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保障工程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建设行业已基本建立起了以“国家监督、企业负责、行业管理、职工遵章守纪”为原则的管理体制。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施工单位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管,保证监管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1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必要性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建设工程的建设数量及建设种类也日益增多,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落后性,没有与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速度相适应。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融入的现代科学技术,更是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的工作量,造成部分项目监督员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国内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的落后性主要体现在对工程的监督与管理停留在工程实体的监督层面上,缺乏完善的、科学的、有效的安全监督管理程序和管理模式,所以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显得极为重要。另一方面,除了完善监督与管理体系,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更重要的目的就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建设工程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2.1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建筑行业已成为众人争抢的“香饽饽”,许多建筑施工工头过于依赖承包商,收完管理费就置之不理,一味追求建筑数量而不顾质量,不管施工人员的生死,为赶时间要求他们长期加班加点,没有判断力和责任心,采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劣质建筑材料,牵一发而动全身,最终导致施工现场潜伏巨大安全隐患,具体相关信息交流不畅通,导致施工现场混乱不堪,甚至一度陷入完全失控的被动场面。
2.2监理工作有待加强
在我国,监理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到监理人员身上。职责不明确,一人身兼多职,监管人员分身乏术,难以做到多项目兼顾,难以对工程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管;部分监管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不了解相关技术规范、安全系数要求,对安全隐患缺乏敏感度,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不能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3对危险性较大的项目工程监管不力
个别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对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管理不重视,未能认真研究制定有效的安全监管措施,未建立健全危险性较大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台账,不能及时掌握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状况,对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没有落实专人跟踪隐患整改情况,对造成重大安全隐患的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处罚力度不大,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未能得到及时整改。
2.4用于安全施工生产的费用投入不足
安全经费的顺利投入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而投入不足,则很可能造成安全的基础设施与具体设备的配置的不完善,进而加剧安全隐患。目前,由于安全施工的经费投入不足,垫资、违法分包、转包等现象不断出现,导致许多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力度不大,出现巨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极具危险性的建筑项目工程,导致施工安全隐患层出不穷,加剧了人员伤亡事件的发生。
2.5安全监督人员的素养
许多建筑单位因为缺乏高素质的监督人员或没有专业的监督人员,所以由其他部门的管理人员担任该职。安全监督和管理人员受自身文化水平、专业知识等限制,监管工作并没有达到现代建设施工的要求,没有树立良好的安全监督意识,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并没有开展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现场监督工作十分松懈,监督力量薄弱,存在不同类型的违规操作,为建设工程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这样,就无法真正发挥安全监督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建设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生产安全性的有效方式,是开展各项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建设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即企业的规模、性质、特点和施工水平等,制订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健全该制度。建筑企业应抽调专门人员全面收集企业的各项信息资料等,并结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规范文件,制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逐级分配安全责任,将责任落实到人。同时要不断完善相应的考核制度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力求考核标准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在工作中,对没有通过考核或检查的部门或安全责任人,要予以惩罚,而对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和部门则予以奖励。另外还要做好环境安全工作,注重环保意识的培养;逐步健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全方位地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
3.2准确定位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许多单位开展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应付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的安全检查,并不是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只注重安全监督管理的形式,并不注重实际效果,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起不到实质作用。因此,相关人员要准确定位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工程中各单位的工作情况,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等,正确指导,使之能够有效地开展生产活动,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同时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也要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掌握相关的建筑知识和法律法规,依法开展安全监督工作。
3.3准确定位,加强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
要想加强工程建设安全的监督管理,就要找准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职责定位,将具体的职责和相关要求准确地传达到负责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机构。明确工程建设安全的监督管理就是为了通过具体而明确的监管手段和安全标准监督管理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和质量安全,确保整个工程能够安全有序地进行,从而保护人们特别是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因此,监管机构有权对整个施工建设工程总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定期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不仅要有正确的工作定位、职责把握,还要加强整个安全监督管理队伍的专业建设,帮助每个执法人员提高法律意识,依法办事,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
3.4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
建筑企业需要积极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注重安全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培训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建筑工程的各项基础知识、施工技巧、安全防护知识和安全隐患识别等,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还能让其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照规范要求施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在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中,还需要添加一些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强化法制教育,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法制意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另外,监督人员在监督执法的过程中,要依法行事,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查处违规操作人员,保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稳步开展。
4结语
总之,为了促进我国建设工程安全有序地进行,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企业的财产安全,一定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建设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政府作为工程建设安全监督管理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监管环节,一定要总结过去的经验,分析事故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真正做好工程建设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何剑,新时期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思路[J].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
[2]马超群,浅述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4.
[3]王学蕾.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影响因素[J].中国建材科技.2012.
[4]扈其强.浅谈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建设的对策研究[J].建筑安全,2014.
论文作者:郭峰,张霖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安全监督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