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基于三个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_集聚效应论文

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基于三大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造业论文,基地论文,三大论文,效应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09)11-0064-08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以经济知识化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开始取代土地、劳动力、奖金等物质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在工业时代扮演了极其重要角色的物质资本已逐步退居二线[1](金水英,2008)。制造业是我国经济中的主导产业,人才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在制造业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着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①。制造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人才的集聚。人才集聚是人才流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行为,它是指人才受某种因素影响,从各个不同的区域流向某一特定区域的过程[2](朱杏珍,2002)。人才集聚不仅是某一特定区域内人才在数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随着人才的流动,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所形成的类聚现象”[3](牛冲槐,2006)。人才集聚的高级阶段是产生人才集聚效应,即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集聚在一起,其作用超过各自独立工作效果的总和,产生1+1>2效应。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在研究产业集聚的演化时,或多或少地指出了人才集聚的成因,也有的学者对区域人才吸引力进行了定量研究[4-6],但对我国制造业人才集聚效应的评价研究却很少见。建立相应的模型,分析、评价我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可以让我们了解人才集聚的效率和效果,并找出影响人才集聚效应有效发挥的障碍。这对于政府部门制定合理的人才策略,以推动制造业人才集聚、发挥人才集聚效应,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一、文献综述

我国制造业基地的崛起实际上是产业集聚的一种形式。所谓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或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7]。最早系统研究产业集聚现象的经济学家是马歇尔[8],他指出地方性工业因不断地对技能提供市场而得到很大的利益;一个地区的特定产业如果具有较大的规模,可以保护工人免受经济不确定性和需求震动的影响,失业工人不需要再到其他地方找工作,也不会丢失他们的特殊技能。这种双赢关系的存在使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密不可分。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了个人与环境关系的公式B=f(p,e),式中B指个人绩效,p指个人能力和条件,e指所处的环境,认为一个人所创造的绩效,不仅与其能力和素质有关,还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个人对环境往往无能为力,改变的办法就是流动到更适宜的环境中。如果某一地区能为所需人才提供适宜的环境,则会吸引人才流人形成人才集聚[9]。另一位美国学者卡兹提出了著名的卡兹曲线,该曲线表明,在一起工作的科研人员,在一年半到五年这个期间里,信息沟通水平最高,获得的成果也最多。而在不到一年半或超过五年的时间段,成员信息沟通水平不高,获得成果也不多。这是因为相处不到一年半,尚不熟悉,难敞开心扉;而相处超过五年,已成为老相识,相互失去了新鲜感,可供交流的信息减少[10]。因此,通过人才流动对组织进行改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关注产业集聚的研究,而对于人才集聚的研究则起步更晚。综观现有的文献,关于人才集聚效应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从理论上对人才集聚效应的定性分析,如朱杏珍(2002)[2]在分析了人才集聚的意义和影响因素后提出了人才集聚机制的构建措施;罗永泰(2004)[11]、牛冲槐(2006)[12]对人才集聚效应的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人才集聚效应有学习与创新效应、马太效应、品牌效应、激励效应、规模效应等多种表现;王建强(2005)提出了包括六个部分的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13];张同全(2008)提出了包含十个方面的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14]。二是对人才集聚环境条件的实证研究,如张西奎(2007)[4]、牛冲槐(2007a)[5]、宋鸿(2006)[6]等学者选取经济水平、基础设施、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指标,用定量的方法评价了我国各省市人才吸引力,表明我国各省市的人才吸引力有较大差距,由东向西依次减弱,由南向北高低相间。三是运用定量的方法对人才集聚效应的特征进行研究,田凌晖(2007)[15]用人才集聚指数法研究了5所高校的人才集聚绩效,其中人才集聚指数=人才流入指数/人才流出指数。牛冲槐(2007b)[5]用复合DEA对区域科技型人才集聚效应支持能力进行了评价。李明英、张席瑞(2007)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人才集聚效应的6个构成要素为:集成规模效应、区域空间效应、信息分享效应、持续激励效应、集体学习效应、知识溢出效应[16]。综上所述,尽管目前关于人才集聚效应研究的成果很多,但大多集中于理论探讨和人才集聚环境的研究,关于我国制造业人才集聚效应的评价研究少之又少。

