用封闭式结构,分三部分,采取勾画选择的方式进行作答。第一部分是对问卷的基本目的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部分,共有23项观测变量,用来测量酒店员工使用微信的行为习惯,变量来源综合借鉴Cho(2005)、Kankanhalli(2005)、以及张亚莉(2015)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酒店调研对指标进行修正和优化。采用李克特(likerts)五分法量表进行使用频率度量,分别为“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第三部分是调查人口统计学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最高学历、工作的具体部门、工作的性质等。

调查问卷主要采取线上线下分部门分层抽样,分别于2018年6月至9月间于杭州五家星级酒店完成发放并进行收集,共发放问卷450份,其中有效分卷333份,有效问卷占比74%,回收率良好。根据因子分析的需要,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回收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2 研究发现

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受访者基本信息见表1。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333份。被调查者中女性占比较高;从年龄结构分布方面看,18-25岁170人,数量最多,属于被调查者主要人群;婚姻方面,单身人士较多;学历方面,大专人数最多,从学历看酒店职员主要集中在大专及以下文聘人员。实习生及其他占比31%,相对于其他服务型企业来说,酒店实习生数量偏多,也从另一方面体现酒店员工的高流动性和人力资源供给的不稳定性。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可知,不同学历层级的酒店员工在维度3、5、17、18、23这五类特征中均存在显著差异。

等把吉尔金娜那些年轻的朋友送走之后,江大亮的酒劲也上来了,就有些难以自持,那些客人刚走,吉尔金娜就迫不急待地捧起江大亮的脸就亲吻起来,吉尔金娜很狂热,用力将江大亮推倒在床上奋不顾身地用那隆起的双乳挤压在江大亮铁铜色的胸上,江大亮终于被吉尔金娜火热的激情给烤化了,就跟吉尔金娜默契地配合着,运作着,两个人似乎都投入到无比的幸福之中。

表1 参与调查的样本的描述性统计(N=333)

2.2 统计检验结果

2.2.2 是否正式员工变量下杭州五家星级酒店员工微信使用特征差异分析

2.2.3 学历变量下杭州五家星级酒店员工微信使用特征差异分析

2.2 .1婚姻变量下酒店员工微信使用特征差异分析

其中通过对这五类特征进行事后检验,其方差均为齐性,结果见表5。可知,在维度5中,两组学历的事后检验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大专学历的员工更倾向于使用微信/QQ来发掘潜在新客户;不同学历层级下,在其余四项微信使用习惯中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微信使用较为大众普及,与学历层级并无多大联系有关。

本研究对回收整理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分析,研究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婚姻、工作性质、年龄、学历、职位、部门)下,杭州五家星级酒店员工的微信使用特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员工微信使用特征在婚姻、工作性质、年龄等6个维度上存在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可知,是否为星级酒店的正式员工在维度1、11、13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正式员工较非正式员工而言,更倾向于使用微信/QQ搜集与工作相关的资料、当工作遇到困难时在微信/QQ工作群里求助以及倾向于通过微信/QQ向同事发送工作相关的资料,这可能与其熟悉工作环境、与公司合作伙伴与同事具有更深的联系、熟悉公司内部社交网络渠道等因素有关。

摘 要:探讨OSCE在应用型本科生毕业考试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学生知识掌握、临床能力、教师素质及教改前景的问题,提出OSCE目前主要的不足之处,以期在后期实施过程中减少其发生率。

If Ls-A1-220-200<6 000, so L3=Ls-A1-220-200=Ls-A1-420.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可知,酒店员工中,已婚与未婚的员工在维度2中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未婚的员工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工作的酒店不允许员工上班使用微信等手机应用;已婚与未婚的员工在维度9、10、11中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这三个维度中,已婚的员工倾向性越高,这可能与其开放性、社交圈层广等因素有关。

处方剂量分布曲线包绕90%PTV,再次 CT 检查后Plan0较Plan1+2靶区缩小,相应设计计划时照射野缩小,计算的剂量分布曲线向内收,肺的受照射剂量减少。

表2 独立样本T检验:婚姻、是否正式员工(N=333)

表3 单因素方差分析(N=333)

表4 事后检验:学历变量维度5

表5 事后检验:职级变量维度5

2.2.4 职级变量下杭州五家星级酒店员工微信使用特征差异分析

(1)自然环境状况。洞庭湖东、南、西三面为山脉高地,北部为平原水网地区。湖区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生物资源丰富,有水生高等植物311种,浮游动物90种,底栖动物67种,鱼类113种,鸟类216种,水生哺乳类动物22种,其中有中华鲟、白鲟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48种,国家一、二级保护植物30多种,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江豚和麋鹿的栖憩地。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可知,不同职级在维度5中存在显著差异。且对此维度进行事后检验,结果见表6,可知,在普通员工与主管及以上两组职级以及领班与主管及以上员工两组职级中均存在显著差异;综上可知,职级越高,越倾向于使用微信/QQ来发掘潜在新客户,这可能与其社交圈广泛,开放度与包容度较高,具有更多网络资源渠道等因素有关。