人才集聚会产生两种效应:经济性效应和不经济性效应(张洪朝,2006)[17],通常文献中所提及的人才集聚效应是指人才集聚的经济性效应,因此本文只将人才集聚的经济性效应视为人才集聚效应。

二、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产业集聚现象与人才集聚现象往往同时出现、互动发展、互相促进。产业集聚是人才集聚的基础,人才集聚是为产业集聚服务的(张霞2007)[18]。同时,人才集聚也会对产业集聚产生反馈作用。人才集聚会促进产业集群规模和质量的增长,推动产业集群创新,促进集群经济增长[18]。所以两者之间很难说清楚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先后问题[22]。但很显然人才集聚是构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周振化等学者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物质流主导阶段、资金流主导阶段和人才流主导阶段,经济发展初期总是以物质流为主,带动资金流和人才流,随着发展从资金流主导阶段过渡到人才流主导阶段。在这一阶段其他要素和资源随着人才的流动而流动,经济也发展到了知识经济阶段(转引自李刚2005)[22]。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初期发展和人才集聚有较大作用,但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要素,产业集群的实力增长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都要依靠人才,人才集聚是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驱动力。因此本文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集聚有关,但根本的原因是人才集聚。

人才集聚效应是人才集聚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从特征上看,人才集聚效应可分为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内部效应是指人才集聚导致的某一区域内人才满意度提高、人才质量改善、产品服务能力的提升及由此带来的竞争力提升;外部效应是人才集聚带来的外部经济性。对于制造业而言,人才集聚的外部效应最直接表现就是所在地区的制造业人才规模持续增长、人才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科技成果增多、制造业迅速发展,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也会发生较大变化。结合有关资料中关于人才集聚效应的评价指标及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胶东半岛制造业人才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与对策研究》,本文把研究对象锁定在人才集聚的外部效应上,选定了表1所示的指标体系。在选择指标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了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比性、数据的可获得性、贴近制造业现状等几个原则。

三、人才集聚效应实证分析

本文选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制造业人才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首先提出来的,其原理就是通过降维技术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并且这些少量的指标能反映原来多个指标所反映的绝大部分信息[18]。

(一)原始数据的收集

人才集聚效应总是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进行(牛冲槐、高祖艳,2007)[19],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主要发生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或京津冀、胶东半岛、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板块,以及板块内部各城市之间(郭克莎,2004)[20]。本文选择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地级以上的市作为样本。具体而言,通常所说的长三角包括上海、无锡、宁波、舟山、苏州、扬州、杭州、绍兴、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兴、镇江等14市,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9市,胶东半岛包括青岛、烟台和威海3市。在这些城市中,上海是直辖市,深圳和珠海是经济特区,实际情况与其他城市有明显不同,所以我们没有把这三市列入样本中,即总共选取了23个城市的数据作为样本。样本中的数据除部分“重要科技成果数量”来自搜数网,其余均来自相应城市的2007年统计年鉴。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未列出原始数据。

(二)数据处理和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3.0因子分析功能中的“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进行计算,得到特征根、贡献率及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和表3所示。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人才集聚效应指标可归为3个主成分,第一个主成分主要包含了人才集聚的经济效应和规模效应指标,第二个主成分主要包含了创新效应指标,第三个主成分则可解释为人才集聚对制造业的促进效应。三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0.714%,说明这三个主成分保留了80.714%的原始信息,损失的信息极少。

根据这个模型,我们可以求得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23市人才集聚效应综合得分,见表4。

将上述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采用组内距离最小法,进一步将各市的人才集聚效应分类。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23个市的人才集聚效应可分为六类,第一类到第六类人才集聚效应逐渐减弱,依次定义为人才集聚效应很强、人才集聚效应强、人才集聚效应较强、人才集聚效应一般、人才集聚效应较弱和人才集聚效应弱。从表4可以看出,苏州、广州人才集聚效应很强,属于第一类;青岛人才集聚效应强,属于第二类;南京、无锡、杭州属于第三类,人才集聚效应较强;烟台、南通、宁波人才集聚效应一般,是第四类;湖州、肇庆和舟山人才集聚效应弱,是第六类;其余市11市则属于第五类,人才集聚效应较弱。

(三)区域人才集聚效应的比较分析

区域人才集聚效应的差异会对人才流动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分析影响人才集聚效应综合得分的原因,探索发挥人才集聚效应的机理,对于制定合理的人才集聚策略、提高区域人才集聚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三个主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对比。

1.经济效应与规模效应比较 人才集聚要服务于产业集聚,其价值最终要体现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不能产生经济效应的人才集聚对于一个区域毫无价值可言。制造业在各地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才集聚必然会为制造业提供强大动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经济效应。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只有当人才在数量上达到一定的临界规模,人才间才会产生有效的分工与合作,人才集聚效应才会出现。经济效应与规模效应是人才集聚效应中最重要的方面,在综合得分中所占的权重最大,对综合得分的影响也最大。分析表5可知,各市在经济效应与规模效应上的排名与表4综合得分排名相比总体变化不大。广州、苏州是我国制造业的领头羊,制造业在岗人员数量在23市中遥遥领先,规模以上企业科技人员数量也处于领先地位,制造业人才规模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因而此项得分最高。值得注意的是,东莞和佛山虽然GDP比较高,但经济效应与规模效应排名比较落后。影响佛山市F1分值的主要原因是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制造业在岗职工数量和普通高校数量偏低,其他方面也并不突出;而东莞市则在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岗职工数量、科技人员数量、普通高校数量等方面均低于平均值。

2.创新效应比较 人才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创新能力,人才集聚为人才间信息、知识的共享和专业化分工提供了便利条件,会加快创新的进程,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因此创新效应是人才集聚的最直接显现。从表6可以看出,经济效应和规模效应排在第13位和第21位的宁波和佛山在创新方面排名领先,人才规模效应较强的城市在创新效应方面反而并不突出,如广州排名第4,苏州和青岛则分别排在第7和第10位。原因是广州和苏州等城市虽然制造业发达,人才众多,但以专利授予数量为代表的创新成果并不突出,比如青岛、南京、苏州、广州的专利授予数量也远低于佛山和宁波。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广州、苏州等城市制造业人才的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3.对制造业的促进效应比较 人才集聚为人才创造了有益的学习成长环境,使人力资本积累速度加快,必然会推动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促进效应。从表7来看,佛山、苏州、东莞等城市排名领先,而广州、南京、杭州等城市的排名落后。主要原因是前者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发达,制造业人才集聚效应更容易显现,而后者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较大,制造业的比重偏低,制造业人才集聚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23市的人才集聚效应进行了综合比较。通过主成分分析,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从12个变量中提取了3个主成分,即人才集聚的经济与规模效应、创新效应和行业促进效应。这说明各地在人才集聚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人才在这几方面的作用。同时,我们还给出如下几点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各市的人才集聚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在23个样本城市中,只有9个城市综合得分在0分(即平均分)以上,大部分城市得分低于0分,且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相差很大。苏州、广州、青岛、南京、杭州等市以其优良的人才环境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吸引了大批人才,并能为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舞台,人才集聚效应得分较高。舟山、肇庆等市则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才规模较小而得分较低。