2.2.5 部门变量下杭州五家星级酒店员工微信使用特征差异分析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可知,不同部门间,在维度17中存在显著差异,对此维度进行事后检验,结果见表6,可知:后勤岗较其余两部门而言,不倾向于在微信/QQ上与同事聊天,原因可能是后勤岗工作较为繁忙琐碎,没有太多时间花在移动设备上。

2.2.6 对相关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7。

可知:年龄与行业就业年限分别与维度2存在负的相关性,表明年龄越小或者行业就业年限越短的员工越认为我工作的酒店不鼓励员工上班使用微信等手机应用,这有可能与年轻员工的社会阅历较浅,对酒店工作环境与规定不熟悉有关;年龄与居住年限分别和维度5存在正相关,说明年龄越大,居住年限越长的员工越认为使用微信会使其难以集中精力工作,这可能与其社交圈较广,亲戚朋友较多、家庭琐事繁杂等因素有关;年龄与维度6正相关,说明年龄越大,越会因为在工作时收到微信/QQ消息而烦躁;年龄与维度1、10、13三个维度均正相关,说明年龄越大,使用微信进行相关活动的倾向性越高;居住年限与维度13正相关,说明居住年限越长,用微信进行此活动倾向性越高;行业就业年限与维度1、13正相关,说明行业就业年限越长,使用微信进行此类活动倾向性越高,这可能与其熟悉行业交流机制与渠道有关;打开微信次数与维度4-7均存在负的相关性,说明有此四类维度负面倾向的员工,打开微信次数越少;打开微信次数与维度23存在正相关,说明越喜欢在朋友圈中为与本酒店相关的内容点赞的员工打开微信次数越多;每天打开微信次数与其余四变量均存在负相关,说明年龄越小,居住年限越短,行业就业年限越短,在该企业工作年限越短,其每天打开微信次数越多,这可能与其较早接触接受微信,习惯微信,身处异地渴望与亲人朋友多联系、缺乏安全感等原因有关;每天打开微信次数与微信使用年限存在正相关,说明微信使用年限越长,其每天打开微信次数越多,这可能与其使用习惯、社交网络依赖度有关。

表6 事后检验:部门变量维度17

3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对杭州五家星级酒店员工的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正式员工变量与微信使用特征差异进行T检验,发现性别与微信使用特征差异不存在相关性;而婚姻、是否正式员工变量对微信使用态度与习惯会产生影响;通过对员工的学历、职级、部门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这三种变量对酒店员工微信使用习惯均会产生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不同人口特征的变量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

表7 相关分析

综上,不同人口特征差异下,其微信使用习惯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本研究仅从人口统计学角度对服务型企业员工的微信使用特征差异做了初步探究,所得结论仍停留在描述性阶段,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有更多的学者能从中挖掘出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慧云,伍诗瑜.变化的数字世界——第十三届iConference 会议综述[J].图书馆数字论坛,2018(10):155-162.

[2]周露露,汪金龙.人口统计学视角下商业银行一线员工职业倦怠的差异研究———以淮南市为例[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2):138-142.

[3]Taddicken,“The‘privacy paradox’in the social web:The impact of privacy concerns,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and the perceived social relevance on different forms of self-disclosure,”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14,19(2):248-273.

[4]翟本瑞.从社区、虚拟社区到社交网络:社会理论的变迁[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51-64.

[5]申琦.自我表露与社交网络隐私保护行为研究:以上海市大学生的微信移动社交应用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4:5-17.

[6]赵洁.论社交媒体[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7]韦慧民,刘洪.工作—非工作边界渗透及其管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34(5):160-171.

[8]张亚莉,鲁梦华,杨朝君.微信使用对员工关系绩效影响的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1-8.

[9]林淑贤.SPSS统计分析法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J].南方论刊,2016(12):57-58.

Research on Hotel Staff's Usage Habits of Mobile Social Network(WeChat):Comparison Based o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School of Management,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58,China)

Abstract: Mobile social network (WeChat)is increasingly used in the workplace,and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habits and attitudes of different people on WeChat.Mining these differences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use of mobile social networks by employees.This study selected the employees of five star-rated hotels in Hangzhou as the research object,grouped according to their demographic,marital status,age and other six demographic variables,us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T test in SPSS statistical analysis,ANOVA test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sage habits of WeChat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f employees.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ces i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do lead to differences in WeChat habits.

Key words: mobile social network;WeChat usage habits;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hotel staff;comparativ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9)24-0104-04

基金项目: 本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移动社交网络(微信)对服务企业组织沟通与协作模式的影响研究”(No.16CGL019)资助。

作者简介: 王锴云(1996-),女,浙江杭州人,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者消费行为;应天煜(1981-),男,浙江湖州人,旅游管理博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旅游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与旅游酒店管理;谭小元(1996-),女,河北邯郸人,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可持续旅游开发与目的地管理;卡茜燕(1988-),女,云南玉溪人,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可持续旅游开发与目的地管理;叶顺(1989-),男,浙江丽水人,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技术驱动下的体验创新。

标签:;  ;  ;  ;  ;  ;  

酒店员工移动社交网络(微信)使用习惯研究-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比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