2.制造业人才集聚效应在一些城市比较明显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在区位因素、制度因素、历史因素和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基本都具有较高的城市级别或独特的区位优势,有较好制造业发展基础,对资本吸引强,有利于人才的集聚。如广州、青岛、南京、杭州、宁波是副省级城市,苏州实际上享受副省级城市待遇,烟台因邻近日韩而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首选地,无锡、南通和常州也是苏南地区的重要城市。这些城市是本区域及至全国的“制造业人才高地”,它们既是一面“招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本区域的人才吸引力,使外地制造业人才流向本区域,也会吸引本区域内其他城市的人才,使城市间的人才集聚效应差距加大。

3.苏州、广州、青岛、南京、杭州等市的综合得分虽然居于前列,但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它们的人才创新效应并不突出,青岛和南京甚至处于一般水平;广州、南京、杭州等市人才集聚对制造业的促进效应已经不明显 这些城市要继续保持在制造业方面的领先优势,必须要加大人才创新环境建设,形成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创新;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利用人才优势来促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二)政策建议

1.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减少产业趋同造成的人才争夺 产业结构趋同的背后是行政分割造成的城市功能趋同,会形成产业同构竞争的局面[21]。目前三大制造业基地产业趋同问题比较突出,造成同一区域内城市间的人才竞争激烈,人才集聚效应显著差异。如能协调跨省市行政区划的城市总体功能定位,使同一制造业基地内的城市在产业分工中形成梯度层次,则既可减少对同类人才的争夺,又能使人才合理分布,城市间的人才集聚效应会趋于平衡。

2.正确处理人才集聚效应的“量”与“质”的关系 应当看到,各区域由于产业结构差异、人才集聚力差异、发挥人才集聚效应的客观条件差异等原因,制造业人才集聚效应的大小必然会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在较长时期内将继续存在。因此,相关政府部门,特别是集聚效应不强的区域政府部门,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区域人才集聚效应的规模上,还要关注人才集聚效应的质量,即怎样合理配置区域内的人才,并为其提供充分发挥效应条件,使各类人才的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3.发挥人才集聚效应“龙头”的带动作用 从表4可以看到,三大制造业基地都有人才集聚效应较强的“龙头”区域,如长三角的苏州、珠三角的广州、胶东半岛的青岛。这些区域人才集聚力强,人才规模大,质量高。处于同一制造业基地内的其他城市如果能有效利用这些人才资源,则可以弥补自身人才集聚效应的不足。具体而言,可以在制造业基地内建立统一的人才市场,允许人才通过正常途径同时为多个组织服务,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这样使人才集聚效应不强的区域也能够获得“虚拟人才”的智力支持,从而实现整个制造业基地总体人才集聚效应的提升。

4.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人才集聚效应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依赖某一类人才,而是多类别、多层次人才协同作用的结果。学历和资历不是识别人才的唯一标准,只要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的人都是人才,为各类人才提供发挥能力的环境和条件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定位制定合理的、分层次的人才引进政策,破除户籍制度、人事制度中限制人才流动的障碍,减少人才集聚的阻力,以吸引制造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为人才集聚效应的产生提供基础。

5.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人才生活质量,使人才对工作和生活环境保持较高的满意度 这样既能够提高人才的工作效率,又能减少人才的后顾之忧,降低人才流失率,从而提高人才集聚效应。

6.建设先进的集群文化 集群文化是区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集群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集聚效应的发挥有很大影响。政府应当明确自身定位,遵照市场经济规律,为人才集聚效应发挥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良的政策环境、法规环境、市场环境。要致力于不断提高包括企业家、经营管理者在内的全体制造业人才的素质,引导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还要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和科技活动条件,以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增加科技成果产出,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收稿日期:2009-04-27修回日期:2009-10-14

注释:

①制造业人才定义为:制造业所需的经营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方面的人才。包括: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产品研发人员、产品设计人员和生产制造方面的专业人员。

标签:;  ;  ;  ;  ;  ;  ;  ;  ;  

中国制造业基地人才集聚效应评价&基于三个制造业基地的比较分析_集聚效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